17.下列關于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有少量的DNA,都能進行半自主性自我復制,并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B.葉綠體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其合成的ATP能用于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
C.線粒體是細胞的“動力車間”,真核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ATP均來自線粒體
D.線粒體基質中含有與有氧呼吸第三階段有關的酶,葉綠體基質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暗反應有關的酶

分析 1、線粒體:真核細胞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狀、棒狀,具有雙膜結構,內膜向內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工廠”.含少量的DNA、RNA.
2、葉綠體:只存在于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是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基粒上有色素,基質和基粒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RNA.

解答 解:A、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有少量的DNA,都能進行半自主性自我復制,并通過轉錄和翻譯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A正確;
B、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反應階段可以合成ATP,只能在光下進行;其合成的ATP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B錯誤;
C、線粒體是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可以合成大量ATP,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真核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ATP絕大多數(shù)來自線粒體,少數(shù)來自細胞質基質,C錯誤;
D、有氧呼吸第二階段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中,所以線粒體基質中含有與有氧呼吸第二階段有關的酶,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著重考查了線粒體和葉綠體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識記并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一定知識網(wǎng)絡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敘述中哪項不能表明基因與染色體的平行行為(  )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是染色體的主要化學組成之一
B.在細胞分裂中,基因和染色體都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C.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成對存在
D.形成配子時,非同源染色體可以自由組合,非等位基因也可以自由組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為獲得高效降低膽固醇的乳酸菌,科研人員作了如下實驗.
(1)取適量發(fā)酵酸肉,剪碎并研磨,磨碎后加入無菌水制成1:10稀釋液,再梯度稀釋到10-6的稀釋液,涂布于添加了CaCO3的乳酸細菌培養(yǎng)基(MRS 培養(yǎng)基)平板上,在無氧條件下恒溫靜置培養(yǎng)48小時.挑取具有溶鈣圈(或“透明圈”)的菌落,用劃線法接種在MRS培養(yǎng)基上純化.可通過觀察菌落的形態(tài)、大小判斷是否達到了純化.
(2)純化后的乳酸菌菌株接種到高膽固醇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離心測定上清液中膽固醇的含量,以未接種的高膽固醇培養(yǎng)液作為對照,測定菌株降膽固醇的能力,篩選出目的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有關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分裂中期,中心粒復制形成兩組中心粒
B.在分裂末期,細胞膜內陷形成兩個子細胞
C.細胞板在細胞有絲分裂末期形成
D.同源染色體配對通常發(fā)生在分裂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甲為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圖乙為不同光照條件下溫度對某植物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的影響圖,A、B、C、W、X、Y、Z代表各種物質或能量,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B所代表的是氧氣(O2).③過程進行的場所時葉綠體基質.
(2)在光照強度不變的情況下,適當增加[X]CO2的濃度可提高Y的產量.
(3)如果在各種條件都很適宜的情況下,突然除去X,可以測出C5分子的含量變化是增加.
(4)溫度影響光合作用的原因是溫度影響光合酶的活性,圖乙中溫度從25℃升30℃的過程中,光照下CO2吸收量逐漸下降的原因是在該過程中,細胞呼吸的增快速率大于光合作用的增快速率,細胞呼吸為光合作用提供了越來越多的CO2,因此植物外界吸收的CO2越來越少,在此過程中,溫度達到30℃時,實際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過程中,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到生活著的某洋蔥表皮細胞 正處于如圖所示狀態(tài)(a、b表示該部位的溶液濃度),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細胞能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原因之一是細胞壁的伸縮性比原生質層的低
B.a中的細胞液濃度在此時不可能大于 b的濃度
C.若 b所示的體積進一步增大,則 b處的濃度將減小
D.該實驗的理論依據(jù)是生物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受精作用及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精子和卵細胞相互識別的物質基礎是細胞膜的流動性
B.精卵細胞融合的實質是兩細胞質的合二為一
C.使后代產生不同于雙親的基因組合
D.由于受精卵中的DNA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從而保證了前后代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下面為某多肽的化學結構圖解,請回答:

(1)該多肽由4個氨基酸組成,稱為四肽肽;各氨基酸是通過脫水縮合反應形成的肽鍵連接在一起的.
(2)該多肽含3個肽鍵,共脫去了3分子的水.形成該多肽時與原來氨基酸分子相比,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54.
(3)寫出下列基團的結構簡式
氨基-NH2,羧基-COOH,肽鍵-CO-NH-.
(4)寫出該多肽水解后產生的最左邊一個氨基酸的結構簡式
(5)寫出最右邊一個氨基酸的R基-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關于對激素調節(jié)特點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激素是通過體液運輸,傳遞各種信息的
B.激素的含量處于動態(tài)平衡
C.激素一經(jīng)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來活
D.激素在體內含量多,且具高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