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Ⅰ.甲圖表示夏季晴朗無云的某天,溫室中某種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釋放速率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在24小時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是_________點所對應時刻。
(2)在24小時內,植物內積累有機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點所對應時刻。
(3)在一天內,植物積累有機物量等于__________。(用圖形面積表示,如SOABC
(4)在一天中,葉肉細胞葉綠體中C5含量最中學學科網(wǎng)高的是圖中的__________點所對應的時刻。此時,如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既可提高光合產(chǎn)量,又可降低C5含量。分別于E、G兩點對應的時刻,取該植物相同部位的葉片制切片,經(jīng)碘液染色,觀察葉肉細胞的顏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經(jīng)改進,實驗結果是E點比G點顏色__________(深、淺)。
Ⅱ.若測定A、B兩種植物的葉片在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結果如乙圖所示。對照實驗是在30℃時進行的。請回答:(注:每一項溫度處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與30℃時的數(shù)據(jù)比較所得的百分率表達。)
(1)當溫度超過     ℃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會受抑制;這兩種植物中,最可能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的是       。
(2)對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對高溫較為敏感,支持這一觀點的實驗證據(jù)是       。
(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氣溫由40℃升至45℃的過程中,植物B的葉綠體中ATP的合成速率      (選填“加快”、“不變”或“降低”)。

Ⅰ.(1)C、F (2)  G     (3)SOABC+SOFGH-SCFED
(4)A或H   適時通風以降溫、補充CO2       未脫色      淺
Ⅱ.(1)50℃,植物A (2)相對于呼吸作用,A、B植物的光合速率在較低溫時開始下降。
(3)降低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甘肅省張掖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I表示某類C3植物固定和還原CO2的過程,圖Ⅱ表示的是A、B、C三類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氣孔的開放情況。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I所示植物在固定CO2的過程中與C4植物的共同點是                          ,但此類植物在葉片結構上與C3植物是相同的,區(qū)別于C4植物最明顯的特征是                              。
(2)圖I植物夜晚吸收CO2,卻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                                    
                                                                                  。
(3)圖I所示植物屬于圖Ⅱ中的          類。這類植物氣孔開閉的特點,對植物生活的意義是                                               。
(4)關于葉綠體的成分、結構和功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吸收、傳遞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質中,轉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囊狀結構的薄膜上
B.在晴天CO2濃度過低時,水稻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五碳化合物含量會增加
C.得到電子后的那些葉綠素a即成為強氧化劑,能使NADPH轉變成NADP+
D.光合作用強烈時,暗反應過程直接將3個CO2分子合成一個三碳化合物
(5)下面甲、乙圖分別表示B植物的凈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CO2濃度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土壤中Mg含量持續(xù)下降,會導致甲圖中a點左移,b點右移
B.對A植物而言,圖乙中a點應向右移動
C.圖乙中若光照強度適當提高,則a點右移,b點右移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甲圖表示25℃時關系,現(xiàn)將溫度提高到
30℃,則a點右移,b點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有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問題。([  ]中填編號,        上填寫文字)

甲圖表示某植物細胞中部分結構發(fā)生反應的概要圖,乙圖表示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某一天CO2吸收量的變化曲線。①-⑨表示物質,A-H表示某一天中的時間,I-III表示曲線與坐標軸所圍成區(qū)域的面積。

1.寫出下列物質名稱:④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2.甲圖中生成物質②的反應名稱是______________;由物質③形成ADP的場所是_________。產(chǎn)生物質⑧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用14C標記甲圖中物質⑤,則放射性標記最終將出現(xiàn)在物質[        ]中。

4.據(jù)乙圖分析可知,該植物一晝夜有機物的積累量可用圖中符號表示為            。

5.據(jù)乙圖推測,在時間C-D段與E-H段曲線下降可能的原因,前者是                

                      ;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將該植物置于白天均為C點狀態(tài)的理想環(huán)境中,連續(xù)光照10小時,則一晝夜積累的葡萄糖為____________mg/dm2(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河北衡水中學2009~2010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A卷(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11分)Ⅰ.甲圖表示夏季晴朗無云的某天,溫室中某種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釋放速率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在24小時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是_________點所對應時刻。

(2)在24小時內,植物內積累有機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點所對應時刻。

(3)在一天內,植物積累有機物量等于__________。(用圖形面積表示,如SOABC

(4)在一天中,葉肉細胞葉綠體中C5含量最高的是圖中的__________點所對應的時刻。此時,如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既可提高光合產(chǎn)量,又可降低C5含量。分別于E、G兩點對應的時刻,取該植物相同部位的葉片制切片,經(jīng)碘液染色,觀察葉肉細胞的顏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經(jīng)改進,實驗結果是E點比G點顏色__________(深、淺)。

Ⅱ.若測定A、B兩種植物的葉片在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結果如乙圖所示。對照實驗是在30℃時進行的。請回答:(注:每一項溫度處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與30℃時的數(shù)據(jù)比較所得的百分率表達。)

(1)當溫度超過      ℃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會受抑制;這兩種植物中,最可能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的是        。

(2)對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對高溫較為敏感,支持這一觀點的實驗證據(jù)是        。

(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氣溫由40℃升至45℃的過程中,植物B的葉綠體中ATP的合成速率       (選填“加快”、“不變”或“降低”)。[來源:Zxxk.Co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Ⅰ.甲圖表示夏季晴朗無云的某天,溫室中某種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釋放速率變化曲線,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在24小時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是_________點所對應時刻。

(2)在24小時內,植物內積累有機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點所對應時刻。

(3)在一天內,植物積累有機物量等于__________。(用圖形面積表示,如SOABC

(4)在一天中,葉肉細胞葉綠體中C5含量最中學高的是圖中的__________點所對應的時刻。此時,如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既可提高光合產(chǎn)量,又可降低C5含量。分別于E、G兩點對應的時刻,取該植物相同部位的葉片制切片,經(jīng)碘液染色,觀察葉肉細胞的顏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經(jīng)改進,實驗結果是E點比G點顏色__________(深、淺)。

Ⅱ.若測定A、B兩種植物的葉片在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結果如乙圖所示。對照實驗是在30℃時進行的。請回答:(注:每一項溫度處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與30℃時的數(shù)據(jù)比較所得的百分率表達。)

(1)當溫度超過      ℃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會受抑制;這兩種植物中,最可能原產(chǎn)于熱帶地區(qū)的是        。

(2)對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對高溫較為敏感,支持這一觀點的實驗證據(jù)是        。

(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氣溫由40℃升至45℃的過程中,植物B的葉綠體中ATP的合成速率       (選填“加快”、“不變”或“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