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5分)下圖是科學家通過不同方法培育優(yōu)良種牛的過程,其中①-⑥表示操作過程;卮鹨韵聠栴}:

(1)圖中①涉及的精子需                                  處理;為了防止多精人卵,卵細胞會依次表現(xiàn)出  。

(2)圖中良種母牛需注射促性腺激素,而不是飼喂,原因是                                  ,該激素處理的目的是                                                 

(3)圖中②過程所用的方法是                                   。外源基因插入到牛受精卵中的DNA上后,有的受精卵能發(fā)育成轉基因牛,而有的會死亡,請分析外源基因插入導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4)圖中a、b、c分別代表囊胚的                                             。

(5)圖中④過程表示                                 ,由一個囊胚經④過程得到的B、C牛性別相同的概率為                                                                                                                             

 

【答案】

(1)獲能  透明帶反應   卵黃膜封閉作用   (2)促性腺激素的本質是蛋白質 ,若飼喂會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超數(shù)排卵    (3)顯微注射法    外源基因插入導致受精卵內生命活動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表達    (4)滋養(yǎng)層、囊胚腔、內細胞團  (5)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     100%

【解析】

試題分析:

(1)采集到的精子必須經獲能處理后才能受精,采集的卵細胞需要培養(yǎng)成熟后才可與獲能的精子受精,為了防止多精人卵,卵細胞會依次表現(xiàn)出透明帶反應、卵黃膜封閉作用。

(2)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超數(shù)排卵。由于促性腺激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若飼喂會被消化而失去作用。

(3)圖中②過程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所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外源基因插入導致受精卵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外源基因插入導致受精卵內生命活動必需的某些基因不能表達。

(4)受精卵經過分裂,分化形成囊胚,a、b、c分別代表囊胚的滋養(yǎng)層、囊胚腔、內細胞團。

(5)圖中④過程表示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形成的兩部分,基因型完全相同,性別也相同。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工程及胚胎工程的知識。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一)下圖表示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HB段說明;                           ;
(2)曲線上C點表示                             
(3)若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時,產生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則側芽生長素濃度范圍
                 。zxxk
(4)若用燕麥幼苗做向光性實驗,并測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側與背光一側生長素
含量之比為1:2,則據(jù)圖推測燕麥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范圍
           。
(二)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多種激素共同的調節(jié),其中生長素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植物的生長。圖一是研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幼根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圖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長素在植物體內運輸方向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長素是由植物生長旺盛部位產生的,例如                   (寫出兩處)
(2)圖一所示實驗結果說明生長素對幼根生長的影響是                              
                            。此實驗的對照組是                 中培養(yǎng)的幼苗。
(3)圖二所示實驗結果是,只有甲、丁兩組的普通瓊脂塊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繼續(xù)生長,說明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是                                                。
(三)萘乙酸(NAA)是科學家通過化學的方法合成和篩選的在結構和生理作用方面與生長素相似的物質,其生理作用也與濃度密切相關,探究萘乙酸(NAA)對扦插枝條生根作用的最佳濃度范圍,在農業(yè)生產的應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原理(略)
材料用具(略)zxxk
實驗過程與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長良好的半木質枝條,剪成5~7cm,每段插條的芽數(shù)相同。
(2)實驗:① 將插條分別用不同方法處理如圖1;② 將處理過的插條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溫度(25~30℃)
(3)記錄:小組分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建立數(shù)學模型如圖2

(1)該實驗的觀察指標是                    ,無關變量是                (至 少說出兩個)。
(2)從圖2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插條若沒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高三百校大聯(lián)考一模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培育抗早棉時,從蘇云金芽孢桿菌中提取抗早基因,將其“放入”棉花細胞中與棉花的DNA分子結合起來而發(fā)揮作用的過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右圖1表示在上圖過程①中同時利用EcorI、EcoR52切割目的基因和運載體,以形成兩種不同的黏性末端,這種雙酶切的優(yōu)點是           

 (2)圖中過程③涉及的生物技術是            ;在含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植物細胞,導入重組質粒的細胞能否增殖      ,依據(jù)是          。

(3)判斷基因轉化是否成功,應對轉基因植物進行鑒定,如果培育成功的植株能抗蟲,還應進行             水平鑒定,以確定該變異能否遺傳給后代。將上述抗蟲棉植株的后代種子種植下去后,往往有很多植株不再具有抗蟲性,原因是            ,為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轉基因植株,還需要對轉基因植株進行嚴格的       

  

(4)圖2表示蘇云金芽孢桿菌細胞中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則①處于需要有      酶的催化,①②兩處共有的一種堿基配對方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一)下圖表示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曲線HB段說明;                            ;

(2)曲線上C點表示                              ;

(3)若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為g時,產生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則側芽生長素濃度范圍

                  。zxxk

(4)若用燕麥幼苗做向光性實驗,并測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側與背光一側生長素

含量之比為1:2,則據(jù)圖推測燕麥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范圍

            。

(二)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受到多種激素共同的調節(jié),其中生長素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植物的生長。圖一是研究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幼根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圖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長素在植物體內運輸方向的實驗設計思路。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生長素是由植物生長旺盛部位產生的,例如                    (寫出兩處)

(2)圖一所示實驗結果說明生長素對幼根生長的影響是                              

                             。此實驗的對照組是                  中培養(yǎng)的幼苗。

(3)圖二所示實驗結果是,只有甲、丁兩組的普通瓊脂塊能使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繼續(xù)生長,說明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是                                                 。

(三)萘乙酸(NAA)是科學家通過化學的方法合成和篩選的在結構和生理作用方面與生長素相似的物質,其生理作用也與濃度密切相關,探究萘乙酸(NAA)對扦插枝條生根作用的最佳濃度范圍,在農業(yè)生產的應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原理(略)

材料用具(略)zxxk

實驗過程與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長良好的半木質枝條,剪成5~7cm,每段插條的芽數(shù)相同。

(2)實驗:①  將插條分別用不同方法處理如圖1;②  將處理過的插條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溫度(25~30℃)

(3)記錄:小組分工,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建立數(shù)學模型如圖2

(1)該實驗的觀察指標是                     ,無關變量是                 (至 少說出兩個)。

(2)從圖2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3)插條若沒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科學工作者在研究光合作用時,通過大量的實驗,獲得了一些相關的數(shù)據(jù),并將這些數(shù)據(jù)繪制成右圖所示的坐標圖。其中,曲線a:光照非常弱,CO2濃度最低(遠小于0.03%);曲線b:適當遮蔭(相當于全光照的1/25),CO2濃度為0.03%;曲線c:全光照(晴天不遮蔭),CO2濃度為0.03%;曲線d:全光照,CO2濃度為1.22%(注:凈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請根據(jù)圖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工作者研究了                 之間的相互關系。

(2)每條曲線都有一個峰值,這個峰值所對應的溫度是相應條件下光合作用(以凈光合速率為指標)的        。該溫度的變化趨勢是隨著光照強度和CO2濃度的提高而逐漸             。

(3)當曲線b凈光合速率降為零時,真光合速率是否為零?      原因是             。

(4)本實驗中,在                                   條件下凈光合速率最大。不論其他因素如何變化,當超過一定溫度范圍時,凈光合速率都會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下圖是科學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時繪制的另外兩條曲線,圖1表示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強度和氧氣釋放速度的關系。圖2表示該植物在不同溫度(15℃和25℃)下,某一光強度時氧氣釋放量和時間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

(5)當圖2縱坐標表示該植物所產生氧氣的凈釋放量時,則它是光強度為         千勒克司下的測定值。

(6)當圖2縱坐標表示光合作用所產生氧氣的釋放量總量時,則它是光強度為        千勒克司下的測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