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細胞呼吸敘述正確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進行厭氧呼吸,所以能長期適應缺氧環(huán)境
B、荔枝在無O2、保持干燥、低溫和無乙烯環(huán)境中,可延長保鮮時間
C、快速登山時人體主要是從有機物分解產(chǎn)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
D、玉米秸稈經(jīng)酵母菌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是通過酵母菌的厭氧呼吸來實現(xiàn)的
考點: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細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能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大量能量,所以馬拉松運動時,運動員主要從有氧呼吸中獲取能量,水稻根部主要進行有氧呼吸;而無氧呼吸只能不徹底分解有機物,釋放少量的能量.水稻根部主要進行有氧呼吸.水果、蔬菜應儲存在低氧、一定濕度和零上低溫的環(huán)境下.糧食應該儲存在低氧、干燥和零上低溫的環(huán)境下.
解答: 解:A、水稻是自氧需氧的,主要進行的是有氧呼吸,只能適應短暫的無氧條件,長期缺氧根部會產(chǎn)生大量酒精毒害死亡,A錯誤;
B、荔枝在低氧、一定濕度和零上低溫的環(huán)境下,可延長保鮮時間,無氧、干燥和零下低溫都不利于荔枝的保鮮,B錯誤;
C、雖為快速登山,但登山是有氧運動,主要還是進行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產(chǎn)生CO2和H2O供能,C錯誤;
D、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chǎn)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用玉米經(jīng)酵母菌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主要利用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原理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黑暗條件下,懸浮培養(yǎng)的植物葉肉細胞中能產(chǎn)生[H]的細胞器是( �。�
A、葉綠體B、核糖體
C、線粒體D、內(nèi)質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動物的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只有基因A或基因B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個體交配,F(xiàn)1群體中雌雄個體相互交配,F(xiàn)2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是( �。�
A、50%B、60%
C、45%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防治農(nóng)田鼠害,研究人員選擇若干大小相似、開放的大豆田,在邊界上每隔一定距離設置適宜的模擬樹樁,為肉食性猛禽提供棲息場所.高樁一段時間后,測得大豆田中田鼠種群密度的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成分是
 
,猛禽與田鼠的種間關系是
 

(2)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田鼠的種群密度是由
 
決定的;b點以后田鼠種群密度大幅度上升,從田鼠生存環(huán)境變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與曲線Ⅱ相比,曲線Ⅰ所示環(huán)境中猛禽的密度
 
.若在農(nóng)田周圍合理植樹可控制鼠害,從而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
 
關系,使人們從中更多獲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農(nóng)業(yè)育種中,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實質是利用( �。�
A、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B、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C、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
D、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  )
A、應激性B、適應性
C、新陳代謝D、生殖與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長期對某草原進行調查,下列分別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人的食物結構示意圖(圖甲)和草原物種數(shù)與樣方面積關系圖(圖乙),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草原屬于
 
.草原具有的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
 
價值.
(2)興趣小組用標志重捕法對草原內(nèi)的某草食動物進行種群密度調查,若所選用標記物容易脫落,則調查結果會比實際值
 
.直接決定草食動物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因素包括
 
 

(3)在圖甲中,如果人的膳食結構為:70%來自植物、20%來自草食動物、10%來自肉食動物,若能量傳遞率為10~20%,則人獲得能量至少占生產(chǎn)者所固定的總能量的
 
(用分數(shù)形式表示).
(4)圖乙顯示,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樣方面積的增大,物種數(shù)迅速增多,并逐漸達到最多后保持穩(wěn)定.所以,在為調查該草原物種豐度而確定樣方面積時,應取
 
為宜.
(5)該小組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兩種一年生草本,小組成員將兩種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種,對收獲的種子進行分析,計算出不同種植比率下收獲種子的比率,結果如下表.
種植比率(甲/乙)0.250.671.504.00
收獲種子比率(甲/乙)0.371.452.068.08
若按照0.25的種植比率種植,以后每年將獲得的全部種子再混種下去,這樣連續(xù)種植10年,下列選項中最可能的結果是
 

A.甲占優(yōu)勢      B.乙占優(yōu)勢      C.兩者優(yōu)勢大致相當      D.不能確定
以上也表明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生物進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物種是繁殖的基本單位
B、種群的基因庫會隨個體的死亡而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C、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生物進化的本質
D、可遺傳的變異為進化提供原材料,但不決定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正常綠色植物的葉綠素a的吸收光譜、色素總吸收光譜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譜(作用光譜代表各種波長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總吸收光譜是葉綠體內(nèi)多種色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B、從新鮮的綠葉中提取葉綠素a,需要用到無水乙醇、碳酸鈣、二氧化硅
C、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氧氣釋放量的變化趨勢與作用光譜不同
D、由550nm波長的光轉為670nm波長后,葉綠體的C3的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