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關于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共同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都有DNA復制B.都有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
C.都有紡錘體的形成D.都有染色單體分開

分析 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比較:

比較項目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
染色體復制間期減I前的間期
同源染色體的行為聯(lián)會與四分體無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現(xiàn)象、不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沒有交叉互換現(xiàn)象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現(xiàn)象、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有交叉互換現(xiàn)象
分離與組合也不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出現(xiàn)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著絲點的
行為
中期位置赤道板減I在赤道板兩側,減II在赤道板
斷裂后期減II后期

解答 解:A、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都有DNA的復制,A正確;
B、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只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B錯誤;
C、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都有紡錘體的出現(xiàn),C正確;
D、有絲分裂后期和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著絲點的分裂,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列表比較兩者,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組成mRNA分子的4種核苷酸能組成( 。┓N密碼子?
A.16B.32C.46D.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人體內神經(jīng)遞質和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化學本質均為蛋白質B.受體均在細胞膜上
C.均可存在于內環(huán)境D.均需通過血液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某基因的一種突變對該基因編碼的多肽沒有影響.這種突變最可能是( 。
A.缺失了一個核苷酸對B.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
C.插入了一個核苷酸對D.替換了一個核苷酸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杜興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屬單基因遺傳病,患者在15歲以前就完全不能活動,多在30歲以前死于心力衰竭.下圖是某家族遺傳系譜,相關基因用B、b表示,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據(jù)圖分析,杜興氏肌營養(yǎng)不良癥最可能的遺傳方式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II3的致病基因來自I2,請寫出相應遺傳圖解(要求寫出配子環(huán)節(jié)).

(2)Ⅲ4的基因型是XBXB或XBXb,Ⅲ4與Ⅲ5生一個患病孩子的概率為$\frac{1}{8}$.Ⅲ4生育前可通過基因診斷對此病進行監(jiān)測,基因型為XBXB和XBY的個體不會再向下一代傳遞致病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除草劑敏感型的玉米經(jīng)輻射獲得了抗性突變體,敏感和抗性是一對相對性狀.關于突變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為染色體片段缺失所致,則該抗性基因一定是顯性基因
B.若為基因突變所致,則抗性基因與敏感基因的堿基序列一定不同
C.若為染色體易位(移接)所致,則四分體時一定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D.若為一對堿基缺失所致,則該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編碼肽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研究者從一個愛爾蘭人的家庭中找到了一種完全色盲患者,繪制了患者的家系圖(如圖1),并對該患者和正常人進行基因測序,部分測序結果如圖2所示.

(1)視網(wǎng)膜上的感光細胞屬于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它們將光信號轉化為神經(jīng)沖動(或“電信號”),通過傳入神經(jīng)傳入視覺中樞.
(2)據(jù)圖1判斷,該病的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3)據(jù)圖2分析,該患者DNA序列上的堿基對變化是C/G→T/A.若對系譜圖中患者的哥哥進行測序,結果可能為僅出現(xiàn)正常個體測序結果或同時出現(xiàn)正常個體和患者的測序結果.
(4)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了另外9個來自印度、法國、德國的完全色盲患者家系,都是同一基因發(fā)生了不同的突變,說明基因突變具有多方向性(或“不定向性”)的特點.
(5)研究者推測患者的基因突變導致Bip蛋白的表達受影響.從患者的母親和患者體內獲取成纖維細胞,分別在添加和不添加藥物T的條件下進行體外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用凝膠電泳方法測定Bip蛋白(幫助蛋白質進行折疊)和β-tubulin蛋白含量,結果如圖3所示.
①由于細胞中β-tubulin蛋白的表達量相對穩(wěn)定,在實驗中可作為參照(或“標準”)物質,以排除細胞培養(yǎng)操作、點樣量(或“加樣量”)、檢測方法等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②實驗結果表明,在藥物T作用下,正;蚩纱龠MBip表達,由此推測患者感光細胞功能異常的原因可能是突變基因對Bip基因表達的促進作用降低,進而影響了感光細胞中的蛋白質折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轉座子是一段可移動的DNA序列,這段DNA序列可以從原位上單獨復制或斷裂下來,插入另一位點.轉座子可在真核細胞染色體內部和染色體間轉移,在細菌的擬核DNA、質;蚴删w之間自行移動,有的轉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很快地傳播到其他細菌細胞.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
A.轉座子可以獨立進行DNA復制
B.轉座子可造成染色體變異或基因重組
C.轉座子可用于基因工程的研究
D.細菌的抗藥性均來自于自身的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安徽巢湖市高二生物(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 )

A.細胞的多樣性 B.細胞結構的復雜性

C.生物結構的統(tǒng)一性 D.生物界的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