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微生物傳染病流行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同一種微生物傳染病可以有不同的傳播途徑
B.對于人類的傳染病來說最主要的傳染源是易感人群
C.通過接觸乙肝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而患病的傳播屬于病媒傳播
D.微生物傳染病的傳染鏈包括病原體、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純合子果蠅作為親本研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結果如下:
P | F1 |
①♀灰身紅眼×♂黑身白眼 | ♀灰身紅眼、♂灰身紅眼 |
②♀黑身白眼×♂灰身紅眼 | ♀灰身紅眼、♂灰身白眼 |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實驗中屬于顯性性狀的是灰身、紅眼
B. 體色和眼色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C. 若組合①的F1隨機交配,則F2雄果蠅中灰身白眼的概率為3/4
D. 若組合②的F1隨機交配,則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研究表明,在細胞周期中,染色體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可能發(fā)生部分交換。某同學為了在顯微鏡下能夠觀察到有絲分裂交換這一現(xiàn)象,搜集獲得如下資料,展開了研究:
A.將細胞置于含有BrdU的某種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細胞能不斷增殖。當DNA復制時,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摻入到DNA的子鏈中。
B.由于摻入BrdU的情況不同,經特殊染色后,著色的深淺也不同;在染色單體中,若DNA只有一條單鏈摻有BrdU,則著色深:若DNA的兩條單鏈都摻有BrdU,使DNA雙鏈螺旋程度降低,從而著色淺。
C.將處于不同細胞周期的中期細胞進行常規(guī)制片,經特殊染色后.在顯微鏡下可觀察每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的著色情況。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 DNA的復制發(fā)生在細胞周期中的____(時期)。若觀察到置于含有BrdU的某種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的細胞中所有染色體上的兩條姐妹染色單體著色深,則該細胞正處于有絲分裂第___個細胞周期的中期。
(2)有絲分裂第二個細胞周期的中期細胞可觀察到________。
(3)若要觀察有絲分裂中姐妹染色單體是否發(fā)生交換,應選擇第______個細胞周期進行觀察?請描述發(fā)生交換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_(填“一”或“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界的DNA種類較多,有雙鏈、單鏈之分,也有鏈狀和環(huán)狀之別。下列關于DNA分子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有( 。
①雙鏈DNA分子中,腺嘌呤數等于胞嘧啶數
②單鏈DNA分子中,鳥嘌呤數一定不等于腺嘌呤數
③染色體中的DNA呈鏈狀,細菌中的DNA呈環(huán)狀
④對于雙鏈DNA分子而言,兩條鏈上的(C+G)/(A+T)相等
⑤對于環(huán)狀DNA分子而言,分子中無游離磷酸基團
⑥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排列構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A.六項B.五項C.四項D.三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甘蔗是一種高光效的植物,目前已成為燃料酒精生產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產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藝流程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發(fā)酵—蒸餾-成品(燃料酒精)-蔗渣由微生物分解再利用。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發(fā)酵菌種,對野生酵母菌進行誘變后通過篩選可以得到具有這些特性的突變菌,某同學設計了誘變及篩選過程如下:
步驟1:野生菌液體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接受紫外線照射誘變處理。
步驟2: 根據篩選要求制備以蔗糖為碳源的選擇培養(yǎng)基,加瓊脂后制成固體培養(yǎng)基。為防止培養(yǎng)皿混入其他菌影響菌落生長,將培養(yǎng)皿倒置。
步驟3:將紫外線照射后的菌液涂布在固定培養(yǎng)基的表面。
步驟4:根據菌落的生長情況篩選出突變菌。
(1)上述實驗步驟的2和3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請指出并加以改正。
步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篩選出的酵母菌與野生酵母菌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利用獲得的突變菌和蔗汁進行酒精發(fā)酵實驗,除了將培養(yǎng)基滅菌、保持空間潔凈外,發(fā)酵過程中防止外來雜菌入侵可行的方法還有(列舉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不能分解蔗渣,因其不含有能夠分解蔗渣的____________酶。若從土壤中分離具有這種酶的微生物,所需要培養(yǎng)基中的碳源為___________,如果要生產這種酶,那么就將所培養(yǎng)的該種微生物進行工業(yè)化發(fā)酵,然后將其產生的這種酶進行___________。為了使酶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真核生物生命活動發(fā)生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丙酮酸產生的場所是線粒體
B.生長素合成的部位是莖尖、種子等處
C.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
D.胰島素基因轉錄的場所在細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般每年11月下旬開始水養(yǎng)水仙球,到第二年1月底春節(jié)時正好開花。但小余同學12中旬才開始養(yǎng),他希望這些水仙也能在春節(jié)期間開花。資料顯示:“水仙為秋植球根類溫室花卉,夏季(連續(xù)5日日平均氣溫22℃為入夏)休眠,喜陽光充足,能耐半陰,不耐寒。10℃,每天光照6小時的水仙45-50天可開花!闭埬氵\用所學生命科學知識幫助小余研究一下促使水仙提前開花的措施。
(1)你的探究題目是________________對水仙開花的影響。
(2)你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你的假設你將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以觀察其對水仙開花日期的影響程度。
(4)請設計表格記錄實驗數據,在表中填出你所控制自變量的具體數值和觀察指標。
____________
(5)根據資料,晝夜溫差也可影響水仙開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這個原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天/夜晚)溫度不變較為合理。
(6)如果繼續(xù)探究晝夜溫差大小對水仙開花的影響,并將數據轉化為以直角坐標系中曲線來表示_____________,則該圖應命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橫坐標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縱坐標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實驗結論:適當改變溫度、日照等環(huán)境條件可促進水仙提早開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飼料中的磷元素有相當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家畜、家禽等動物因不含植酸酶而不能充分利用植酸中的磷元素,造成磷元素的浪費。植酸酶能催化分解植酸,生成肌醇和磷酸,有利于動物的吸收利用。因此,植酸酶成為飼料的添加劑,商品化植酸酶主要來自微生物。
微生物的培養(yǎng)需要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下表是微生物培養(yǎng)基的成分,其中,植酸鈣不溶于水,呈不透明的白色,但能被植酸酶分解。
培養(yǎng)基 | 蛋白胨 | 牛肉膏 | NaCl | 水 | 植酸鈣 |
1號 | 10克 | 5克 | 5克 | 1L | — |
2號 | 10克 | 5克 | 5克 | 1L | 3克 |
3號 | 10克 | 5克 | 5克 | 1L | 5克 |
(1)表中的蛋白胨、牛肉膏主要提供微生物生長所需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3種)元素。其中1號培養(yǎng)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為了有效分離出高產植酸酶的菌種,培養(yǎng)基中還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接種菌種的方法一般采用____________。為防止菌量過多,接種前一般要對菌液進行____________。
(3)培養(yǎng)基中加植酸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可以根據培養(yǎng)基有關現(xiàn)象進行高產分泌植酸酶菌種的篩選,寫出你判斷、篩選合乎要求菌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