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所示為某一溫帶草原食物網的一部分示意圖,其中草是生產者,其余生物均為消費者,還缺少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該食物網中含有5條食物鏈.
圖2所示為與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曲線,種群密度在A~C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兩者的差值在增大,因此種群數量增長率逐漸增大;種群密度為C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時兩者的差值最大,因此種群數量增長率逐漸最大;種群密度在C~D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兩者的差值在減小,因此種群數量增長率逐漸降低;種群密度為E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量增長率為0,此時種群數量達到最大值,即K值.
解答 解:(1)在C點時,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時兩者的差值最大,在C點之后,種群數量繼續(xù)增大,所以C點時鼠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為增長型.
(2)對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個體調查種群密度時適宜用標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式常用的是樣方法.采用樣方法調查該稀樹草原中風信子的種群密度,選取樣方的關鍵在于隨機取樣.若同時統(tǒng)計各樣方中物種數目,則可以起到調查物種豐富度的作用.
(3)在圖1所示的稀樹草原食物網中,狼捕食紅狐,為捕食關系,紅狐和狼都捕食兔,為競爭關系,故紅狐和狼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該食物網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未呈現(xiàn)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4)多年來,該稀樹草原牧民大力植樹種草,使草原生境明顯好轉,牧業(yè)產量呈持續(xù)增長勢頭,說明人類活動能影響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得以增強.
故答案為:
(1)增長型
(2)隨機取樣 物種豐富度
(3)捕食和競爭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4)速度和方向
點評 本題結合食物網圖解、種群密度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曲線圖,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種群的特征、種群數量變化,要求考生識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和種群的特征,掌握各組成成分之間的關系,明確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了種群密度的大;識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具體過程,掌握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和種群數量變化曲線,能準確判斷圖中各曲線種群數量增長率的變化情況,并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突變不一定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 | |
B. | 基因突變可以隨機發(fā)生 | |
C. | 基因突變的方向與環(huán)境有明確的因果關系 | |
D. | 基因突變對生物體都有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需將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勻后使用 | |
B. | 提取葉綠體色素時加入SiO2是為了防止葉綠體色素被破壞 | |
C. | 用蘇丹Ⅲ染液鑒定含油多的植物組織時,顯微鏡下可見被染成橘黃色的顆粒 | |
D. | 解離的目的是讓細胞相互分離并保持細胞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生物3月12日周末練習(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研宄方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859年一位英國人帶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亞,研究野兔的增長規(guī)律時,以時間為橫坐標,以野兔的種群數量為縱坐標,畫出的“J”型曲線屬于物理模型
B.沃森和克里克是利用模型構建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結構,提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C.“驗證DNA的復制方式”和“探究生物的遺傳物質”均用了同位素標記法,兩者依據的原理完全相同
D.溫特通過實驗證明并提取了影響胚芽鞘彎曲生長的物質,命名其為生長素,證明過程使用了假說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葡萄糖進入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屬于協(xié)助擴散 | |
B. | 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呼吸方式是無氧呼吸 | |
C. | 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是制備細胞膜的常用材料 | |
D. | 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能合成血紅蛋白運輸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