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孟徳爾在豌豆雜交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驗證假說所采用的實驗方法依次是( )

A.自交、雜交和測交 B.測交、自交和雜交

C.雜交、自交和測交 D.雜交、測交和自交

【答案】C

【解析】發(fā)現(xiàn)問題采用雜交與自交的方法,驗證假說所采用的實驗方法是測交,C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蛋白質是由兩條肽鏈組成的,共含有100個氨基酸,若每個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平均是120,則該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約是

A. 12000 B. 10236 C. 10218 D. 137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某種毒素只能使下圖反射弧中的一個部位中毒失效,導致肌肉不能收縮,但不知該毒素的具體作用部位。為了探究該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中的哪—個(注:d是傳出神經(jīng)末梢和屈肌的肌細胞膜形成的突觸),某小組設計了以下探究實驗,請完善其探究內容。

實驗原理:略。

實驗材料:電刺激儀一臺,電流表,用毒素制劑處理后的上圖結構一個。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1)分別用電刺激Ⅰ與Ⅱ處,觀察a與c的電位變化,e(屈肌)的收縮情況。若刺激Ⅰ時,a有電位變化,c________,e_________;刺激Ⅱ時,c_______,e_______,則證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2)分別用電刺激Ⅰ與e處,觀察a與c的電位變化,e的收縮情況。若刺激I時,a與c均有電位變化,e不收縮;刺激e時,e不收縮,則證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尋找適合建立種群“S”型增長模型的實驗變量組合,某興趣小組研究了接種量和溶氧量(用搖床轉速來控制)對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結果如下圖。請分析回答:

(1) 實驗前,需對酵母菌進行活化處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配制酵母菌培養(yǎng)液時,需控制培養(yǎng)液的濃度,濃度過高則會導致__________。對培養(yǎng)液進行滅菌時,切斷高壓蒸汽滅菌鍋熱源后,須待觀察到__________時,才能打開放氣閥以釋放鍋內余氣,最后開啟鍋蓋取出培養(yǎng)液。

(3) 接種量相同時,搖床轉速為250 r·min-1的酵母菌種群在前6 h增長較快的原因是__

(4) 根據(jù)實驗結果,較適合建立種群“S”型增長模型的變量組合有_____、________

(5) 下圖是采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直接計數(shù)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shù)兩種方法計數(shù)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shù)量時得到的結果,其中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shù)的是曲線____,依據(jù)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一植食性動物種群個體數(shù)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若不考慮該系統(tǒng)內生物個體的遷入與遷出,下列關于該種群個體數(shù)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在a~b段,種群的數(shù)量增長的倍數(shù)λ大于1

B. b點后該種群的生存環(huán)境趨于穩(wěn)定

C. b~d段的數(shù)量變化可能是由于捕食關系導致的

D. 性別比例的變動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shù)量發(fā)生波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細胞分化過程中,一般不會發(fā)生

A. 特有蛋白質合成 B. 核基因轉錄mRNA

C. 攝取并分解糖類 D. 細胞核全能性喪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體某局部組織的模式圖,箭頭表示物質的交換方向,A、B、C表示結構,a、b、c、d表示液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B、C表示的結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d中不屬于內環(huán)境組成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

(2)ad中,O2濃度最高、最低的分別是_____________;CO2濃度最高、最低的分別是_____________。

(3)ad各液體之間既彼此分離,又相互聯(lián)系,b的來源有_____________(填體液名稱)。d的化學組成中有HCO3-、HPO42-等物質,它們對于維持_____________的穩(wěn)定有重要意義。

(4)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和理化性質保持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同位素14C標記的吲哚乙酸來處理一段枝條的一端,然后探測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條及位置如圖。下列有關處理方法及結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處理甲圖中A端,不可能在甲圖中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B. 處理乙圖中A端,能在乙圖中的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C. 處理乙圖中的B端,能在乙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D. 處理甲圖中的B端,能在甲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基本實驗步驟,對該實驗基本步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①表示制片,首先應在潔凈的載玻片上滴一滴質量分數(shù)為09%NaCl溶液

B. ②表示解離,需要用質量分數(shù)8%的鹽酸處理烘干后的裝片

C. ③表示用緩水流沖洗,以免影響染色

D. ④表示用甲基綠和吡羅紅對標本先后進行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