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如果一個精原細胞核的所有DNA分子雙鏈都被15N標記,如只供給該精原細胞含14N的原料,則其減數分裂產生的精子種類及含有14N標記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為(不考慮交叉互換現象)( �。�
A.2、100%B.2、50%C.4、50%D.4、100%

分析 1、精子的形成過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初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兩種次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精細胞,精細胞經過變形→精子.在不考慮交叉互換的情況下,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能產生4個精子,但只有2種類型.
2、DNA分子復制時,以DNA的兩條鏈為模板,合成兩條新的子鏈,每個DNA分子各含一條親代DNA分子的母鏈和一條新形成的子鏈,稱為半保留復制.

解答 解:(1)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因為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所以一個初級精母細胞能產生2種基因型不同的次級精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類似于有絲分裂,因此每個次級精母細胞產生2個基因型相同的精細胞.由此可見,一個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4個精子,但只有2種基因型.
(2)根據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可知,模板鏈是15N,原料是14N,復制一次后,每個DNA分子的兩條鏈,一個含有15N,另一個含有14N,因此減數分裂產生的四個精子中,每一個精子中的DNA組成都是一條鏈是15N,另一條鏈是14N,所以含有15N、14N標記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都是10O%.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減數分裂和DNA復制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減數分裂和DNA復制過程的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人體細胞內轉錄和翻譯的比較哪項不正確?( �。�
A.均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B.需要的原料不同
C.所需酶的種類不同D.均在細胞質基質中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關于光合作用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光反應在葉綠體的基質中進行
B.產生C6H12O6的碳和氧都來自CO2
C.光反應和暗反應都能生成ATP
D.光反應是物質代謝,暗反應是能量代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下列細胞器或細胞結構中,均含有尿嘧啶和磷脂的是( �。�
A.細胞核B.線粒體C.中心體D.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調查結果顯示,廣東惡性腫瘤發(fā)病率最高的是肺癌.科學家們爭相調查尋找肺癌發(fā)病的誘因及其治療的途徑.圖1表示廣州市1954-2005年霾粒子數和肺癌年致死率關系曲線,圖2表示運用樹突狀細胞(DC細胞)對肺癌患者進行免疫治療的流程.

(1)分析圖1,可以得出結論是霾是肺癌發(fā)病的誘因(或霾粒子數和肺癌年致死率呈正相關).
(2)霾的形成與工業(yè)中燃料的燃燒和汽車尾氣的排放密切相關,珠江三角洲的霾相當嚴重,這些霾粒子也會飄散到粵北山區(qū),這體現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功能.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強,越能降低有害物質對系統(tǒng)的影響.
(3)有專家提出:“減少污染源,削減大氣污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我們可以通過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fā)新能源
來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4)圖2中,將前體細胞誘導形成樹突狀細胞(DC細胞)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樹突狀細胞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它可以迅速的識別和處理抗原,并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主要通過激發(fā)人體的細胞免疫,消滅癌細胞.將來自患者的前體細胞經上述處理后回輸至患者體內起免疫作用,其優(yōu)勢是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有關圖示的描述錯誤的是( �。�
A.該過程正在進行轉錄B.該過程正在進行DNA復制
C.該過程雙起點雙向進行D.該過程需要酶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復機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其中P53蛋白是由P53基因控制合成的一種能與DNA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該蛋白質可以阻止損傷的DNA復制,促使DNA自我修復;若修復失敗則引起細胞出現“自殺”現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P53基因存在于細胞核中,P53蛋白僅存在于細胞質中
B.細胞分裂過程中若DNA受損,P53蛋白可使間期時間延長
C.有些癌細胞的形成可能與P53基因的損傷或突變有關
D.細胞出現的“自殺”現象與基因有關,屬于細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圖為某農科所培育高品質小麥的過程,圖中①~⑤表示操作環(huán)節(jié).

(1)操作①表示雜交,其目的是將兩個純合親本的優(yōu)良基因集中在一起.
(2)通過①②進行的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F2中的寬葉抗病植株占316
(3)通過①③④⑤進行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通過操作③獲得單倍體幼苗.操作③常用的有效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在某魚塘中有A、B、C、D四種魚,其營養(yǎng)結構如圖甲所示.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魚塘只有C種群,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如圖Ⅰ所示,池塘的承載量(K值)是b(填“a”、“b”或“c”);若該魚塘中只有A和D兩種魚,則其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如圖Ⅲ(填“Ⅱ”或“Ⅲ”,下同)所示;若該魚塘中只有A和B兩種魚(假設二者都只取食同一種藻類),則兩種魚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如圖Ⅱ所示.
(2)科研人員對該魚塘由浮游藻類、A和D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食物鏈進行了能量流動分析,得到下表相關數據.[NP(凈同化量)=GP(總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鏈環(huán)節(jié)
GP和NPGP=55.6×102GP=176×103GP=59.3×106
NP=1.3×102NP=6×103NP=50.5×106
NP/GP0.020.030.85
R54.3×102170×1038.8×106
未利用-62.8%99.7%
①丙所代表的生物是浮游藻類,其呼吸產生的能量主要用于維持正常生命活動.
②第一營養(yǎng)級與第二營養(yǎng)級的凈同化量與總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初級消費者消耗能量多一些).
③該食物鏈中,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0.3%,該數據不在10%~20%這一范圍內,原因是丙未被乙利用的能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