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5.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和(CH2O)中的氧分別來源于( 。
A.H2O和CO2B.H2O和H20C.CO2和H2OD.CO2和CO2

分析 光合作用過程:

解答 解:根據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水的光解產生[H]與氧氣,可知釋放出的氧來自水;
根據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等有機物可知,(CH2O)中的氧來自CO2
故選:A.

點評 本題著重考查了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等方面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識記并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定知識網絡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C.動物、植物、真菌的遺傳物質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其他生物的遺傳物質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鞍山市五校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表達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翻譯的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發(fā)生在mRNA與tRNA之間

B.通常一個mRNA分子上可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

C.中心法則中,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遺傳信息的傳遞能夠準確地進行

D.在人的胰島細胞中胰島素基因和血紅蛋白基因均得以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調查一農田中某種鼠的種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是(  )
A.樣方法B.標志重捕法C.逐個計數法D.目測估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繡線菊是一種常見的園林栽培灌木,為研究金山繡線菊和金焰繡線菊對弱光照的耐受能力,研究者進行如下實驗 ①利用遮蔭網控制不同組別的透光程度(透光處理). ②撤掉遮蔭網,常規(guī)條件培養(yǎng)15天(恢復處理),測得實驗數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中,對照組采取的處理是自然光照.各種處理條件下,植物體在圖示時段內有機物積累量最多的時刻是16時.
(2)處理條件為透光20%~25%時,兩種繡線菊光合速率在全天只出現一次高峰,此條件主要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
(3)分析兩種繡線菊恢復處理的曲線可知,對弱光耐受能力更強的是金焰繡線菊,理由是透光20%~25%條件處理的金焰繡線菊恢復處理后,在(8時)光照較弱的條件下的光合速率達到最大值.
(4)本實驗中每種處理條件幾乎都在12時左右出現“低谷”,此時細胞間隙中的CO2不足,直接導致暗反應中C3產量下降.
(5)若想進一步研究不同透光處理是否影響葉片中光合色素的種類和含量,實驗操作步驟應包括①③⑤⑥(填序號).
①稱取等量各組葉片分別加入等量無水乙醇,研磨、過濾提取色素濾液   
②制作各組葉片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③利用毛細吸管吸取色素提取液,在濾紙條上畫線,反復多次   
④利用移液管在無菌條件下向濾紙條上轉移色素提取液   
⑤將帶有色素提取液的濾紙條底端浸于層析液中一段時間   
⑥比較各組濾紙條上色素條帶的數量、寬度和顏色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假說一演繹法和類比推理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①~
③是人類探明基因神秘蹤跡的歷程.他們在研究的過程所使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依次為( 。
①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因子.
②薩頓研究蝗蟲的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
③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找到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A.①假說一演繹法    ②假說一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
B.①假說一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    ③類比推理
C.①假說一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    ③假說一演繹法
D.①類比推理    ②假說一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下列關于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B.神經遞質、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
C.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實質是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溫度和pH保持不變
D.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為組織液和消化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丙氨酸的R基為-CH3,則一分子丙氨酸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為( 。
A.3:7:4B.4:7:2C.3:6:2D.3: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縮手現象是人體的一種神經反射,當手指不小心碰到一個很燙的物品時會產生縮手現象(現象Ⅰ);當用手拿別人的物品被人口頭拒絕時也會產生縮手現象(現象Ⅱ).關于這兩種縮手現象的分析、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現象Ⅰ的反射弧不完整,現象Ⅱ的反射弧完整
B.現象Ⅰ可以不要大腦皮層的參與,現象Ⅱ一定要有大腦皮層的參與
C.參與現象Ⅰ的神經元比現象Ⅱ的多
D.參與現象Ⅰ的肌肉細胞比現象Ⅱ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