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為重要的化學反應,其整個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如圖示某階段的過程,其中英文字母表示物質成分。

1上圖中該階段進行的場所是_________,其中物質D表示_________。

2PSⅠ、PSⅡ分別為光合色素與蛋白質的復合系統(tǒng),其中含有大量葉綠素a的復合系統(tǒng)是_________,判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人員以黃色甜椒為實驗材料,研究了不同光質(不同波長的光)對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性的影響,獲得了黃色甜椒幼苗在白光(w)、藍光(b)、紫光(p)下葉片中的色素含量、RuBP羧化酶(催化CO2固定的酶)活性、氣孔導度(氣孔的開放程度)、胞間CO2濃度、凈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的速率減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速率)等數(shù)據(jù),結果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光質

氣孔導度

mmol·m-2·s-1

胞間CO2濃度

μmol·mol-1

凈光合速率

μmol·m-2·s-1

白光(w

7007

34538

231

藍光(b

33211

37783

738

紫光(p

2522

20741

126

3光對甜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除了光質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上圖的結果可知,與白光處理相比,藍光主要通過影響_________(填“光反應”或“暗反應”)來影響光合作用。結合上圖、表及已有知識分析,分析與藍光相比,紫光下黃色甜椒幼苗光合速率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類囊體 ATP

2 PS 該復合系統(tǒng)能釋放出高能電子至PSI,參與NADPH的形成;該復合系統(tǒng)能釋放出高能電子,促使水的光解

3 光照強度 光照時間

4 暗反應 據(jù)圖可知紫光下黃色甜椒幼苗葉綠素的含量減少,從而白天吸收的光能就減少,光反應中形成ATPNADPH減少,影響了C3還原;氣孔導度(氣孔開放程度)減小,從而從外界吸收的CO2就減少;RuBP羧化酶活性低,單位時間固定產生的C3少,C3還原受阻,合成的有機物減少

【解析】

據(jù)圖分析,圖示生物膜吸收了光能,說明該生物膜上發(fā)生的是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則該膜為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光反應階段發(fā)生了水的光解、ADPNADPH的合成,因此圖中A為氧氣,BH+,CADP+PiDADP,ENADP+,FNADPH。

1根據(jù)以上分析已知,圖示生物膜為葉綠體的類囊體膜,其中D為ATP。

2據(jù)圖分析,PSⅡ能釋放出高能電子至PSI,參與NADPH的形成,且PSⅡ能釋放出高能電子,促使水的光解,所以PSⅡ是含有大量葉綠素a的復合系統(tǒng)。

3光照對甜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包括光照強度、光質(波長)、光照時間。

4據(jù)圖可知,與藍光相比,紫光下黃色甜椒幼苗葉綠素的含量減少,則白天吸收的光能就減少,光反應中形成ATPNADPH減少,影響了C3還原;且紫光下黃色甜椒的氣孔導度(氣孔開放程度)減小,則從外界吸收的CO2就減少;RuBP羧化酶活性低,單位時間固定產生的C3少,C3還原受阻,合成的有機物減少,所以與藍光相比,紫光下黃色甜椒幼苗光合速率較低。

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詳細過程,尤其是光反應階段發(fā)生的幾種物質變化過程,準確判斷圖中生物膜的種類以及各個字母代表的物質的名稱,進而利用所學知識結合題干要求分析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 表示不同 pH 條件下淀粉酶對淀粉分解作用的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先將各組淀粉酶溶液的pH調到設定值,再與淀粉混合

B.pH1的試管說明淀粉酶活性不一定受pH影響

C.pH13的試管調到pH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變

D.該實驗的自變量是pH,因變量是淀粉剩余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人行走時,足部突然受到傷害性刺激,迅速抬腳。如圖為相關反射弧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當興奮到達b點時,神經纖維膜內的電位變化是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span>

B.興奮在c處,只能由樹突傳遞到軸突

C.當細菌感染足部傷口時,機體首先發(fā)起攻擊的免疫細胞是吞噬細胞

D.傷害性刺激產生的信號傳到脊髓處形成痛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精原細胞中23號染色體形態(tài),該精原細胞在形成正常精子的過程中,通常不會出現(xiàn)的染色體形態(tài)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幽門螺桿菌是梄息在胃黏膜的螺旋狀短桿菌,具有強的脲酶活性,該酶能催化尿素分解為氨和二氧化碳。因為胃液的強酸性,早期人們都認為沒有細菌能在極酸的胃液中生存。一直以來,都認為胃炎胃潰瘍是因為壓力或者辛辣食物。1984年,馬歇爾自己“以身試菌”,喝入幽門螺桿菌菌液進行實驗觀察,探究胃炎、胃潰瘍的致病原因。

1下列關于幽門螺桿菌的說法中,錯誤的是_________。

A.該菌能在酸性環(huán)境條件下生存

B.該菌儲存其遺傳物質的主要場所是擬核

C.該菌的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

D.該菌合成和加工脲酶所涉及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等

2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幽門螺桿菌不僅可產生尿素酶,還能產生__________________(酶)可直接破壞胃黏膜的完整性。

3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涉及傳染病傳播途徑中的_________

A.空氣傳播B.接觸傳播C.媒介物傳播D.病媒傳播

4目前,13C呼氣檢測是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之一。其做法是:讓病人服下一定量的13C-尿素,約30分鐘后收集待檢者呼出的氣體中是否含有13CO2。13C-尿素呼吸檢測的原理是:患者消化道細胞內_________(填“有”或“無”)尿素酶活性,呼出氣體中的13CO2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人體細胞呼吸的產物。

5下圖中4支試管分別代表4種微生物在半固體培養(yǎng)基(瓊脂含量35 g/L)中的生長狀態(tài),幽門螺桿菌在氧氣濃度過高或過低條件下不能生長。下圖中_________號和_________號試管分別代表幽門螺桿菌和酵母菌生長狀態(tài)。

6馬歇爾進行自身人體實驗,以證實胃炎或胃潰瘍的病因,請你寫出他提出的假設及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qū)段 (Ⅱ)和非同源區(qū)段(Ⅰ、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Ⅰ片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抗維生素D佝僂病基因位于Ⅱ片段,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C.理論上可通過檢測有無Ⅲ片段的基因來判斷胎兒性別

D.人類基因組計劃中要分別測定X、Y染色體的DNA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獲得了耐儲存的轉基因番茄,其原理如下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培育該轉基因番茄過程中,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核心步驟是___________。若要迅速獲得大量目的基因,常用的技術是____________。

2)重組質粒導入番茄細胞時,可以先讓番茄細胞經過脫分化得到愈傷組織,再把愈傷組織浸入到含有重組質粒的___________菌液中,通過該菌的___________作用使目的基因進入番茄細胞。這種方法往往需要將目的基因結合到___________上,并最終將目 的基因插入到番茄細胞的___________上。

3)據(jù)圖分析,乙烯合成酶的反義基因與乙烯合成酶基因的異同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將靈敏電表的兩個電極(b c)置于蛙的坐骨神經上, 然后在a處給予適宜的電刺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靜息時電表指針沒有偏轉,說明膜外各處沒有電位

B.刺激a處后,電極b和電極c處可同時變?yōu)樨撾娢?/span>

C.刺激a處后,電表指針會出現(xiàn)兩次幅度相同的偏轉

D.此實驗說明了神經沖動可以沿著神經纖維雙向傳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5)題。

抗體多樣性產生的原因

抗體(Ig)是重要的免疫活性物質。人的抗體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組成(如圖),每條鏈都包括可變區(qū)(V區(qū))和恒定區(qū)(C區(qū))。V區(qū)是氨基酸序列變化較大區(qū)域,C區(qū)是序列相對穩(wěn)定區(qū)域。人的一生中可以產生多達1011種抗體。

針對如何產生數(shù)量眾多的不同抗體,早期科學界主要有兩種假說。一種是種系發(fā)生細胞學說,認為所有Ig編碼基因都是進化過程中積累產生的,在種系發(fā)生細胞中有很多Ig編碼基因,對應各種不同的抗體。另一種是體細胞變異學說,認為種系發(fā)生細胞中最初只有很少Ig編碼基因,而在細胞分化的過程中發(fā)生重組或突變而產生更多基因編碼抗體。

美國科學家Ursula Storb從某動物脾臟細胞中提取DNA,先在其中加入從肝臟細胞中提取的RNA(不帶放射性標記)進行第一次雜交,然后在同一個體系中加入從脾臟細胞中提取的RNA(帶有放射性標記)進行第二次雜交。檢測第二次雜交的雜交量,并以此表示Ig編碼基因的數(shù)量。由結果推測Ig編碼基因數(shù)量足夠大,因此支持種系發(fā)生細胞學說。但實際上此種方法的影響因素很多,推測并不準確。

1976年日本科學家小泉純一郎和利根川進設計了一個實驗檢測小鼠胚胎期細胞和成體期漿細胞中Ig編碼基因的區(qū)別。首先用限制酶BamHI將兩種細胞中的全部DNA切成小段,用編碼Ig輕鏈的mRNA制備2種帶有放射性標記的探針與DNA片段雜交,檢測雜交區(qū)段分子量大小,結果如下表。

探針種類

雜交區(qū)段分子量

(百萬道爾頓)

實驗小鼠

輕鏈的RNA全序列(V區(qū)+C區(qū))探針

輕鏈的RNA3’端序列(C區(qū))的探針

胚胎期小鼠細胞DNA

6039

39

成體小鼠漿細胞DNA

24

24

兩位科學家比較了2種細胞DNA雜交區(qū)段分子量種類和大小。認為成體小鼠漿細胞DNA雜交后只出現(xiàn)一種分子量的雜交區(qū)段的原因不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丟失了一個BamHI的酶切位點引起的,而是在胚胎期細胞基因組中含有兩個不連接的片段,分別編碼V區(qū)和C區(qū),在成體小鼠漿細胞DNA中發(fā)生了染色體片段的重新組合(染色體重組),使V區(qū)和C區(qū)的編碼基因連接形成了一個片段。

后續(xù)很多實驗證實了淋巴細胞分化過程中發(fā)生染色體重組,重組方式多樣性是Ig序列多樣性的重要來源。

1)抗體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它是由抗體基因經過_________過程合成的,在免疫中與_________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2)根據(jù)文中信息,你認為區(qū)分種系發(fā)生細胞學說和體細胞變異學說最簡單的方法是__________。

3Ursula Storb實驗中首先加入沒有標記的從肝臟細胞中提取的RNA的作用是_________。

4)據(jù)兩位日本科學家的實驗分析,3960百萬道爾頓的基因組片段分別控制合成抗體輕鏈中的__________區(qū)域。 文中提出“成體小鼠漿細胞DNA雜交后只出現(xiàn)一種分子量的雜交區(qū)段的原因不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丟失了一個BamHI的酶切位點引起的! 結合文中信息,請說明理由:_________

5)下圖是對日本科學家核酸分子雜交實驗結果的分析示意圖,請補充完整。(在圖中畫出成體小鼠漿細胞V區(qū)和C區(qū)片段情況,并用箭頭表示出2種小鼠DNA片段中的BamHI酶切位點)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