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為遺傳系譜圖2號個體無甲病致病基因.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病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乙病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C.患乙病的男性一般多于女性D.1號和2號所生的孩子不可能患甲病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1號個體所在的家庭中,父母都正常,但她有一個患病的姐妹,說明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2號個體所在的家庭中,父母都患病,但他有一個正常的姐妹,說明乙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解答 解:A、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錯誤;
B、乙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B錯誤;
C、乙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男性和女性的發(fā)病幾率相同,C錯誤;
D、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且2號個體無甲病致病基因,因此1號和2號所生孩子不可能患甲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類型及特點,能根據(jù)系譜圖判斷甲和乙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
A.載體蛋白數(shù)量、能量B.能量、離子濃度
C.載體蛋白數(shù)量、離子濃度D.能量、載體蛋白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觀點的認識正確的是( 。
A.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B.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受選擇的是個體的基因型
C.物種的形成都必須經(jīng)過種群間的地理隔離
D.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豐富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不同的群落,物種的豐富度是定值
B.一片森林中的物種數(shù)目多于一片草原,則該森林的物種豐富度高于該草原
C.甲池塘中的鯽魚種群數(shù)目多于乙池塘,則甲池塘中鯽魚豐富度高于乙池塘
D.一個池塘中鯽魚的種群密度大于鯉魚的種群密度,則此池塘中卿魚豐富度高于鯉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生物圈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減輕對生物圈的壓力,人們應采取下列哪一項食物結構( 。
A.以禽類、蛋類為主B.以植物性食物為主
C.以豬等家畜的肉類為主D.以淡水養(yǎng)殖的魚蝦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同一個體的不同細胞之間基因相同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D.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共有四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探索遺傳物質本質的過程中,科學發(fā)現(xiàn)與使用研究方法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下列發(fā)現(xiàn)與方法配對正確的是( 。
①1866年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規(guī)律
②1903年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
③1910年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A.①假說-演繹法      ②假說-演繹法     ③類比推理法
B.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假說-演繹法
C.①假說-演繹法      ②類比推理法     ③類比推理法
D.①類比推理法       ②假說-演繹法     ③假說-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陜西西安市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ω-3脂肪酸是深!棒~油”的主要成分,它對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及糖尿病等有很好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科學家從一種線蟲中提取出相應基因,然后將該基因導入豬胚胎干細胞,以期得到富含ω—3脂肪酸的轉基因豬。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從線蟲中提取目的基因需要特定的限制性內(nèi)切酶,此酶作用于氫鍵

B.構建重組DNA時,常用的運載體是質粒,受體細胞可以是胚胎干細胞或受精卵

C.培養(yǎng)胚胎干細胞的培養(yǎng)基中,所加入的動物血清也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必需成分

D.培育得到富含ω-3脂肪酸的轉基因豬,該性狀可以穩(wěn)定遺傳給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西大同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和計數(shù)”實驗中樣品稀釋示意圖。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A.3號試管的稀釋倍數(shù)為103倍

B.4號試管中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yǎng)得到的菌落平均數(shù)恰為5號試管的10倍

C.5號試管的結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數(shù)為1.7×109個

D.該實驗方法統(tǒng)計得到的結果往往會比實際活菌數(shù)目要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