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為某種免疫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b細胞為 ,溶酶體分解抗原的過程在免疫學上屬于

(2)d細胞為 ,在機體中該細胞是由 增殖分化來的.

(3)若用大劑量的X射線殺死c細胞,對機體免疫會造成什么影響?

(4)在該抗原刺激機體產生以上免疫過程時,同時刺激機體產生其他特異性免疫.請說明免疫類型.

(5)為驗證T細胞是細胞免疫過程中的細胞,某生物興趣小組以鼷鼠為實驗動物進行了相關實驗,請為其補全實驗設計思路并得出結果.

A.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異體器官,移植器官保留在小鼠體內.

B.對照組:

C.實驗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孕婦B超檢查能判斷胎兒是否患有遺傳病
B.適齡生育能降低后代中單基因遺傳病的發(fā)病率
C.調查抗維生素D佝僂病的患病概率應在整個人群中進行
D.紅綠色盲基因在女性人群中出現(xiàn)的概率高于男性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地因采礦導致地表下沉,成為無法利用的荒地.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有關部門因地制宜,通過引水等措施,將該地改造成濕地生態(tài)公園,一些生物陸續(xù)遷入,并逐漸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生物群落.如圖是該公園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wǎng)的一部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公園生物群落的變化屬于次生演替.
(2)圖中昆蟲與雜食性魚類之間的種間關系有捕食和競爭.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節(jié),雄蛙通過叫聲這種物理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cm的草叢間產卵,可采用等距取樣法了解該蛙卵塊的密度.
(4)因該水域有些滲漏,補水時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劑的水,導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爛后,圖中所示的生物類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浮游生物類.
(5)圖中既含有初級消費者,又含有次級消費者的生物類群有底棲動物類、雜食性魚類、濾食性魚類.若蛙類與猛禽之間還存在1個營養(yǎng)級,請寫出該營養(yǎng)級中2類不同綱的生物:蛇類、肉食性魚類、鼠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與效應T細胞的形成有關的一組是( )

A.造血干細胞、T細胞、B細胞、抗體和抗原

B.造血干細胞、吞噬細胞、宿主細胞、T細胞、記憶細胞和抗原

C.造血干細胞、胸腺、T細胞、B細胞、記憶細胞和抗體

D.造血干細胞、胸腺、吞噬細胞、T細胞、記憶細胞和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 (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膜電位變化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神經纖維由興奮狀態(tài)恢復為靜息狀態(tài)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興趣小組將生物園里的二倍體黃瓜的雌花分四組,處理方法如下表.其中( )最可能獲得二倍體無子黃瓜的處理

組別

處理

自然

狀態(tài)

開花后,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柱頭.

開花前套上紙袋,

開花后,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柱頭,

然后再套上紙袋.

開花前套上紙袋,

開花后,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柱頭,

然后再套上紙袋.

注:黃瓜是雌雄異花植物.

A.乙組 B.乙組和丙組

C.丙組 D.丙組和丁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一種中樞神經元的聯(lián)系方式,若在圖中箭頭處施一強刺激,則圖中a、b、c、d、e能檢測到興奮的有幾處( )

A.2處 B.3處 C.4處 D.5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水生高等植物對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有著重要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水生高等植物種群的數(shù)量特征有利于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監(jiān)控和保護,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是種群密度,和動物種群相比,多年生雌雄同株的高等植物種群不具有的數(shù)量特征是性別比例.
(2)水生高等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水層,這體現(xiàn)了群落的垂直結構.水生高等植物的存在能抑制藻類的繁殖,其原因是水生高等植物能和藻類植物競爭陽光和營養(yǎng)物質,從而抑制藻類繁殖.
(3)鳳眼蓮是常見的水生高等植物,該植物能通過葉片、根系等釋放的化學物質抑制藻類的繁殖,該實例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具有調節(ji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培養(yǎng)酵母菌探究其呼吸方式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設置兩組實驗,甲組 通氣培養(yǎng),乙組密封培養(yǎng).
(1)酵母菌是兼性厭氧菌,其細胞呼吸的方式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2)檢測兩組實驗CO2的產生情況,把甲組和乙組實驗的排氣管分別通入兩瓶石灰水溶液中,兩瓶檢測液出現(xiàn)的共同現(xiàn)象是變混濁,不同之處是甲快乙慢.
(3)檢測兩組實驗酵母菌的數(shù)量,培養(yǎng)前期各種條件適宜,甲組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細胞數(shù)量呈J型增長,培養(yǎng)中期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數(shù)量甲組大于乙組.
(4)給甲組實驗通入O18的氧氣,酵母菌呼吸作用產生的物質中,含O18的是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