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下列遺傳圖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生在圖中的④⑤⑥過程
B. 以上過程屬于“假說一演繹”法中的驗證過程
C. 圖中③過程的隨機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 子代中aaBB的個體占aaB_中的比例為1/4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武邑中學高二上9.25周考生物2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細胞呼吸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通過有氧呼吸分解等質量的糖元和脂肪,后者產生的熱量更多
B.人體細胞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丙酮酸被[H]還原為乳酸,同時釋放能量合成ATP
C.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線粒體內也存在基因表達的過程
D.通過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細胞呼吸,流入生物群落的能量最終散失到無機環(huán)境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質 | 各元素比例 | 氧化分解時 | |||
C | O | 耗氧量 | 釋放能量 | 產生的水 | |
脂肪 | 75% | 13% | 較多 | 較多 | X |
糖類 | 44% | 50% | 較少 | 較少 | Y |
A.相同質量條件下,脂肪比糖類在氧化分解時耗氧量多
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C.相同質量的脂肪和糖類氧化分解時產生的水量X<Y
D.脂肪中H 的比例較高,所以釋放的能量較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京市高三上學期9月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的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甲、乙兩種群數(shù)量的增長曲線均為S型曲線
B.t2〜t3時間段甲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5時種群密度對乙種群的制約作用大于t4
D.甲種群數(shù)量最多的時刻為t2,乙種群為t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京市高三上學期9月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探究單側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了,還是將生長素分解了,某研究性課題小組設計了下圖所示實驗(圖1中的瓊脂塊一段時間后放置到圖2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①②③④四組瓊脂塊中的生長素濃度
B.瓊脂塊中的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生長,原因是生長素促進了細胞生長
C.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分解了
D.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轉移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京市高三上學期9月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1表示酶促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圖2中的實線表示溫度為a時的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則當溫度為2a時生成物量與時間關系對應的曲線是
A.曲線1 B.曲線2 C.曲線3 D.曲線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高三上9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物質在生物體內的運輸?shù)恼f法中正確的是()
A. 細胞呼吸時丙酮酸要轉運到線粒體內才能進一步反應,
B. 一種氨基酸只能由一種tRNA物運
C. 主動運輸使細胞膜內外離子濃度趨于一致
D. 衰老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改變,是物質運輸功能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醫(yī)院對新生兒感染的細菌進行了耐藥性實驗,結果顯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藥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孕婦食用了殘留抗生素的食品,導致其體內大多數(shù)細菌突變
B.即使孕婦和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
C.新生兒體內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藥性
D.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導致耐藥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TGF-β1—Smads是一條抑制腫瘤的信號傳遞途徑。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與靶細胞膜上受體結合,激活胞內信號分子Smads,生成復合物轉移到細胞核內,誘導靶基因的表達,阻止細胞異常增殖,抑制惡性腫瘤的發(fā)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惡性腫瘤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因此易分散轉移
B.從功能來看,復合物誘導的靶基因屬于抑癌基因
C.復合物的轉移實現(xiàn)了細胞質向細胞核的信息傳遞
D.若該受體蛋白基因不表達,靶細胞仍能正常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