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某家族遺傳系譜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遺傳病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Ⅲ-8與Ⅲ-9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

C.Ⅲ-8與Ⅲ-10婚配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6

D.Ⅲ-10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2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影響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請據(jù)下圖分析:

(1)甲圖中,OS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強度;B點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溫度,通過影響酶的活性來影響光合作用強度.
(2)根據(jù)乙圖,該植物在25℃、10千勒克斯的光照條件下,每小時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的氧氣量是80mg.
(3)如果在陰雨天氣,溫室內(nèi)光照強度小于5千勒克斯,請據(jù)乙圖判斷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光合產(chǎn)量:適當降低溫室內(nèi)的溫度.其原因:因為在該光照強度以下,低溫(15℃)時植物的凈光合作用強度大于高溫(25℃)時的凈光合作用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與葉肉細胞相比,藍藻細胞( 。
A.只含有一種核酸,即DNA或RNA
B.有相同的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色素
C.沒有核膜,但有細胞器
D.沒有細胞壁和細胞膜,屬于原核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曲沃中學校高三10月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的是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強度之間關系的曲線,該曲線是通過實測一片葉子在不同光照強度條件下的CO2吸收和釋放的情況。你認為下列四個選項中,能代表細胞中發(fā)生的情況與曲線中C點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臨沂臨沭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癌細胞通常是由正常細胞的遺傳物質(zhì)(基因)發(fā)生改變后形成的。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從資料上獲知:二氯二乙胺能夠阻止參與DNA復制的酶與DNA相互作用。他們推測: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可作為一種癌癥的化療藥物。就此問題。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進行了探究。

實驗材料:肝部長有腫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餾水,生理鹽水,含有全部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細胞培養(yǎng)液,顯微鏡,血細胞計數(shù)板,試管,吸管等。

(1)在進行實驗探究時其中某位同學的實驗操作如下:(請將實驗內(nèi)容補充完整)

①取潔凈的培養(yǎng)皿一個,加入適量的培養(yǎng)液,從小鼠肝部切

取腫瘤組織,剪碎,并用胰蛋白酶處理,使其分散開來,置于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

②取潔凈的試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養(yǎng)液,編號1、2、3、4、5,并在1~4號試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濃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號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③從培養(yǎng)皿中吸取等量的培養(yǎng)液置于1~5號試管中,振蕩后,在冰箱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

④從靜置的5支試管中吸取適量的培養(yǎng)液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內(nèi),在顯微鏡下計數(shù),記錄數(shù)據(jù)。

⑤請你糾正上面這位同學操作上的兩處錯誤: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學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實驗探究,得到的結(jié)果如下:

實驗組別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

濃度(mg/mL)

0.1

0.2

0.3

0.4

0

細胞數(shù)目(個/mL)

320

275

186

96

560

①在該實驗中,遵循了實驗設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則。

②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你能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小鼠發(fā)生癌變的原因及有關問題:

①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下列條件可稱為致癌因子的是___________。

A.紫外線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輻射

②化療時采用的烷化劑,如二氯二乙胺能夠與DNA分子發(fā)生反應,從而阻止參與DNA復制的酶與DNA的相互作用。此類藥品作用于癌細胞周期的________期。

③已知一小鼠癌變前基因型為AABB,現(xiàn)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分別標記癌變后小鼠精原細胞的基因A、B及突變產(chǎn)生的新基因,觀察其分裂過程,發(fā)現(xiàn)某個次級精母細胞有3種不同顏色的4個熒光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臨沂臨沭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純合的野鼠色小鼠與棕色小鼠雜交,F(xiàn)1代全部表現(xiàn)為野鼠色。F1個體間相互交配,F(xiàn)2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野鼠色:黃色:黑色:棕色=9:3:3:1。若M、N為控制相關代謝途徑的顯性基因,據(jù)此推測最合理的代謝途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臨沂臨沭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1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nèi)DNA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圖2是相關的幾個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圖1中表示細胞核內(nèi)DNA變化的曲線是甲

B.圖2中的甲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且1與2是同源染色體

C.圖2中的乙細胞分裂圖表明該動物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D.圖2中的丙細胞發(fā)生在圖1中的GH區(qū)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云南省昆明市高三摸底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乳酸菌常用于制作酸奶等發(fā)酵食品。研究發(fā)現(xiàn),乳酸菌還可產(chǎn)生乳酸菌素,抑制肉制品中致病菌和腐敗菌的生長,起到生物防腐的作用。請回答

(1)制作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在 (填“有氧”或“無氧”)條件下,將牛奶中葡萄糖、乳糖分解成乳酸,同時將奶酪蛋白水解為短肽和 ,不僅易被人體吸收,也適用于乳糖不耐癥人群。若牛奶中含有抗生素,會影響酸奶的制作效果,原因是

(2)純化乳酸菌時可選用平板劃線法或 接種,還需要設置未接種乳酸菌的培養(yǎng)基作為對照,若對照組培養(yǎng)基表面沒有菌落生長,說明 。

(3)為探究不同種乳酸菌的抑菌效果,將稀釋倍數(shù)相同的等量乳酸菌培養(yǎng)液滴加在長滿致病菌的平板上,一段時間后,會出現(xiàn)以滴點為中心的抑菌圈,實驗結(jié)果如下表。

① 實驗的自變量是 。

②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乳酸菌對________(填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比較突出;在生產(chǎn)應用中,不宜采用 號菌株進行防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人的血清白蛋白在臨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從人血中提。捎诎滩〔《荆℉IV)等人類感染性病原體造成的威脅與日俱增,使人們對血液制品顧慮重重.如果應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術,將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轉(zhuǎn)入奶牛細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細胞生產(chǎn)血清白蛋白就成為可能.大致過程如下:
a.將人體血清白蛋白基因?qū)氪菩阅膛E咛ゼ毎,形成重組細胞①;
b.取出重組細胞①的細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細胞中,形成重組細胞②;
c.電脈沖刺激重組細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將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宮內(nèi),最終發(fā)育成轉(zhuǎn)基因小牛.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重組細胞①和②中①(①/②)實現(xiàn)了基因的重組.
(2)在實驗過程a中要選擇“雌性奶牛胚胎細胞”的原因是雌性轉(zhuǎn)基因牛進入泌乳期后,可以從其乳汁中獲得血清白蛋白.
(3)實驗過程b利用的技術是核移植,胚胎工程操作中最后環(huán)節(jié)是胚胎移植.
(4)若將早期胚胎分離成若干個胚胎細胞,讓其分別發(fā)育成小牛,這些小牛的基因型相同(相同/不同),理由是它們來自同一個受精卵,此項技術稱為胚胎分割.
(5)運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可以從哺乳動物的早期胚胎中獲得胚胎干細胞(ES細胞),培養(yǎng)如下:早期胚胎→內(nèi)細胞團→胚胎干細胞.在培養(yǎng)過程中,必須用胰蛋白酶處理內(nèi)細胞團,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
(6)哺乳動物的胚胎的營養(yǎng)液成分較復雜,除一些無機鹽和有機鹽外,還需要添加維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動物血清等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