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稻的高桿對矮桿為完全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對易感病為完全顯性,由另一對等位基因控制(B、b),現(xiàn)有純合高桿抗病和純合矮桿易感病的兩種親本雜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復實驗,統(tǒng)計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結果:高桿抗。焊邨U易感病:矮桿抗。喊珬U易感病=66:9:9:16。據(jù)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2)上述兩對等位基因之間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3)F2代中出現(xiàn)了親本所沒有的新的性狀組合,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進行了 ,具體發(fā)生在 時期。
(4)有人針對上述實驗結果提出了假說:
①控制上述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 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F1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為驗證上述假說,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并預期實驗結果:
實驗設計:
預期結果:
【答案】(1)遵循
(2)不遵循
(3)重新組合(基因重組)、 減數(shù)分裂的四分體(減Ⅰ前期)(2分)
(4) 1、
將兩純合親本雜交得到的F1代與純合矮桿易感病的水稻雜交,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所得子代出現(xiàn)四種表現(xiàn)型,比例為:高桿抗病:高桿易感。喊珬U抗。喊珬U易感病=4:1:1:4 (2分)
【解析】
試題分析:分析每一對性狀,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離定律。但分析兩對等位基因之間關系,即不符9∶3∶3∶1,也不屬于它的變形,因此它們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在減數(shù)分裂時發(fā)生四分體的交叉互換造成的。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實驗假設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并且題中已假設了F1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設成立,那么通過測交的方式后代也應該會出現(xiàn)這一結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調查了某地區(qū)同種生物的兩個種群的基因頻率。甲種群:AA個體為24%,aa個體為4%。乙種群:Aa個體為48%,aa個體為16%。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種群生物所處的環(huán)境變化劇烈
B. 乙種群生物基因突變率很高
C. 乙種群生物所處的環(huán)境變化劇烈
D. 甲、乙兩種群生物無突變,環(huán)境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見下表:
試管 | 底物和試劑 | 實驗條件 |
1 | 1cm3瘦肉塊+4mL蒸餾水 | 37℃水浴;pH1.5 |
2 | 1cm3瘦肉塊+4mL胃蛋白酶 | 37℃水浴;pH8 |
3 | 1cm3瘦肉塊+4mL胃蛋白酶 | ① |
4 | 1cm3瘦肉塊+4mL胃蛋白酶 | 0℃水;pHl.5 |
(1)請完成實驗設計:①應為__________________。
(2)3、4號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本實驗中要探究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請為該組實驗擬定一個課題名稱___________。
(3)本實驗的因變量可以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確定。
(4)在2、3號試管所研究的問題中,溫度屬于______________變量。
(5)用雙縮脲試劑檢測2號試管的實驗結果溶液呈__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工程中常見的幾種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DNA連接酶可把目的基因與載體的黏性末端的堿基黏合,形成重組DNA
B.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將一個DNA分子片段切成兩條脫氧核苷酸鏈
C. Taq酶是用PCR儀對DNA分子擴增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耐高溫的DNA聚合酶
D. 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植物細胞獲得原生質體,便于植物雜交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蠶豆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目2N=12,科學家用3H標記蠶豆根尖細胞的DNA,可以在染色體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復制方式。
實驗的基本過程如下:
Ⅰ.將蠶豆幼苗培養(yǎng)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核苷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的放射性情況。
Ⅱ.當DNA分子雙鏈都被3H標記后,再將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觀察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的放射性情況。
請回答相關問題:
(1)蠶豆根尖細胞進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其作用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在根尖細胞進行第一次分裂時,每一條染色體上帶有放射性的染色單體有________條,每個DNA分子中,有________條鏈帶有放射性。
Ⅱ中,若觀察到一個細胞具有24條染色體,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單體具有放射性,則表明該細胞的染色體在無放射性的培養(yǎng)基上復制________次,該細胞含有________個染色體組。
(3)上述實驗表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中學生物興趣小組所做的DNA粗提取和鑒定的實驗。
第一步:將一定量的鯉魚卵巢或_______放在燒杯中,并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同時用玻璃棒攪拌,然后過濾,得到濾液;
第二步:對濾液進行去除雜質的處理;
第三步:將去雜處理的濾液進行再次過濾,得到新的濾液;
第四步:在新的濾液中加入等量的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溶液,靜置2~3分鐘,溶液中會析出一些____色絲狀物;
第五步:利用這些析出物進行如下的鑒定性實驗操作(如下表所示):
| A試管 | B試管 |
第1步 | 加入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的NaCl溶液5 mL | 加入物質的量濃度為2 mol/L的NaCl溶液5 mL |
第2步 | 加絲狀物并攪拌 | 不加絲狀物 |
第3步 | 加4 mL二苯胺,混勻 | 加4 mL二苯胺,混勻 |
第4步 | 沸水浴5 min | 沸水浴5 min |
實驗現(xiàn)象 | ① | ② |
實驗結論 | ③ |
(1)完成實驗步驟和表格中空白處的實驗內容。
(2)對A試管,完成第1、2、3步的操作后溶液顏色如何?____________。
(3)在沸水中加熱的目的是,同時說明DNA較耐_____溫,待試管冷卻后觀察顏色的變化,冷卻的目的是_____。
(4)B試管在實驗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
(5)A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程度主要與___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的尿液中沒有葡萄糖,當一次食用大量糖時,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下面利用對照的方法來設計實驗方案。
(1)實驗材料:正常人尿液、大量食糖者的尿液、葡萄糖液、試管若干、斐林試劑、大燒杯、溫水、酒精燈、試管夾等。
(2)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3支潔凈的相同的試管,分別編號為1、2、3;其中3號試管為實驗研究試管。
第二步:分別向3支試管內加入相應的液體。1號加2mL正常尿液;2號加_______________;3號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蕩試管,使溶液混合均勻。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觀察比較各試管中溶液顏色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霧霾天氣嚴重危害人體健康。霧霾中的PM2.5進入人體后,肺部的吞噬細胞可以對其部分顆粒進行吞噬,同時PM2.5導致生物膜通透性改變,引起細胞死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PM2.5進入吞噬細胞,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B. 吞噬細胞內因不含水解PM2.5的酶,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C. PM2.5只有突破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三道防線后才能被吞噬細胞吞噬
D. 漿細胞產生的抗體可能與PM2.5特異性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麥旗葉是小麥植株中最頂端的一片葉子,旗葉的壽命雖然只有40天左右,但對小麥籽粒的形成非常重要,小麥籽粒成熟過程中積累的糖類約50%來自旗葉。
(1)研究人員對小麥旗葉發(fā)育過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進行研究,測定其不同發(fā)育階段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結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測數(shù)據(jù))。
發(fā)育時期 | 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1%) | 總葉綠素含量 (mg/g·fw) | 氣孔相對開放度 (%)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A新葉展開前 | 20 | … | … | -2.7 |
B新葉展開中 | 86 | 1.2 | 5.6 | 1.8 |
C新葉已成熟 | 100 | 12.7 | 100 | 5.9 |
B時期的凈光合速率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影響光合作用過程。
(2)去掉一部分正在發(fā)育的籽粒,旗葉中有機物含量增加,一段時間后旗葉的光合速率會____________(上升/下降),推測其原因是由于去掉一部分正在發(fā)育的籽粒后,旗葉光合產物的____________降低,進而在葉片中積累。
(3)小麥旗葉因葉面積大、細胞中葉綠體數(shù)目較多,葉綠體中基粒數(shù)量多,對小麥籽粒的產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蒲腥藛T認為,在小麥的灌漿過程中,小麥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葉提供。請補充完成以下科研實驗設計思路并加以驗證。
①在小麥的灌漿期,將旗葉和其它葉片分別包在密閉的透明袋中,分別通入充足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并始終保持25℃及給予合適的光照的條件。
②將小麥培養(yǎng)至籽粒成熟時期收獲籽粒。
③檢測、測定籽粒胚乳中含14C的淀粉及所有淀粉的含量并計算比例。
預測結果: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證明科研人員的認識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