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2.如圖①②③分別表示細胞中發(fā)生的3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人體內,圖①過程發(fā)生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圖②過程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將核糖核苷酸連接在一起形成α鏈.
(2)細胞內酶的合成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經過圖③過程.
(3)假若轉錄形成α鏈的基因中有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導致該基因編碼的肽鏈中氨基酸數目減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堿基對的替換導致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翻譯提前終止.
(4)細胞中控制某種酶合成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導致該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變慢,可能是突變導致該酶的活性降低,還可能是突變導致該酶數量減少.基因除了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分析 分析題圖:圖①中以DNA分子的兩條鏈作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該過程表示DNA分子的復制;圖②中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該過程表示轉錄;圖③過程表示發(fā)生在核糖體上的翻譯過程.

解答 解:(1)①時DNA分子復制過程,在人體內,該過程主要發(fā)生在細胞核中;②是轉錄過程,該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2)酶是蛋白質或RNA,其中蛋白質類酶的合成需要經過翻譯過程,而RNA類酶的合成不需要經過翻譯過程,因此細胞內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經過圖③翻譯過程.
(3)假若轉錄形成α鏈的基因中有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導致該基因編碼的肽鏈中氨基酸數目減少,其原因可能是基因中堿基對的替換導致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翻譯提前終止.
(4)細胞中控制某種酶合成的基因發(fā)生了突變,導致該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變慢,可能是突變導致該酶的活性降低,還可能是突變導致該酶數量減少.基因除了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故答案為:
(1)細胞核     RNA聚合
(2)不一定
(3)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翻譯提前終止
(4)數量減少       控制蛋白質的結構

點評 本題考查DNA的復制、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復制、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物,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若測定A、B兩種植物的葉片在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結果如下圖所示.對照實驗是在30℃時進行的.請回答:

(1)A、B兩種植物中,最可能原產于熱帶地區(qū)的是植物A,判斷理由是在較高溫度下植物A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氣溫由40℃升至45℃的過程中,植物B的葉綠體中ATP的合成速率降低(選填“加快”、“不變”或“降低”).
(2)寫出在高溫時導致光合作用受抑制的兩個原因.
①氣孔在高溫時關閉,光合作用所需CO2供應不足;  ②酶在高溫時活性降低甚至變性失活;高溫破壞了葉綠體膜;水分減少.
(3)對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對高溫較為敏感,支持這一觀點的實驗證據是相對于呼吸作用,A、B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在較低的溫度開始下降.
(4)導致植物A受熱致死的臨界溫度是57℃,理由是呼吸作用速率降到0,顯示細胞死亡.
(5)水果在生長季節(jié)如果長期處于不致死的高溫環(huán)境中,甜度會較低.參考本研究的結果,說明產生這一現象的生理基礎在不致死的高溫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仍然很高,所以糖的凈產量(積累量)減少,水果貯存的糖分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植物的花藥培養(yǎng)在育種上有特殊的意義.植物組織培養(yǎng)可用于無病毒植株及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等方面.請回答相關問題.
(1)利用月季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時,為了保證培養(yǎng)的成功率通常選擇完全未開放的花蕾.確定花粉發(fā)育時期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紅法,但是對于花粉細胞核不易著色的植物,需采用焙花青一鉻礬法.
(2)進行組織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基中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欲有利于根的分化,添加的植物激素的種類及用量應為生長素的用量與細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較高(生長素多于細胞分裂素).
(3)無菌技術也是成功誘導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下列各項中使用化學藥劑進行消毒的是③⑥,采用灼燒方法進行滅菌的是⑤.(填序號)
①培養(yǎng)皿、谂囵B(yǎng)基 ③實驗操作者的雙手、苋清F形瓶、萁臃N環(huán) ⑥花蕾
(4)植物細胞中的果膠酶生產上有很廣泛的應用,而且通過固定化技術可以大大提高酶的利用效率.
①果膠酶是分解果膠的一類酶的總稱,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膠分解酶和果膠酯酶.
②若采用固定化技術對酶進行固定,適合采用的方法是如圖中的BC(填字母)
③酵母菌也可以產生果膠酶,生產上通過固定化酵母細胞操作更為簡便,成本更低.在固定化酵母細胞時,酵母細胞需要首先進行活化.后續(xù)操作中,如果觀察到凝膠珠顏色過淺,說明海藻酸鈉濃度偏低,固定酵母細胞較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生物類別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菌包括真細菌、古細菌和放線菌三類
B.幽門螺旋桿菌和霉菌都是原核生物
C.酵母菌和黏菌都是真核生物
D.衣原體和支原體屬于類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探究萘乙酸(NAA)促進插條生根最適濃度的預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在預實驗的基礎上,他們又進一步設計如下實驗探究萘乙酸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請回答相關問題:

1、材料用具: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月季枝條若干、燒杯、培養(yǎng)皿、量筒、NAA、蒸餾水等.
2、配制一系列具有一定濃度梯度的萘乙酸溶液5份,編號為1-5.
3、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月季枝條隨機均分為 5等份;
第二步:將5份枝條的基部分別浸泡在 l-5號 NAA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條分別進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對扦插的枝條生根情況(或長度)進行觀察記錄.
(1)配制的NAA溶液濃度應依次為范圍2ppm~6ppm.
(2)該實驗中的自變量是NAA溶液的濃度
(3)實驗開始前進行預實驗的意義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出較為可靠的探究范圍,以避免由于設計不當,盲目開展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表示兩種細胞輸入和輸出物質的方式.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
B.甲和乙兩種物質運輸方式說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甲需要消耗ATP
D.甲和乙兩種物質運輸方式沒有選擇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瓊脂塊甲、乙分別含有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丙不含生長素.將黃豆幼苗的莖和根尖下部(形態(tài)學)做如下切段處理.把瓊脂塊甲、乙、丙分別放在該莖、根各切段的形態(tài)學上端的切口上(瓊脂塊乙中的生長素濃度大于促進莖生長的最適濃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1)生長素的本質是吲哚乙酸.從c、e兩組看,瓊脂塊丙中無生長素,但根、莖都長長了1cm,其原因是植物體的莖、根中含內源生長素.
(2)a、b、c三組實驗結果不能(填“能”或“不能”)證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3)若測得d組數據為3cm,則b、d兩組實驗結果說明根對生長素更敏感,乙中的生長素能促進莖的生長但抑制根的生長.
(4)若以莖作實驗材料探究生長素作用的最適濃度,實驗開始前,需要對莖進行預處理以排除干擾因素,處理的方法是用蒸餾水浸泡一段時間,除去莖中的內源生長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有關生物體內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同氨基酸之間的差異是由DNA決定的
B.蛋白質中N原子數目與肽鍵數目相等
C.在m個氨基酸參與合成的n條肽鏈中,至少含有m+n個氧原子
D.氨基酸之間的脫水縮合作用發(fā)生在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等細胞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颗d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陶淵明的這首《歸園田居》中第二句隱含的種間關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學知識是(  )
A.競爭關系和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無影響
B.競爭關系和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有影響
C.捕食關系和撤去人類活動后群落演替方向會發(fā)生變化
D.捕食關系和撤去人類活動后群落演替方向不會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