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飲水量 | |
B. | 血漿pH--CO2濃度 | |
C. | 胰島素濃度--血糖濃度 | |
D. | 促甲狀腺激素濃度--甲狀腺激素濃度 |
分析 據圖分析,圖中曲線表示隨著橫軸所示因素的增大,縱坐標所示因素逐漸減小,X與Y成反比.
①體內水多→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下丘腦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少→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
②血漿中CO2濃度越高,血漿pH越低.
③胰島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進效果沒有抑制作用,即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血糖濃度越高,胰島素分泌的越多.
④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減少,從而使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不致過多.
解答 解:A、飲水量過多時,則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釋放抗利尿激素少,符合曲線圖,A正確;
B、血漿中CO2濃度越高,血漿pH越低,符合曲線圖,B正確;
C、隨著血糖濃度的上升,胰島素分泌量也隨之增加,促進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轉化成非糖類物質,使得血糖濃度下降,不符合曲線圖,C錯誤;
D、甲狀腺激素濃度增加,由于負反饋調節(jié),抑制下丘腦合成促甲狀腺激素,使得促甲狀腺激素濃度下降,符合曲線圖,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以曲線圖為載體,考查水鹽平衡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血糖調節(jié)、激素的負反饋調節(jié),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曲線圖,作出準確判斷和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基因突變?yōu)閎基因后,b基因還可能再突變?yōu)锽基因 | |
B. | 提高基因突變頻率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等 | |
C. | 基因突變對生物體來說,大部分是有利的 | |
D. | 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命系統(tǒng)中動植物結構層次相同 | |
B. | 病毒屬于生命系統(tǒng)個體結構層次 | |
C. |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 |
D. | 動植物能完整表現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層次是個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六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糖類是生物體的重要構成物質和能源物質,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ATP和RNA中均含有核糖
B.葡萄糖是構成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單位
C.在細胞膜上糖類均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蛋白
D.所有糖類都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中靜息電位-70的絕對值大于動作電位30的原因是K+細胞內外濃度差大于Na+ | |
B. | 圖1中b-c段,Na+通過通道蛋白內流不需要消耗ATP | |
C. | 圖2中隨著溫度逐漸提高,Na+-K+泵的運輸速率先增大后穩(wěn)定 | |
D. | 圖2中隨著氧氣濃度的逐漸提高,Na+-K+泵的運輸速率會先增大后穩(wěn)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氮素水平(mmol•L-1) | 5(低氮) | 10(低氮) | 15(低氮) | 20(低氮) |
葉綠素含量(μg•cm-2) | 86 | 99 | 103 | 103 |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 | 19.4 | 20.7 | 21.4 | 2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是DNA的復制、②是轉錄,③是翻譯,三個過程中堿基配對情況完全相同 | |
B. | ②③過程發(fā)生的場所可能相同,③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 | |
C. | ①②過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 |
D. | ③過程中不同核糖體合成的是同一個蛋白質,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由右向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