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2.下列關于正常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前者隨后者變化的情況與圖示走勢不相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飲水量
B.血漿pH--CO2濃度
C.胰島素濃度--血糖濃度
D.促甲狀腺激素濃度--甲狀腺激素濃度

分析 據圖分析,圖中曲線表示隨著橫軸所示因素的增大,縱坐標所示因素逐漸減小,X與Y成反比.
①體內水多→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下丘腦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少→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
②血漿中CO2濃度越高,血漿pH越低.
③胰島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進效果沒有抑制作用,即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血糖濃度越高,胰島素分泌的越多.
④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使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減少,從而使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不致過多.

解答 解:A、飲水量過多時,則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釋放抗利尿激素少,符合曲線圖,A正確;
B、血漿中CO2濃度越高,血漿pH越低,符合曲線圖,B正確;
C、隨著血糖濃度的上升,胰島素分泌量也隨之增加,促進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轉化成非糖類物質,使得血糖濃度下降,不符合曲線圖,C錯誤;
D、甲狀腺激素濃度增加,由于負反饋調節(jié),抑制下丘腦合成促甲狀腺激素,使得促甲狀腺激素濃度下降,符合曲線圖,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以曲線圖為載體,考查水鹽平衡調節(jié)、內環(huán)境的理化性質、血糖調節(jié)、激素的負反饋調節(jié),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結合曲線圖,作出準確判斷和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B基因突變?yōu)閎基因后,b基因還可能再突變?yōu)锽基因
B.提高基因突變頻率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等
C.基因突變對生物體來說,大部分是有利的
D.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命系統(tǒng)中動植物結構層次相同
B.病毒屬于生命系統(tǒng)個體結構層次
C.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D.動植物能完整表現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層次是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六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糖類是生物體的重要構成物質和能源物質,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ATP和RNA中均含有核糖

B.葡萄糖是構成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單位

C.在細胞膜上糖類均與蛋白質結合形成糖蛋白

D.所有糖類都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進食可刺激小腸 K 細胞分泌多肽 GIP,GIP 可作用于胰島細胞和脂肪細胞,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1~4 代表細胞膜上的結構).

(1)K 細胞合成 GIP 的原料是氨基酸.
(2)圖中結構 1~4 是細胞膜上的受體,其化學成分是糖蛋白.進食后,GIP 和胰島素通過結構 1、2 作用于脂肪細胞,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并轉化為脂肪,從而降低血糖水平.血糖濃度過低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與胰島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
(3)給大鼠口服或靜脈注射適量葡萄糖,讓二者血糖濃度變化相當.與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漿胰島素水平更高,其原因是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腸K細胞分泌的GIP還能促進胰島素分泌.
(4)現有甲、乙兩個糖尿病患者,甲體內檢測出能作用于結構 2 的抗體(此抗體還可作用于肝細胞和肌細胞等細胞表面的結構 2),乙體內檢測出能作用于結構 3 的抗體.患者的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產生的,這兩種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病,兩個患者中,通過注射胰島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濃度的是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與通道蛋白關系緊密.Na+-K+泵是神經細胞膜上的一種常見載體,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逆濃度梯度將3分子的Na+泵出細胞外,將2分子的K+ 泵入細胞內,其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根據上述資料做出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1中靜息電位-70的絕對值大于動作電位30的原因是K+細胞內外濃度差大于Na+
B.圖1中b-c段,Na+通過通道蛋白內流不需要消耗ATP
C.圖2中隨著溫度逐漸提高,Na+-K+泵的運輸速率先增大后穩(wěn)定
D.圖2中隨著氧氣濃度的逐漸提高,Na+-K+泵的運輸速率會先增大后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鴨的羽毛顏色受一對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顯性基因存在時能合成色素;小腿長度受另一對等位基因E和e控制,這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
(1)讓雌雄藍羽鴨交配,后代藍羽、黑羽和白羽的比例總是為2:1:1.那么,藍羽的基因型是Bb,若讓黑羽和白羽雜交,理論上說,后代表現型是全為藍羽.
(2)多次讓雌雄短腿鴨交配,后代中總是出現13的正常腿.合理的解釋是,在該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短腿,而基因型為EE時在胚胎時期死亡.
(3)黑羽短腿雄鴨的基因型是BBEe,讓其與藍羽短腿雌鴨雜交,F1的表現型有4種,其中表現為黑羽短腿雄鴨的比例是13;在F1中,e基因的頻率是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探究在適合生長的氮濃度范圍內,不同氮水平對水稻幼苗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氮素水平(mmol•L-15(低氮)10(低氮)15(低氮)20(低氮)
葉綠素含量(μg•cm-28699103103
凈光合速率(μmol•m-2•s-119.420.721.422.0
回答下列問題:
(1)光合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在濾紙條上擴散速度最慢的色素是葉綠素b.
(2)據表可知,隨著氮素水平的增高,葉片凈光合速率逐漸提高.高氮組與偏高氮組相比,其葉綠素含量相同,但高氮組葉片凈光合速率高,原因最可能是參與光合作用的酶(填物質)增多.
(3)將生長正常的水稻幼苗移植到密閉容器中,通入18O2,給予適宜的光照,一段時間后,在水稻合成的有機物中能否檢測到18O?為什么?能18O2經有氧呼吸產生的H218O再用于有氧呼吸產生C18O2,C18O2用于光合作用可產生C6H1218O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為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DNA的復制、②是轉錄,③是翻譯,三個過程中堿基配對情況完全相同
B.②③過程發(fā)生的場所可能相同,③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
C.①②過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③過程中不同核糖體合成的是同一個蛋白質,核糖體的移動方向是由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