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6.下列對生物細胞代謝活動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在擬核區(qū)轉錄信使RNA
B.乳酸桿菌在細胞質基質中產乳酸
C.醋酸菌主要在線粒體中進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主要以出芽方式進行生殖

分析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大的區(qū)別是原核生物沒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細胞核,因此原核細胞的轉錄和翻譯可以同時進行.乳酸菌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原核生物只有一種細胞器-核糖體.

解答 解:A、大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沒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細胞核,因此在擬核區(qū)轉錄信使RNA,A正確;
B、乳酸菌屬于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無氧呼吸發(fā)生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物是乳酸,B正確;
C、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沒有線粒體,C錯誤;
D、酵母菌在環(huán)境良好時進行出芽生殖,迅速繁殖自身數量,在環(huán)境條件惡劣時進行有性生殖,出芽生殖是酵母菌主要的生殖方式,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比較簡單,屬于考綱中識記層次的要求,著重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細胞結構的區(qū)別,要求考生能夠識記相關基礎知識,并能夠在簡單的情況中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以下①~④為動物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某些時期的示意圖.按分裂時期的先后順序排列是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圖甲表不小球藻細胞內某生物膜的結構及其發(fā)生的生理過程,圖乙為科學家研究大棚中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結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表示的生物膜為類囊體膜,該膜的功能不同于其他生物膜的主要原因是膜上有色素和光合酶.由圖甲分析,合成ATP的直接動力來自于H+的跨膜運輸.
(2)圖甲產生的O2需經過5L層膜才能被此小球藻細胞消耗利用.
(3)根據圖乙曲線分析,該科學家的實驗目的是叁.
(4)進入冬季,華北各地均出現霧霾天氣.在此霧霾天氣中落科學家發(fā)現大棚溫度為30℃時,植物的凈光臺速率比20℃要低.由圖乙分析,其原因是光照較弱時,30℃時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20℃相等,但30℃時植物呼吸作用強度高于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圖中按順時針方向表示的某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周期,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染色體數量的加倍是在b→a
B.觀察染色體最好的時期在b→a段中
C.染色體的平均分配發(fā)生于b→a段
D.用藥物抑制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可將癌細胞的細胞周期阻斷在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盲人用手指“閱讀”盲文報刊時,需要參與的神經中樞有( �。�
A.言語區(qū)B.軀體運動中樞C.軀體感覺中樞D.以上全部都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植物的花色受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在個體的基因型中同時含有A基因和B基因時開紅花,僅含有A基因時開黃花,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開白花,現有甲、乙、丙、丁4個純合品系,兩兩進行雜交獲得F1
,再將F1自交獲得F2,結果如下:
條交Ⅰ:甲×乙→F1(白花)→F2(白花)
雜交Ⅱ:甲×丙-F1(黃花)→F2(黃花:白花=3:1)
雜交Ⅲ:甲×T-F1(紅花)→F2(紅花:白花=3:1)
雜交Ⅳ:乙×丙-F1(紅花)→F2(紅花:黃花:白花=?)
雜交Ⅴ:乙×丁-F1(紅花)→F2(紅花:白花=3:1)
雜交Ⅵ:丙×丁-F1(紅花)→F2(紅花:黃花=3:1)
(1)4個純合品系的親本中,丁開紅花,甲、乙開白花;甲的基因型為aabb;
(2)分析雜交Ⅲ,F1只產生2種類型的配子,原因是兩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產生配子時沒有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在雜交Ⅰ的F2中,白花個體的基因型共有3種;在雜交Ⅲ的F2中,紅花個體的基因型共有2種;
(3)推測在雜交Ⅳ的F2中,紅花:黃花:白花=2:1:1;
(4)若讓雜交ⅡF2中的黃花個體與雜交ⅥF2中的紅花個體相互授粉,則獲得的F3中黃花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甲圖表示燕麥幼苗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系;乙圖表示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的生長情況;丙圖表示燕麥胚芽鞘.

(1)由甲圖可知,對于不同的器官來說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不同;對于同一器官來說,生長素的作用與濃度的關系是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促進生長,超過這一范圍則抑制生長.
(2)乙圖中a側生長素濃度大于10-8mol/L,b側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效應是促進.
(3)為驗證在單側光照下,丙圖燕麥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fā)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請幫助其完成下列有關實驗過程:
Ⅰ、實驗材料及用具:燕麥胚芽鞘、一側開孔的硬紙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Ⅱ、圖丁表示的是該實驗過程.
Ⅲ、實驗結果及解釋:①裝置內胚芽鞘直立生長,則表明:胚芽鞘的B段沒有發(fā)生生長素的橫向運輸;②、③裝置內胚芽鞘彎向光源生長,表明:胚芽鞘A段發(fā)生了生長素的橫向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對于低溫誘導洋蔥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不正確的描述是( �。�
A.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最多
B.在顯微鏡視野內可以觀察到多數細胞為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滌細胞固定過程中使用的卡諾氏液和解離細胞
D.在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方面,低溫與秋水仙素誘導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精細胞的論述中,正確的是(  )
A.精原細胞分化為初級精母細胞過程中,染色體復制,DNA和染色體都加倍
B.精母細胞歷經兩次減數分裂形成精子
C.精子細胞與精子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D.精子由精子細胞經減數分裂而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