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
B、B與b的分離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
C、A與a的分離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
D、B與B的分離僅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基因重組 |
B、單克隆抗體──細胞的全能性 |
C、動物細胞融合──細胞膜的流動性 |
D、動物細胞的培養(yǎng)──細胞增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從免疫小鼠的脾臟獲得B細胞 |
B、將B細胞與雜交瘤細胞融合 |
C、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雜交瘤細胞 |
D、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單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加熱殺死的S型菌的DNA進入R型菌細胞內(nèi),使R型菌轉(zhuǎn)化成S型菌 |
B、R型菌轉(zhuǎn)化后出現(xiàn)莢膜,反對者認為可能是突變所致,不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
C、艾弗里提取的DNA摻雜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質(zhì),實驗中沒有完全排除蛋白質(zhì)的作用 |
D、艾弗里無法使DNA與蛋白質(zhì)完全分開,故該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組別 | 土樣 | 小麥生長情況 | 小麥幼苗中激素含量 | ||
發(fā)芽率 (%) |
株高 (cm) |
生長素 (ng/g鮮重) |
脫落酸 (ng/g鮮重) | ||
① | 普通土壤 | 81 | 26 | 1474 | 1780 |
② | 非轉(zhuǎn)基因玉米秸稈拌土 | 70 | 21 | 1553 | 2366 |
③ | 轉(zhuǎn)Bt基因的同種玉米秸稈拌土 | 73 | 22 | 1000 | 1752 |
A、秸稈還田抑制小麥生長,與是否為轉(zhuǎn)基因秸稈無關(guān) |
B、生長素和脫落酸對小麥幼苗生長均起到抑制作用 |
C、小麥的生長狀況與土壤環(huán)境和體內(nèi)激素這兩個因素有關(guān) |
D、Bt基因控制的蛋白質(zhì)不是抑制小麥生長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通過體液運輸?shù)桨屑毎?/span> |
B、發(fā)揮完調(diào)節(jié)作用后會被滅活 |
C、具有微量高效的特點 |
D、均與雙縮脲試劑產(chǎn)生紫色反應(yīn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光強( mol光子/m2?s) | 0 | 10 | 25 | 50 | 100 | 250 | 500 | 600 | |
放氧速率 (μmolO2/m2?s) |
葉片A | -20 | -10 | -5 | -1 | 5 | 15 | 28 | 30 |
葉片B | -2 | -0.5 | 1.5 | 3 | 6 | 10 | 12 | 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該患兒致病基因來自父親 |
B、卵細胞21號染色體不分離而產(chǎn)生了該患兒 |
C、精子21號染色體有2條而產(chǎn)生了該患兒 |
D、該患兒的母親再生一個三體綜合癥嬰兒的概率為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