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旱金蓮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長度,這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作用相等且具疊加性。已知每個顯性基因控制花長為5mm,每個隱性基因控制花長為2mm;ㄩL為24mm的同種基因型個體相互授粉,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其中與親本具有同等花長的個體所占比例是( 。

A.6/16B.5/16C.3/16D.1/16

【答案】A

【解析】

已知早金蓮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長度,這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作用相等且具疊加性。又因為每個顯性基因控制花長為5mm,每個隱性基因控制花長為2mm,則隱性純合子aabbcc的高度為12mm,顯性純合在AABBCC的高度為30mm,則每增加一個顯性基因,高度增加3mm,所以花長為24mm的個體中應(yīng)該有(24-12)÷3=4個顯性基因,據(jù)此答題。

根據(jù)題意花長為24mm的個體中應(yīng)該有(24-12)÷3=4個顯性基因,且后代有性狀分離,不可能是純合子,所以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
AaBbCC為例,其自交后代含有4個顯性基因的比例為1/4×1/4×1+1/4×1/4×1+1/2×1/2×1=6/16。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甘蔗是一種高光效的植物,目前已成為燃料酒精生產(chǎn)的重要原料。利用甘蔗生產(chǎn)燃料酒精的一般工藝流程為:甘蔗-榨汁(蔗糖)-酵母發(fā)酵蒸餾-成品(燃料酒精)-蔗渣由微生物分解再利用。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發(fā)酵菌種,對野生酵母菌進行誘變后通過篩選可以得到具有這些特性的突變菌,某同學設(shè)計了誘變及篩選過程如下:

步驟1:野生菌液體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接受紫外線照射誘變處理。

步驟2: 根據(jù)篩選要求制備以蔗糖為碳源的選擇培養(yǎng)基,加瓊脂后制成固體培養(yǎng)基。為防止培養(yǎng)皿混入其他菌影響菌落生長,將培養(yǎng)皿倒置。

步驟3:將紫外線照射后的菌液涂布在固定培養(yǎng)基的表面。

步驟4:根據(jù)菌落的生長情況篩選出突變菌。

1)上述實驗步驟的23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請指出并加以改正。

步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篩選出的酵母菌與野生酵母菌相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利用獲得的突變菌和蔗汁進行酒精發(fā)酵實驗,除了將培養(yǎng)基滅菌、保持空間潔凈外,發(fā)酵過程中防止外來雜菌入侵可行的方法還有(列舉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不能分解蔗渣,因其不含有能夠分解蔗渣的____________酶。若從土壤中分離具有這種酶的微生物,所需要培養(yǎng)基中的碳源為___________,如果要生產(chǎn)這種酶,那么就將所培養(yǎng)的該種微生物進行工業(yè)化發(fā)酵,然后將其產(chǎn)生的這種酶進行___________。為了使酶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技術(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天然果膠是細胞壁的一種組成成分,能使植物細胞黏連、緊密結(jié)合,遇水呈膠狀固體樣物.果膠酶是果膠水解酶,能使果膠分解為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機物,廣泛用于水果加工.一些微生物能產(chǎn)生果膠酶;剛果紅染料與果膠加水可以結(jié)合成紅色膠狀固體.

為分離、獲取高產(chǎn)果膠酶菌種,科研人員進行了下列實驗工作:

Ⅰ:配置培養(yǎng)基成分:

K2HPO4

MgSO4

NaNO3

FeSO4

X

瓊脂

剛果紅

Y

0.1g

0.5g

3g

0.01g

2g

15g

1g

加至1L

1XY所代表的成分依次是_____;從功能上看,該培養(yǎng)基屬于_____培養(yǎng)基。

Ⅱ:制備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滅菌;然后在培養(yǎng)皿中制備培養(yǎng)平板。

2)制備的培養(yǎng)基常用_____法進行滅菌;

Ⅲ:采集菌種:

3)科研人員一般在_____采集土壤;將采集的土壤放入無菌水中震蕩,制成懸液。

Ⅳ:培養(yǎng)、篩選所需菌株

4)為獲得較均勻分布的單菌落,還需要將懸液進行_____

5)寫出接下來關(guān)鍵的實驗操作步驟:

_____

_____

篩選:在不破壞菌落情況下,先用無菌水輕輕沖洗掉分離出的剛果紅,然后選擇_____中的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guān)于微生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菌以芽孢形式進行出芽生殖B.莢膜是支原體加厚的細胞壁

C.黏菌是一種只含原生質(zhì)的原核生物D.利福平不能抑制頑固熱變形菌的RNA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試管內(nèi)離體翻譯蛋白質(zhì)時,若加入堿基序列為(ACACACACACACAC…)的mRNA,合成的蛋白質(zhì)中有蘇氨酸及組氨酸兩種氨基酸。若加入堿基序列為(CAACAACAACAACAA…)的mRNA,合成的蛋白質(zhì)含有蘇氨酸、谷氨酰胺或天冬酰胺。則蘇氨酸的密碼子是

A.ACAB.AACC.CAAD.C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飼料中的磷元素有相當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家畜、家禽等動物因不含植酸酶而不能充分利用植酸中的磷元素,造成磷元素的浪費。植酸酶能催化分解植酸,生成肌醇和磷酸,有利于動物的吸收利用。因此,植酸酶成為飼料的添加劑,商品化植酸酶主要來自微生物。

微生物的培養(yǎng)需要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下表是微生物培養(yǎng)基的成分,其中,植酸鈣不溶于水,呈不透明的白色,但能被植酸酶分解。

培養(yǎng)基

蛋白胨

牛肉膏

NaCl

植酸鈣

1

10

5

5

1L

2

10

5

5

1L

3

3

10

5

5

1L

5

1)表中的蛋白胨、牛肉膏主要提供微生物生長所需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3種)元素。其中1號培養(yǎng)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為了有效分離出高產(chǎn)植酸酶的菌種,培養(yǎng)基中還需要添加_____________;接種菌種的方法一般采用____________。為防止菌量過多,接種前一般要對菌液進行____________。

3)培養(yǎng)基中加植酸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生物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可以根據(jù)培養(yǎng)基有關(guān)現(xiàn)象進行高產(chǎn)分泌植酸酶菌種的篩選,寫出你判斷、篩選合乎要求菌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若小白鼠有氧呼吸過程的產(chǎn)物為C18O2H2O,則反應(yīng)物中氧元素的情況為(

A.只有O2中含18OB.只有C6H12O6O2 18O

C.只有C6H12O618OD.只有C6H12O6H2O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為了增加菊花花色類型,研究者獲取其他植物的花色基因C,將其與質(zhì)粒重組為基因表達載體,再借助農(nóng)桿菌導(dǎo)入菊花中;卮鹣铝袉栴}。

1)獲取花色素基因C的方法有_____(答出一條即可)。將花色素基因C與質(zhì)粒構(gòu)建為基因表達載體時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

2)基因表達載體中必須含有標記基因。標記基因的作用是_____。

3)除農(nóng)桿菌轉(zhuǎn)化法外,還可以采用_____等方法將基因表達載體導(dǎo)入菊花中。

4)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后,可以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shù)檢測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的DNA上。請簡要描述檢測的操作過程:_____。

5)檢測基因C是否翻譯成蛋白質(zhì),是從轉(zhuǎn)基因菊花中提取出蛋白質(zhì),進行_____雜交,若有雜交帶出現(xiàn),表明基因C已形成蛋白質(zhì)產(chǎn)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鼠有20對染色體,若用3H-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標記小鼠精原細胞的染色體DNA分子,再在不含有標記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分裂2代,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在形成的第2代子細胞中,所有染色體均含有3H

B.在形成的第1代子細胞中,所有染色體均含有3H

C.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3H的染色體有40

D.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3HDNA單鏈有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