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腐乳的制作:
1、原理
(1)腐乳的發(fā)酵在多種微生物的協(xié)同作用下進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種絲狀真菌,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
(2)毛霉等微生物產(chǎn)生的蛋白酶可以將豆腐中的蛋白質(zhì)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將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流程
3、注意的問題
(1)腐乳發(fā)酵中雜菌的控制
①事先用饅頭放在溫暖潮濕處培養(yǎng)毛霉,當饅頭上長出青點(青霉菌落)、黃點(黃曲霉菌落)、紅點(紅曲霉菌落)時,及時用鑷子和解剖針剔除,保留白毛讓其生長黑色孢子.
②消毒:將豆腐塊加熱,殺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擾.
③接種:將上述饅頭上的孢子彈在豆腐塊上,并用滅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yǎng).
(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義:豆腐含水量以70%為宜.毛霉為異養(yǎng)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過高,影響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塊;若含水量過少,則不利于毛霉的生長,毛霉的代謝也離不開水.
(3)配制鹵湯時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殺死微生物.如果過少,達不到殺死微生物的目的,導致豆腐腐敗;若過多,不但殺死了微生物,而且會因酒精度過高抑制了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腐乳的成熟,同時還會因酒精含量過高而影響腐乳的風味.一般應控制在12%左右.
解答 解:(1)毛霉是一種絲狀真菌.
(2)毛霉等微生物產(chǎn)生的蛋白酶將豆腐中的蛋白質(zhì)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3)傳統(tǒng)的制作過程中,豆腐塊上生長的毛霉來自空氣中的毛霉孢子,而現(xiàn)代的腐乳生產(chǎn)是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將優(yōu)良毛霉菌種接種在豆腐上,這樣可以避免其他品種的污染,保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4)搓毛是將長滿菌絲的白坯用手撫摸,讓菌絲裹住坯體,其目的是防止腐乳爛塊.
(5)在逐層加鹽腌坯的過程中,隨層數(shù)的加高而增加鹽量,接近瓶口要多鋪一些,因為越接近瓶口被雜菌污染的機會越大.
(6)加入酒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
故答案為:
(1)絲
(2)小分子的肽 氨基酸 脂肪酶
(3)空氣中的毛霉孢子 避免其他品種的污染,保證產(chǎn)品的質(zhì)量
(4)防止腐乳爛塊
(5)增加 多
(6)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
點評 本題考查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識記參與腐乳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謝類型,掌握腐乳制作的原理及條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圖是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亞顯微結構 | |
B. | 結構①可以直接將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 |
C. | 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 |
D. | 結構④主要附著在結構③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癌變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 | |
B. | 癌變細胞其細胞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均發(fā)生了變化 | |
C. | 新陳代謝緩慢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是細胞衰老的特征 | |
D. | 衰老的細胞內(nèi)遺傳物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①⑤④ | C. | ①④②⑤ | D. | ②①⑤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1自交后結出的種子(F2)遇碘后,$\frac{3}{4}$呈藍黑色,$\frac{1}{4}$呈紅褐色 | |
B. | F1測交所結出的種子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 | |
C. | F1產(chǎn)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藍黑色,一半呈紅褐色 | |
D. | 雜交后親本植株上結出的種子(F1)遇碘全部呈藍黑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個、4條和8條 | B. | 4個、8條和8條 | C. | 8個、16條和32條 | D. | 4個、8條和16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胸腺嘧啶17%的樣品 | B. | 含腺嘌呤33%的樣品 | ||
C. | 含腺嘌呤30%的樣品 | D. | 含胞嘧啶15%的樣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