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用一定量的培養(yǎng)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酵母菌,將其數量隨時間的變化繪制如圖1,a表示每3h更換一次培養(yǎng)液的培養(yǎng)曲線,b表示不更換培養(yǎng)液的一段時間內的培養(yǎng)曲線.

(1)曲線a表示種群呈“J”型增長.理論上講,呈現這種增長模型的條件是食物和空間充裕、氣候適宜、沒有敵害等,種群的增長率將不變.
(2)曲線b表示的這種增長模型的種群,隨種群密度(個體數量)的增加,種群的增長速率的變化是先增大,再減。
(3)將酵母菌樣液稀釋100倍,采用血細胞計數板(規(guī)格為1mm×1mm×0.1mm)計數,觀察到的計數室細胞分布如圖2,則培養(yǎng)液中藻細胞的密度是1.25×108個/mL.

分析 1、分析圖1,曲線a表示J型曲線,曲線b表示S型曲線.“J”型曲線:指數增長函數,描述在食物充足,無限空間,無天敵的理想條件下生物無限增長的情況.“S”型曲線:是受限制的指數增長函數,描述食物、空間都有限,有天敵捕食的真實生物數量增長情況,存在環(huán)境容納的最大值K.
2、分析圖2,該血球計數板的規(guī)格為25×16格,根據五點取樣法,圖2的四個角的方格和中間的方格中的酵母菌數目為6、5、4、5、5,因此平均值為5個.

解答 解:(1)曲線a對應的酵母菌種群,每3h更換一次培養(yǎng)液,處于理想狀態(tài),呈“J”型增長.呈現“J”型增長的種群必須滿足食物和空間充裕、氣候適宜和沒有敵害等條件,種群的增長率將不變.
(2)曲線b表示的這種增長模型的種群,隨種群密度(個體數量)的增加,種群的增長速率的變化是先增大,再減。
(3)根據五點取樣法,圖2的四個角的方格和中間的方格中的酵母菌數目為6、5、4、5、5,因此平均值為5個,則這25個方格中的酵母菌總數為5×25=125,由于計數之前培養(yǎng)液稀釋100倍,每個中方格的體積為1×1×0.1=0.1mm3=1×10-4mL,則每毫升培養(yǎng)液中的酵母菌數量為125÷(1×10-4)×100=1.25×108
故答案為:
(1)J      食物和空間充裕     氣候適宜      沒有敵害     不變
(2)先增大,再減小
(3)1.25×108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步驟、實驗結果及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于生物體內有機化合物所含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綠素含有鎂元素B.血紅蛋白含有鐵元素
C.糖類和脂質的組成元素相同D.胰島素含有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該圖是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模型示意圖.
(2)圖中B是指蛋白質.構成細胞膜基本支架的結構是磷脂分子(脂雙層)(寫名稱).E是與細胞識別有關的糖蛋白物質.
(3)構成細胞膜相鄰的C分子之間每分鐘換位100萬次,這表明細胞膜具有一定流動性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某種鼠中,黃鼠基因A對灰鼠基因a顯性,短尾基因B對長尾基因b顯性.且基因A或b在純合時使胚胎致死,這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現有兩只雙雜合的黃色短尾鼠交配,理論上所生的子代表現型比例為( 。
A.2:1B.9:3:3:1C.3:1D.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計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標志重捕法調查褐家鼠種群密度時標志物脫落
B.調查某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時以患者家系為調查對象
C.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時在分布較稀疏的地區(qū)取樣
D.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時統計方格內和在相鄰兩邊及其相交頂點上的菌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甲表示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圖乙是甲圖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圖中的f表示的結構是效應器,a表示的結構是感受器,③表示的結構是突觸小泡.
(2)圖乙是圖甲中c(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甲的神經中樞中,這樣的結構有2個.
(3)圖乙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胞體(膜)或樹突的膜.圖乙中④處的液體為組織液.
(4)突觸間隙的存在使神經元間信號的傳遞在神經遞質參與才能下完成,神經遞質由A細胞合成,經過高爾基體(細胞器)包裝、加工形成突觸小泡,突觸小泡再與⑤融合經胞吐作用將神經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
(5)遞質從合成到進入突觸間隙的全過程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觸小體含較多的線粒體 (細胞器).
(6)突觸后膜上“受體”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或蛋白質).
(7)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細胞膜的功能(  )
A.作為系統的邊界,維持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B.提高細胞內化學反應的速率
C.將細胞內合成的激素分泌到細胞外
D.相鄰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會相互接觸,進行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病原體進入人體后,機體會對其作出非特異性免疫或特異性免疫反應.下列選項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吞噬細胞吞噬病原菌B.皮膚出現蕁麻疹
C.皮膚黏膜的防衛(wèi)作用D.體液中的溶菌酶殺死病原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是動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分析([]內填序號):

(1)比較該圖A、B兩部分,高等動物細胞內不含有的細胞器有⑨⑩(填標號).若B是衣藻細胞,其細胞質中的細胞器除圖中所示外,還應有中心體.若B是顫藻細胞,其細胞質中的細胞器則只有[③]核糖體.
(2)若A是昆蟲的肌細胞,則該細胞中的細胞器[⑥]線粒體較多,因為該細胞的生理活動需要能量多.
(3)古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中,使植物出現‘碧,紅’的細胞器分別是葉綠體、液泡.
(4)用B作觀察⑥的實驗材料是否可以?不可以,原因有顏色干擾.
(5)A細胞中合成維生素D的場所是內質網.⑤的功能除了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還有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等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