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不同CO2濃度,分組光照培養(yǎng)藍藻,測定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結果見圖.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與d2濃度相比,d3濃度下單位時間內(nèi)藍藻細胞呼吸過程產(chǎn)生的ATP多
B、與d3濃度相比,d1濃度下單位時間內(nèi)藍藻細胞光反應生成的[H]多
C、若d1、d2、d3濃度下藍藻種群的K值分別為K1、K2、K3,則K1>K2>K3
D、密閉光照培養(yǎng)藍藻,測定種群密度及代謝產(chǎn)物即可判斷其是否為兼性厭氧生物
考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
專題:
分析:由于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可比較d1濃度、d2濃度、d3濃度下光合速率的大�。畧D中可以看出,d2濃度下光合速率最大;由于d1濃度的呼吸速率大于d3濃度,因此d1濃度下實際光合作用強.
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包括: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d2濃度下,實際光合作用最強,此時二氧化碳濃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強度,可適當增加光照強度或溫度.
解答: 解:A、與d2濃度相比,d3濃度下呼吸速率慢,因此單位時間內(nèi)藍藻細胞呼吸過程產(chǎn)生的ATP少,故A錯誤;
B、圖中,d1濃度和d3濃度相比,凈光合速率相等,但是d1濃度的呼吸速率大于d3濃度,因此d1濃度下實際光合作用強,單位時間內(nèi)藍藻細胞光反應生成的[H]多,故B正確;
C、藍藻的種群數(shù)量與呼吸速率呈正相關,圖中可以看出,d2濃度下呼吸速率最大,d1濃度的呼吸速率大于d3濃度,因此藍藻種群對應的K值大小關系為k2>k1>k3,故C錯誤;
D、雖然密閉條件下無法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氣體交換,但是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因此無法判斷藍藻是否為兼性厭氧生物,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具有一定的難度和綜合性,以曲線圖為載體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中的物質(zhì)變化、種群數(shù)量的K值以及探究實驗的設計等,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曲線分析能力、扎實的基礎知識,以及能靈活運用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如圖,下列對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和b為物質(zhì)的兩種運輸方式)
A、若圖示為神經(jīng)細胞膜,則膜電位變化可能與③的結構有關
B、若圖示為肝細胞膜,則①可能與胰島素識別有關
C、若圖示為甲狀腺細胞膜,則b過程可表示碘離子的攝入過程
D、圖中a過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的擴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這個學說的科學價值主要是(  )
A、告訴人們所有的生物均由細胞構成
B、證明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C、說明了動植物細胞是一樣的
D、使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進入到微觀領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操作或?qū)嶒灲Y果或?qū)嶒灛F(xiàn)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用紙層析法分離菠菜濾液中的色素時,橙黃色的色素帶距離所畫濾液細線最遠
B、用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和動物膀胱作半透膜都能成功完成滲透作用生理過程實驗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產(chǎn)生二氧化碳來確定
D、鑒定蛋白質(zhì)需要的試劑是NaOH和CuSO4溶液,并加熱至沸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禽流感是禽類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類對家禽和人類有直接或間接危害的傳染病,下列敘述中屬于體液免疫的是( �。�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機體產(chǎn)生抗體,與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結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體內(nèi)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
③效應T細胞產(chǎn)生淋巴因子發(fā)揮免疫效應;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
⑤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導致靶細胞裂解,釋放禽流感病毒;
⑥將患病的家禽深埋處理.
A、①②③B、②⑤⑥
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農(nóng)民收獲水稻后要將種子曬干,而在播種前又要浸種.這主要是因為(  )
A、自由水含量影響新陳代謝
B、結合水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
C、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水是呼吸作用的重要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蛙的神經(jīng)元在膜電位由內(nèi)負外正轉(zhuǎn)變?yōu)閮?nèi)正外負過程中有Na+流入細胞,由內(nèi)正外負轉(zhuǎn)變?yōu)閮?nèi)負外正有K+排出細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Na+流入是被動運輸、K+排出是主動運輸
B、Na+流入是主動運輸、K+排出是被動運輸
C、Na+流入和K+排出都是被動運輸
D、Na+流入和K+排出都是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鏈中,最多含有肽鍵(  )
A、63個B、62個
C、16個D、17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小麥的三個品系的部分染色體及基因組成:I、II表示染色體,D為矮桿基因,T為抗白粉病基因,R為抗矮黃病基因,均為顯性,d為高桿基因.乙品系是通過基因工程獲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麥與近緣種偃麥草雜交后,經(jīng)多代選育而來(圖中黑色部分是來自 偃麥草的染色體片段).
(1)普通小麥為六倍體,染色體數(shù)是42條,若每個染色體組包含的染色體數(shù)相同,則小麥的一個染餼體組含有
 
條染色體.
(2)乙品系的變異類型.是
 
,丙品系的變異類型是
 

(3)抗白粉病基因控制蛋白質(zhì)合成的翻譯階段,
 
沿著
 
移動,氨基酸相繼地加到延伸中的肽鏈上
(4)甲和丙雜交得到F1若減數(shù)分裂中I與I因差異較大不能正常配對,將隨機移向細胞的任何一極,F(xiàn)1產(chǎn)生的配子中DdR占
 
 (用分數(shù)表示).
(5)甲和乙雜交,得到的F1中矮桿抗白粉病植株再與丙雜交,后代基因型有
 
種(只考慮圖中的有關基因).
(6)甲和乙雜交得到F1,請畫出F1能產(chǎn)生dT配子的次級精母細胞后期圖(假設不發(fā)生交叉互換,只需畫出I、II染色體,要求標出相應基因,請畫在答題卷的虛線框內(nèi)).
(7)若把甲和乙雜交得到的 F1基因型看作DdTt,請用遺傳圖解和必要 的文字表示F1經(jīng)單倍 體育種得到矮桿抗白粉病純合子的過程.(請寫在答題卷的虛線框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