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完成以下關于高中生物實驗的相關內容.
供選實驗材料:NaOH(0.1g/mL)、NaOH(0.01g/mL)、CuSO4(0.01g/mL)、CuSO4(0.05g/mL)、蘇丹Ш染液、蘇丹 IV染液、雙縮脲試劑及其必備用具.
I.利用學過的實驗原理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雞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還原糖(葡萄糖).
(1)實驗步驟
a血漿的制備:取新鮮的雞血適量于試管中,加入檸檬酸鈉后離心,取上清液適量分裝到A、B兩試管中.
b配制斐林試劑:將2mLNaOH溶液與2mlCuSO4(0.05g/mL)溶液混合均勻,此時溶液呈藍色.
c在A試管中加入清水;在B試管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
(2)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B試管中實驗現(xiàn)象: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實驗結論:雞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還原糖.
II.蘇丹Ш染液常用于鑒定脂肪,實驗現(xiàn)象為橘黃色色;若改用蘇丹 IV染液鑒定,則實驗現(xiàn)象為紅色色;若實驗材料為花生子葉,則在觀察現(xiàn)象時需要借助顯微鏡.鑒定淀粉應使用碘液.

分析 1、生物大分子的檢測方法: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產(chǎn)生紫色反應;淀粉遇碘液變藍;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觀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綠吡羅紅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綠染成綠色,RNA可以被吡羅紅染成紅色,脂肪需要使用蘇丹Ⅲ(蘇丹Ⅳ)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橘黃色(紅色)的脂肪顆粒.
2、鑒定還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試劑,需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斐林試劑是由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質量濃度為0.05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還原糖,使用時要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需水浴加熱;雙縮脲試劑由A液(質量濃度為0.1 g/mL氫氧化鈉溶液)和B液(質量濃度為0.01 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蛋白質,使用時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解答 解:Ⅰ.利用學過的實驗原理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雞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還原糖(葡萄糖).
(1)實驗步驟:
a血漿的制備:取新鮮的雞血適量于試管中,加入檸檬酸鈉后離心,取上清液適量分裝到A、B兩試管中.
b配制斐林試劑:將2mLNaOH 溶液與2mlCuSO4(0.05g/mL)溶液混合均勻,此時溶液呈藍色.
c在A試管中加入清水;在B試管中加入新配制的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
(2)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B試管中實驗現(xiàn)象: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實驗結論:雞的血液中含有可溶性還原糖.
II.蘇丹Ш染液常用于鑒定脂肪,實驗現(xiàn)象為橘黃色;若改用蘇丹 IV染液鑒定,則實驗現(xiàn)象為紅色;若實驗材料為花生子葉,則在觀察現(xiàn)象時需要借助顯微鏡.鑒定淀粉應使用碘液.
故答案為:
Ⅰ(1)NaOH   2ml    藍   水浴加熱    
(2)磚紅色沉淀
Ⅱ脂肪   橘黃色   紅色    顯微鏡    碘液

點評 本題考查了糖類的鑒定試驗,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已知小麥的高桿對矮桿為顯性、抗病對不抗病為顯性,分別由D/d和T/t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現(xiàn)利用下圖兩種育種方法來獲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組成分別為Dt、DDTT、ddTT
B.圖中F2中從上到下含所列基因型的個體所占比例為3:9:3:1
C.圖中F3內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純合子占$\frac{2}{5}$
D.圖中⑥代表的含義是連續(xù)多代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請結合所學中學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地震中存活率更高的往往是女性,是因為女性皮下脂肪厚,所以代謝產(chǎn)水更多,所以能在極端環(huán)境中存活的時間更長.等質量的脂肪比等質量的糖類代謝產(chǎn)水更多,是因為脂肪的H元素比例更高.
(2)假設在牛體內有兩種具有生理功能的十八肽,但卻功能不同,請從化學構成上分析原因是構成多肽的氨基酸的種類、排列順序不同.
(3)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多細胞生物體與環(huán)境的物質和能量交換要以細胞代謝為基礎;多細胞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要以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為基礎,多細胞生物體的遺傳與變異要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
(4)RNA在化學組成上與DNA不同的是RNA含有核糖、尿嘧啶,不含有脫氧核糖、胸腺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囊性纖維化是一種嚴重的遺傳性疾病,導致這一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編碼CFTR蛋白的基因發(fā)生突變,圖表示CFTR蛋白在氯離子跨膜運輸過程中的作用.

(1)圖中所示為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氯離子跨膜運輸?shù)恼_M行是由膜上正常的CFTR蛋白決定的.
(2)在正常細胞內,氯離子在CFTR蛋白的協(xié)助下通過主動運輸方式轉運至細胞外,隨著氯離子在細胞外濃度逐漸升高,水分子向膜外擴散的速度加快,使覆蓋于肺部細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釋.
(3)正常的CFTR蛋白約由1500個氨基酸組成,在脫去的水分子中氫來源于氨基和羧基,指導該蛋白質合成模板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4)有一種CFTR基因突變會導致肽鏈錯誤折疊,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從而影響CFTR蛋白的正常功能.目前已發(fā)現(xiàn)CFTR基因有1600多種突變,都能導致嚴重的囊性纖維化,這一事實說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等特點.
(5)主動運輸所需的載體蛋白實際上是一些酶蛋白復合體.與被動運輸不同,該類膜蛋白都能水解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共有的細胞器是( 。
A.核糖體B.線粒體C.內質網(wǎng)D.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圖1表示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韭菜宿根進行相關實驗流程,請分析回答:

(1)提取色素和分離色素所用的試劑分別是無水乙醇(丙酮)、層析液.
(2)紙層析法分離色素的“結果①”如圖2所示,其中共有的色素帶的顏色是橙黃色、黃色,據(jù)此能得出的結論是葉綠素的形成需要光.
(3)蒜黃和韭黃都是在避光生長的條件下培育出來的蔬菜,對這種現(xiàn)象的最好解釋是C.(填選項代號)
A.兩者都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    B.葉中缺乏形成葉綠素的基因
C.環(huán)境因素影響了基因的表達      D.黑暗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4)將等量剛制備的韭菜和韭黃色素濾液放在陽光與三棱鏡之間,“結果②”吸收光譜最明顯的差異出現(xiàn)在紅光區(qū)域.將制得的韭菜濾液在強光下曝光1~2h,再重復上述實驗,其結果與韭黃濾液的實驗結果基本一致,其原因是葉綠素不穩(wěn)定,在強光下易分解.
(5)每分子葉綠素含有一個Mg2+,可被H+、Cu2+等替換.韭菜濾液用5%的HCl處理一段時間后,其顏色與研磨時未加碳酸鈣(CaCO3)的顏色相似,呈現(xiàn)黃褐色.實驗室常用含Cu2+的試劑處理葉片,可形成銅代葉綠素,能長時間保持葉片標本的綠色,其原因是銅代葉綠素比葉綠素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離體的胡蘿卜韌皮部細胞經(jīng)過組織培養(yǎng)成完整植株,這說明植物細胞具有( 。
A.多樣性B.專一性C.全能性D.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馬鈴薯是世界上僅次于小麥、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目前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由馬鈴薯Y病毒(PVY)等引起的病毒性退化導致世界馬鈴薯產(chǎn)量每年至少減產(chǎn)20%.研究表明,表達病毒外殼蛋白基因( PVY-CP)的轉基因馬鈴薯能顯著延緩病害癥狀的發(fā)展和危害程度.目前,該轉基因抗病毒馬鈴薯已經(jīng)在云南試種成功.請回答下列問題:
(1)PVY-CP在基因工程中稱為目的基因.在基因表達載體中,除了要有PVY-CP外,還必須有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將PVY-CP導入馬鈴薯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農(nóng)桿菌轉化法.
(2)取40株擴繁后的轉基因馬鈴薯作為實驗組,另取40株非轉基因馬鈴薯作為對照組,種植于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接種PVY病毒,觀察發(fā)病情況,以確定轉基因馬鈴薯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的程度.
(3)成功獲得抗PVY馬鈴薯后,可采用植物細胞工程進行大批量繁育,其理論依據(jù)是植物細胞全能性;一些分化的馬鈴薯細胞,經(jīng)過激素的誘導,可以脫分化形成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細胞,進而形成愈化組織,再進一步培養(yǎng)成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父親色覺正常,母親色盲,其后代的色覺情況是(  )
A.兒女都色盲B.兒女都不色盲
C.兒子都色盲,女兒都不色盲D.女兒都色盲,兒子都不色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