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底物濃度不能改變酶催化活性 | |
B. | 物質(zhì)B能通過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變性而降低反應速度 | |
C. | 減小底物濃度不能消除物質(zhì)A對該種酶的影響 | |
D. | 增大底物濃度可以消除物質(zhì)B對該種酶的影響 |
分析 1、酶是由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zhì),極少數(shù)酶是RNA.
2、酶促反應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3、分析曲線圖:圖示是研究物質(zhì)A和物質(zhì)B對某種酶活性影響的變化曲線,其中只加酶的一組可以作為對照組;只加酶的一組與加酶和物質(zhì)A的一組相比,加酶和物質(zhì)A的一組反應速率更高,可知物質(zhì)A能提高該種酶的催化活性;只加酶的一組與加酶和物質(zhì)B的一組相比,只加酶的一組反應速率更高,可知物質(zhì)B能降低該種酶的催化活性.
解答 解:A、酶的催化活性與溫度、pH等條件有關,酶的催化活性與底物濃度無關,A正確;
B、由以上分析知,物質(zhì)B能降低該種酶的催化活性使反應速度降低,但由題干信息不能判斷物質(zhì)B能否通過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變性而降低反應速度,B錯誤;
C、由以上分析知,物質(zhì)A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可見物質(zhì)A能降低該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減小底物濃度不能消除物質(zhì)A對該種酶的影響,C正確;
D、增大底物濃度后,只加酶的曲線與加酶和物質(zhì)B的曲線彼此重疊,說明增大底物濃度可以消除物質(zhì)B對該種酶的影響,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研究物質(zhì)A和物質(zhì)B對某種酶活性影響的曲線圖,考查影響酶活性的因素的知識,考生掌握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正確分析曲線圖、通過與對照組相比判斷物質(zhì)A和物質(zhì)B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個大腸桿菌既是細胞層次又是個體層次 | |
B. | 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相互依賴,又各自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 |
C. | 植物沒有系統(tǒng)這一結構層次 | |
D. | 陽光和空氣沒有生命,不參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⑤過程簡便,培育周期也很短 | B. | ②過程培育出的植株是純合體 | ||
C. | ③過程培育出的植株有四種類型 | D. | ②⑥過程都是處理幼苗或萌發(fā)的種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60種 | B. | 20種 | C. | 500種 | D. | 1000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長翅紅眼 | 長翅白眼 | 殘翅紅眼 | 殘翅白眼 | |
雌蠅 | $\frac{3}{8}$ | 0 | $\frac{1}{8}$ | 0 |
雄蠅 | $\frac{3}{16}$ | $\frac{3}{16}$ | $\frac{1}{16}$ | $\frac{1}{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二上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植物細胞結構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圖可表示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B.①由兩層單位膜構成的
C.②是細胞中的物質(zhì)轉運系統(tǒng) D.③是細胞呼吸和能量代謝的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人脊髓從胸部折斷后,一般情況下
A.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
B.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
C.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無感
D.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無感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