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關于“克隆羊”、“試管羊”、“轉基因羊”的說法合理的是( 。
A.它們的生殖方式相同
B.它們的遺傳物質都只來自于一個親本
C.它們的形成過程操作水平相同
D.在培育過程中都要運用胚胎移植技術

分析 1、轉基因動物是指是將特定的外源基因導入動物受精卵或胚胎,使之穩(wěn)定整合于動物的染色體基因組并能遺傳給后代的一類動物.
2、克隆動物和試管動物的比較:

 試管動物克隆動物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無性生殖
技術手段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核移植技術、胚胎移植
遺傳規(guī)律遵循不遵循

解答 解:A、克隆動物采用了核移植技術,屬于無性生殖,試管動物主要采用了體外受精技術,屬于有性生殖,轉基因動物是通過導入外源基因的方式來獲取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A錯誤;
B、克隆動物遺傳物質分別來自提供細胞核和卵細胞質的親本,試管動物的遺傳物質來自有性生殖的兩個親本,轉基因動物遺傳物質來自有性生殖的兩個親本和提供目的基因的個體,可見,三種動物的遺傳物質都不是只來自于一個親本,B錯誤;
C、“克隆羊”主要采用了核移植技術,屬于細胞水平上的操作;“試管羊”主要采用的體外受精技術,屬于胚胎水平上的操作;“轉基因羊”主要采用了基因工程技術,屬于分子水平上的操作,C錯誤;
D、這三者在培育過程中都要運用胚胎移植技術,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三種動物形成的具體過程,能列表對三種進行比較,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微生物培養(yǎ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倒平板時,應將打開的皿蓋放到一邊,以免培養(yǎng)基濺到皿蓋上
B.分離土壤中的細菌時,采集的土樣經(jīng)高溫滅菌后制成土壤稀釋液
C.土壤中各種細菌的數(shù)量不同,因此分離不同細菌時要采用不同的稀釋度
D.用平板劃線法純化大腸桿菌時,灼燒接種環(huán)的次數(shù)少于培養(yǎng)基上劃線區(qū)域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DNA指紋法在親子鑒定、尸體辨認、刑事案件偵破中有著重要作用,從現(xiàn)場提取DNA樣本,為親子鑒定、尸體辨認、刑事案件提供有力證據(jù),其中的生物學原理是(  )
A.不同人體DNA所含的堿基種類不同,堿基配對方式相同
B.不同人體DNA中磷酸和脫氧核糖排列順序不同
C.不同人體DNA的空間結構不同
D.不同人體DNA的脫氧核苷酸排列順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表示某實驗室利用動物纖維母細胞等獲得單克隆抗體的實驗流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過程類似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中的脫分化過程.與纖維母細胞相比,誘導干細胞形成的骨髓瘤細胞具有在體外可無限增殖特點.
(2)②過程依據(jù)的原理是細胞膜的流動性,與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不同的方法是用滅活的病毒誘導.
(3)融合后的細胞至少需要通過兩次篩選和克隆培養(yǎng).根據(jù)培養(yǎng)基的功能,第一次篩選使用的培養(yǎng)基是選擇培養(yǎng)基.過程③將雜交瘤細胞在體外條件下做大規(guī)模培養(yǎng),所需要的氣體環(huán)境為95%的空氣和5%的CO2(或O2和CO2).
(4)單克隆抗體的特點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可大量制備.單克隆抗體制備運用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有動物細胞融合和動物細胞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將蘋果儲藏在密閉容器中,較長時間后會聞到酒香.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O2的消耗量和CO2產(chǎn)生量如表所示(假設細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氧濃度/%abcde
CO2產(chǎn)生量/(mol•min-11.21.01.31.63.0
O2的消耗量/(mol•min-100.50.71.23.0
A.氧濃度為a時,蘋果的細胞呼吸只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B.氧濃度為c時,蘋果產(chǎn)生C2H5OH的量為0.6mol/min
C.氧濃度為d時,消耗的葡萄糖中有$\frac{1}{4}$用于酒精發(fā)酵
D.氧濃度為b時,較適宜蘋果的儲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為探究2,4-D溶液濃度對月季枝條生根的影響,首先按照圖一所示步驟配制了一系列濃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選擇插條,分組、編號,浸泡枝條,適宜條件培養(yǎng),得到實驗結果如圖二所示.

(1)自然條件下進行月季枝條扦插時,應該保留(填保留或去除)側芽?
(2)2,4-D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和植物體內的吲哚乙酸(IAA)(填化學本質)具有相似的生理效應.
(3)圖一的實驗步驟中,對5號燒杯中的2,4-D溶液還應該進行的操作是吸走1mL溶液,這是對無關變量的嚴格控制.
(4)植物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兩重性,請列舉一種能體現(xiàn)該特點的自然條件下植物的生長現(xiàn)象:根的向地性、頂端優(yōu)勢等;分析圖二,實驗結果是否體現(xiàn)了2,4-D作用的兩重性?是;
(5)若要進一步探究2,4-D溶液促進月季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則需在10-11mol•L-1~10-10mol•L-1 濃度范圍內配置更小梯度的溶液.已經(jīng)完成的實驗可以稱為預實驗,其作用是: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性帶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高等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過程有C3、C4和CMA三條途徑.C3途徑是卡爾文等提出的CO2同化途徑,故稱為卡爾文循環(huán).進行CAM途徑的多為肉質植物,CAM 植物有一個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間氣孔開放,吸收的CO2生成蘋果酸儲存在液泡中;白天氣孔關閉,液泡中的蘋果酸經(jīng)脫羧作用釋放CO2用于光合作用.請據(jù)圖回答:

(1)卡爾文循環(huán)的化學反應是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的.
(2)圖1中,第一階段綠葉通過氣孔從外界吸收進來的CO2跟C5結合,該過程稱為的二氧化碳的固定.3-磷酸甘油酸再經(jīng)過第二階段還原形成三碳糖,該物質一部分經(jīng)過第三階段再生為C5,一部分形成光合產(chǎn)物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第二階段需要接受光反應產(chǎn)生的ATP釋放的能量并且被[H]還原,當CO2濃度不變,光線變弱時,C5的含量將減少.
(3)圖2中,白天CAM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來源有液泡中的蘋果酸經(jīng)脫羧作用釋放CO2和細胞的呼吸作用.
(4)在上午10:00點時,突然降低環(huán)境中CO2濃度后的一小段時間內,C3植物和CAM植物細胞中C3含量變化的差異是C3植物C3的量降低;CAM植物C3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關于高倍顯微鏡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先在低倍鏡下找到要觀察的物像,然后立即轉至高倍鏡下觀察
B.由低倍鏡轉換成高倍鏡后,視野中物像倍數(shù)放大但觀察范圍縮小
C.換高倍鏡后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至物像清晰
D.換高倍鏡后視野會變暗,此時可調節(jié)通光孔和反光鏡使視野變亮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大石橋第二高級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甲、乙兩細胞通過某種方式相聯(lián)系,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若圖中甲表示發(fā)出信號的細胞,1表示信號分子,則乙是靶細胞,圖中2表示受體

B.圖中反映的是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膜”的功能

C.精子與卵細胞依靠圖中模式相互識別

D.圖中所示的兩細胞間的關系體現(xiàn)了細胞膜“可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重要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