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zhì) | 各元素比例 | 氧化分解時 | ||
C | O | 釋放能量 | 產(chǎn)生的水 | |
脂肪 | 75% | 13% | 較多 | X |
糖類 | 44% | 50% | 較少 | Y |
A.相同質(zhì)量條件下,脂肪比糖類在氧化分解時耗氧量多
B.表中的X<Y
C.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
D.脂肪中H的比例較高,所以釋放的能量較多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細胞學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英國科學家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
B.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C.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fā)現(xiàn)者和命名者
D.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東省中山市一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統(tǒng)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發(fā)現(xiàn)某些致癌物質(zhì)可能造成溶酶體膜的傷害,使其內(nèi)部的酶游離出來,造成DNA分子的損傷,引起細胞癌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溶酶體釋放的酶損傷DNA,使原癌基因等發(fā)生突變
B.可用差速離心法分離溶酶體,以研究其成分和功能
C.溶酶體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能合成水解酶執(zhí)行其功能
D.溶酶體膜的選擇透過性防止其中水解酶的異常釋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美國倫敦大學醫(yī)學院通過生物技術,成功對一對丈夫家族有乳腺癌發(fā)病史的夫婦的后代進行胚胎篩選,并排除了后代攜帶致病基因的隱患。該“設計嬰兒”的培育流程如下:通過人工方式得到15個受精卵→所有受精卵生長3天時,抽取一個細胞進行基因檢測,剔除含致癌基因的胚胎→選取不含致癌基因的健康胚胎植入妻子子宮,一個健康的“設計嬰兒”得以孕育。下列關于該項“設計嬰兒”培育過程中所用技術的敘述,錯誤的是
A.通過人工方式得到15個受精卵,需要用到超數(shù)排卵的手段
B.檢測受精卵中是否含有致癌基因,可以用“基因探針”進行檢測
C.需要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對受精卵中的致癌基因進行“基因敲除”
D.將受精卵培養(yǎng)到8—16個細胞階段可移植入子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核行使遺傳功能的結構是染色質(zhì)
B.核糖核苷酸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C.細胞核控制細胞所有的遺傳特性
D.沒有細胞核的細胞不能合成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相等質(zhì)量的淀粉比油脂所含能量多
B. ATP和DNA的元素組成不同
C. 雄激素進入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是擴散
D. 葡萄糖和麥芽糖可被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nèi)缺少鐵,血紅蛋白合成受到影響
B. Mg2+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之一,缺少Mg2+影響光合作用
C. 細胞中的無機鹽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鹽中加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人員對取自4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細胞(甲、乙、丙、。┻M行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試判斷甲、乙、丙、丁4種細胞中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組生物?
A.乳酸菌、團藻、水稻、光合細菌
B.水稻、藍藻、乳酸菌、團藻
C.藍藻、乳酸菌、水稻、團藻
D.團藻、水稻、乳酸菌、藍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獲得純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釆用了下圖所示的方法,圖中兩對相對性狀獨立遺傳。據(jù)圖分折,不正確的是
A.過程①的自交代數(shù)越多,純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過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適宜花藥作培養(yǎng)材料
C.過程③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過程
D.圖中篩選過程不改變抗病基因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