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與實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經(jīng)處理后被甲基綠染色,其細胞核呈紅色
B、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可看到分裂末期細胞內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
C、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使用過氧化氫酶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實驗結果
D、在高倍的光鏡鏡下觀察新鮮菠菜葉裝片,可見葉綠體的結構
考點: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專題:
分析: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需制作臨時裝片,其過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解離的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來,解離后細胞死亡,因此不會觀察到細胞分裂的動態(tài)過程;染色是用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或醋酸洋紅,可以將染色體染成深色.
解答: 解:A、細胞核中有DNA,甲基綠可將DNA染成綠色,所以細胞核呈綠色,A錯誤;
B、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在解離時細胞已經(jīng)死亡,因此不會看到細胞板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的動態(tài)過程,B錯誤;
C、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由于過氧化氫在高溫條件下易分解,因此使用過氧化氫酶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實驗結果,C正確;
D、光鏡下只能觀察到葉綠體的形狀不能看到其結構,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課本基礎實驗的原理和選材,意在考查學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DNA分子結構模式圖.
(1)圖中1、2分別表示
 
 
,1、2、3合稱
 

(2)如果5是腺嘌呤(A),則6是
 
,3能否表示腺嘌呤?
 

(3)若該片段表示的是人體內的DNA,則復制時間是
 

(4)DNA被徹底氧化分解,能產(chǎn)生含氮廢物的是(用圖中數(shù)字表示)
 

(5)假設大腸桿菌的DNA被標記上14N,相對分子質量為a,含15N的DNA,相對分子質量為b,現(xiàn)將含15N的大腸桿菌放入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子一代DNA分子相對分子質量平均為
 
,子二代相對分子質量平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細胞生命活動中,不可能發(fā)生的過程是( 。
A、神經(jīng)遞質由突觸小泡分泌到胞外
B、激素使細胞開啟新的代謝過程
C、老化受損的細胞被吞噬細胞的溶酶體分解
D、漿細胞通過基因選擇性表達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抗生素可由微生物產(chǎn)生,具有抑菌作用,能在瓊脂培養(yǎng)基中擴散.在篩選產(chǎn)生抗生素的菌種時,先在瓊脂培養(yǎng)基平板上劃線接種一種從土壤中獲得的甲菌,在27℃下培養(yǎng)3天,形成菌落,然后接種乙、丙、丁三種致病菌(圖一),繼續(xù)在同樣條件下培養(yǎng)3天,結果如圖二.分析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

①甲菌產(chǎn)生了抗生素                     ②丁菌的生長被丙菌產(chǎn)生的抗生素抑制
③乙菌的生長被甲菌產(chǎn)生的抗生素抑制       ④丙菌產(chǎn)生的抗生素抑制了乙菌的生長.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小麥的粒色受兩對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符合自由組合遺傳.R1和R2決定紅色,r1和r2決定白色,R對r不完全顯性,并且R1和R2有相同的累加效應,所以麥粒的顏色隨R的增加而逐漸加深.將紅粒(R1R1R2R2)與白粒(r1r1r2r2)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則F2的表現(xiàn)型有( 。
A、4種B、5種C、9種D、1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發(fā)現(xiàn)血糖水平的升高與多種激素有關.用不同激素處理生理狀況相同的3組健康小鼠(每種激素在不同組別的劑量相同),分別測定處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變化,如下表:
級別實驗處理血糖濃度(g/L)
處理前處理后
30min60min90min120min
胰高血糖素1.001.201.201.101.10
激素X1.001.021.001.051.01
胰高血糖素+激素X1.001.501.601.561.50
請分析回答:
(1)本實驗中的自變量是
 

(2)處理前測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3)根據(jù)實驗結果,可推測激素X的作用是
 

(4)檢測丙組小鼠是否出現(xiàn)尿糖可用
 
試紙.
(5)另有一小鼠出現(xiàn)糖尿病癥狀,研究人員分析病因提出兩種假設:假設Ⅰ認為病鼠的胰島B細胞被自身免疫反應破壞;假設Ⅱ認為病鼠的胰島B細胞正常、但組織細胞缺乏胰島素受體.
實驗步驟:
首先,在空腹狀態(tài)下檢測該病鼠血液中
 
水平,測定值為a;然后,注射一定劑量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時間后再次檢測相同指標,測定值為b.
結果分析:
①若
 
,則假設Ⅰ成立:此時胰島B細胞被機體當做
 
,免疫反應將其破壞.
②若
 
,則假設Ⅱ成立:此時,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
 
的功能不能正常發(fā)揮,從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物體生命活動的承擔者是( 。
A、糖類B、脂肪
C、蛋白質D、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人體的體細胞中,高爾基體數(shù)量最多的是( 。
A、皮膚表皮細胞B、心肌細胞
C、唾液腺細胞D、紅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毒品可卡因對人體腦部神經(jīng)沖動的傳遞干擾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當圖釘刺入皮膚時,痛覺感受器產(chǎn)生
 
沿著傳入神經(jīng)傳向神經(jīng)中樞,經(jīng)中樞分析綜合后,再傳到效應器作出縮手的應答反應.此人在感到刺痛之前就有了縮手反應,調節(jié)該反應的神經(jīng)中樞位于
 
,感到刺痛的神經(jīng)中樞位于
 

(2)圖示兩個相鄰神經(jīng)元之間的結構稱為
 
.結構①將多巴胺釋放到③處的方式為
 

(3)人在進行帶有精神愉悅感的行為時,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細胞會釋放出多巴胺,多巴胺與下一個神經(jīng)元上的②
 
(填名稱)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向神經(jīng)元傳達一個信號,產(chǎn)生愉悅感.由此可見,多巴胺是一種
 
(答物質名稱).
(4)正常情況下,多巴胺一旦釋放了信號,就會被產(chǎn)生多巴胺的神經(jīng)元重吸收,此過程需要
 
的協(xié)助.
(5)由圖可知,可卡因會
 
,導致③中的多巴胺含量
 
,持續(xù)刺激②,使可卡因吸食者感覺很“hi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