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真核細胞內某基因結構示意圖,共有1000對脫氧核苷酸組成,其中堿基A占2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基因一定存在于細胞核內染色體DNA上

B.該基因的一條脫氧核昔酸鏈中(C+G)/(A+T)為2:3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該基因第3次復制,需要游離的鳥嘌玲脫氧核苷酸2400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6學年江蘇泰州姜堰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人體細胞與內環(huán)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據(jù)圖分析

(1)圖中共同構成內環(huán)境的是_________(填標號)。

(2)血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是_________(填標號)。

(3)②與③相比,③中含有的成分明顯減少的是_________。

(4)某人因營養(yǎng)不良,②內的蛋白質減少,從而使_________(填標號)的量增多導致組織水腫。

(5)日常生活中,如果飲水過少或吃的食物偏咸,會導致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________,但機體能通過神經(jīng)和體液的共同調節(jié),使內環(huán)境的滲透壓保持相對穩(wěn)定。

(6)_________調節(jié)網(wǎng)絡是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內蒙古包頭市高三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遺傳、變異、生物進化的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種表現(xiàn)型和9種基因型

B.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jīng)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不一定會形成新物種

C.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可引起基因重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一個隨機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某一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表現(xiàn)型的頻率是0.36,則該種群繁殖一代后雜合子Aa的頻率是0.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四調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蠅的性染色體有如下異常情況:XXX與OY(無X染色體)為胚胎期致死型、XXY為可育雌蠅,XO(無Y染色體)為不育雄蠅。摩爾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雜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現(xiàn)白眼雌蠅和不育的紅眼雄蠅。若用XA和Xa表示控制果蠅紅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親本紅眼雄蠅不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異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現(xiàn)

B.親本白眼雌蠅不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異常的卵細胞致使例外出現(xiàn)

C.F1白眼雌蠅的基因型為XaXaY

D.F1不育的紅眼雄蠅的基因型為X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四調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1顯示出某物種的三條染色體及其上排列著的基因(圖中字母所示)。試判斷圖中列出的(l)(2)(3)(4)四種變化依次屬于下列變異中的

①染色體結構變異 ②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③基因重組 ④基因突變

A.①①④③ B.①③④① C.④②④① D.②③①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四調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即噬菌體的遺傳物質(Q RNA)是一條單鏈RNA,當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QRNA立即作為模出成熟蛋白、外殼蛋白和RNA復制酶(如圖所示),然后利用該復制酶復制QRNA。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QRNA的復制需經(jīng)歷一個逆轉錄的過程

B.QRNA的復制需經(jīng)歷形成雙鏈RNA的過程

C.一條QRNA模板只能翻譯出一條膚鏈

D.QRNA復制后,復制酶基因才能進行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四調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干細胞的三個發(fā)育途徑。據(jù)圖判斷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甲細胞形成的乙細胞仍然保持著分裂能力,所以乙細胞與甲細胞一樣能無限增殖

B.若丁細胞是胰腺細胞,則結構⑦所起的作用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

C一般情況下甲、乙、丙、丁等細胞的細胞核中的DNA相同

D.甲細胞分化成丁細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省廣州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列是有關細胞分裂的問題。圖(a)表示在低倍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洋蔥根尖細胞;圖(b)表示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c)表示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請據(jù)圖回答:

(1)在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臨時裝片時,正確的操作次序是

A.解離 染色 漂洗 制片 B.解離 漂洗 染色 制片

C.染色 解離 漂洗 制片 D.漂洗 解離 染色 制片

(2)圖(a)中表示分生區(qū)細胞的是_________,其特點是_______________。

(3)圖(b)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圖(c)中_______________細胞處于圖(b)中的BC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xiàn)提供新配置的斐林試劑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蒸餾水,則充分利用上述試劑及必需的實驗用具,能鑒別出下列哪些物質?

①葡萄糖 ②蔗糖 ③胰蛋白酶 ④DNA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②、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