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不屬于種群特征的是( )

A.年齡組成 B.基因頻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種群密度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種群的特征.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對種群數(shù)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年齡組成可以預(yù)測一個種群數(shù)量發(fā)展的變化趨勢.

解: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AC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異中,不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體之問相互交換片段;

②同源染色體之間通過互換交換片段;

③染色體中DNA的一個堿基發(fā)生改變;

④染色體缺失或增加片段.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元素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群落間循環(huán)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鹽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草原上生活著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無角,通常情況下這種鹿的雌雄個體分群活動(生殖季節(jié)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應(yīng)”假說解釋這種同性聚群現(xiàn)象,即一群形態(tài)相同的食草動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風險,回答下列問題:

(1)該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屬于 (填“不同”或“同一”)種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個 (填“種群”、“群落”或“生態(tài)系統(tǒng)”).

(3)為探究“鹿角效應(yīng)”假說是否成立,某同學用狗(能將拋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來)、項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組實驗,甲組同時向流水池中拋出2個相同項圈,乙組同時拋出兩個相同棍棒,丙組則同時拋出一個項圈和一個棍棒,記錄每次拋出后夠叼回第一個漂浮物的時間.若丙組平均時間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兩組,則實驗結(jié)果支持該假說.測試時要求甲、乙、丙3組拋出項圈和棍棒的距離 (填“相同”或“不同”),本實驗中項圈或棍棒相當于該草原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1)西瓜汁和梨汁比較,適宜用來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理想材料是

2)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加入 CaCO3的作用是 .擴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3)生物實驗中常用 試劑鑒定黃豆組織中是否存在蛋白質(zhì).

4)用樣方法調(diào)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應(yīng) 取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種群、群落敘述正確的是( )

A.群落的生物個數(shù)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某河流的河底和河岸生長的植被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jié)構(gòu)

C.群落的空間結(jié)構(gòu)有利于群落的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D.土壤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統(tǒng)計方法是記名計數(shù)法和目測估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倍體植物甲(2N=10)和二倍體植物乙(2n=10)進行有性雜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擊的方法使F1在減數(shù)分裂時整套的染色體分配至同一個配子中,再讓這樣的雌雄配子結(jié)合產(chǎn)生F2.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甲和乙能進行有性雜交,說明它們屬于同種生物

B.F1體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其染色體組成為2N+2n

C.若用適宜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F1幼苗,則長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擊的方法導(dǎo)致配子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產(chǎn)生的F2為二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劇烈運動后感到肌肉酸痛,主要原因是肌細胞產(chǎn)生并大量積累了( )

A.醋酸 B.酒精 C.碳酸 D.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高中生物實驗中實驗材料、試劑的使用及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A用甲基綠染液給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染色,觀察細胞內(nèi)DNA的分布

B制備細胞膜前,向豬血細胞中加適量蒸餾水稀釋制成細胞稀釋液

C用健那綠給黑藻細胞染色觀察藍綠色的線粒體

D用蘇丹給花生子葉切片染色,用顯微鏡可以觀察到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