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若圖①表示用高倍鏡觀察正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可見其液泡逐漸變小,顏色逐漸變深 |
B、若圖②是用低倍鏡觀察洋蔥根尖某視野中的圖象,則要看清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應將裝片適當向右移動 |
C、若圖③表示顯微鏡鏡頭由甲轉換成乙,則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增多 |
D、若圖④是利用2mX2m的樣方調查雙子葉植物車前草的種群密度(圓圈表示個體),則該樣方內的種群密度為2.5株/m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F2出現(xiàn)不同表現(xiàn)型的主要原因是F1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重組的現(xiàn)象 | ||
B、若上述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則F2與親本毛型相同的個體占
| ||
C、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5種基因型,則上述與毛型相關的兩對基因不能自由組合 | ||
D、若要從F2力克斯毛型兔中篩選出雙隱性純合子,可采用分別與親本雜交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②過程需要的主要的酶的結合位點是基因的首端的啟動子 |
B、HIV病毒體內能進行③ |
C、決定⑤的④共有61種 |
D、由A、T、C參與構成的①和⑥的基本組成單位有5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P′和Q′的形成常發(fā)生在四分體中 |
B、P1與Q1的堿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
C、P和Q來自于同一條DNA分子的復制 |
D、P′和Q′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植物種類單一,無法提供多樣的食物或棲息環(huán)境,因而動物種類也十分稀少 |
B、密集的樹冠遮擋了陽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層和地表植被,群落結構簡單 |
C、營養(yǎng)結構簡單,食物鏈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容易維持 |
D、生物多樣性水平低,缺少天敵對蟲害的控制,易爆發(fā)蟲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Ⅰ表示的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組成4個染色體組 |
B、圖Ⅱ表示的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
C、a、b、c、d染色體的組成各不相同 |
D、圖Ⅲ可能是4個精細胞,也可能是1個卵細胞和3個極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