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00904  100912  100918  100922  100928  100930  100934  100940  100942  100948  100954  100958  100960  100964  100970  100972  100978  100982  100984  100988  100990  100994  100996  100998  100999  101000  101002  101003  101004  101006  101008  101012  101014  101018  101020  101024  101030  101032  101038  101042  101044  101048  101054  101060  101062  101068  101072  101074  101080  101084  101090  101098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表內(nèi)容錯誤的是( 。
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種類試劑現(xiàn)象
A、還原糖(葡萄糖果糖等)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B、非還原糖(淀粉)碘液淀粉遇碘液變藍色
C、脂肪蘇丹Ⅲ(蘇丹Ⅳ)脂肪被染成橘黃色(紅色)
D、蛋白質(zhì)雙縮脲試劑藍色反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校高二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計劃運用所學的知識來鑒定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指導教師為培養(yǎng)同學們的科學實驗態(tài)度,提供了以下材料用具,并要求同學們先寫出此實驗的設計方案.
【材料用具】雙縮脲試劑A、雙縮脲試劑B、斐林試劑、蘇丹Ⅲ、試管3支、量筒3支、燒杯、酒精燈、鐵架臺、石棉網(wǎng)、清水、尿液樣品2瓶(已知其中有一瓶是健康者的尿液,但兩瓶均未貼標簽).
以下是李明同學根據(jù)老師要求和以上實驗材料用具設計的實驗方案,其中有些未完成,請你幫他補充.
【實驗目的】驗證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還原糖
【實驗步驟】
(1)取樣:用2支量筒分別從兩瓶尿樣中各取2mL,分別注入2支試管內(nèi).
(2)取試劑:
 

(3)樣品與試劑混合:
 

(4)水浴加溫:將兩支試管用酒精燈隔水加熱,觀察顏色變化.
(5)預計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A、B、C表示生物大分子,請分析推斷并回答有關問題:

(1)請依次寫出圖中X、Y所代表的元素:X為
 
,Y為
 

(2)圖中大分子物質(zhì)A的中文名稱是
 
,其徹底水解的產(chǎn)物是
 

(3)B具有多樣性,若從b分析其原因是
 
.若b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r,通過②反應過程形成m條肽鏈,經(jīng)盤曲折疊構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e的B,則B分子中肽鍵的數(shù)目是
 

(4)同一個人的肝細胞與骨骼肌細胞相比,A、B是否相同?
 

(5)導致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的根本原因是[
 
]
 
的結構具有多樣性.
(6)醫(yī)學上進行器官移植時,和免疫排斥反應直接有關的結構是圖中的
 

(7)使用下列哪種物質(zhì)處理會使細胞失去識別能力
 

A.核酸酶     B.龍膽紫      C.糖水解酶     D.雙縮脲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為關于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蛋白質(zhì)和脂肪鑒定的實驗,請回答相應問題.
(1)鑒定蘋果組織中還原糖時所用的是
 
試劑,可出現(xiàn)
 
色沉淀.
(2)鑒定黃豆液樣貯存蛋白質(zhì)時所用的試劑是
 
,產(chǎn)生
 
顏色反應.
(3)鑒定花生種子子葉中的脂肪時所用的試劑是
 
,染色后的子葉切片上可看到被染成
 
的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面有關常規(guī)實驗的操作方法或結果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觀察RNA和D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利用鹽酸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B、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其中擴散最快的是呈橙黃色的胡蘿卜素
C、健那綠染液可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藍綠色,而細胞質(zhì)接近無色
D、用斐林試劑檢測番茄汁中的還原糖,水浴加熱后能觀察到磚紅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植物細胞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吸收所需礦質(zhì)元素離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葉肉細胞不能以主動運輸方式吸收礦質(zhì)元素離子
B、吸收不同礦質(zhì)元素離子的速率相同
C、低溫不影響礦質(zhì)元素離子的吸收速率
D、主動運輸?shù)V質(zhì)元素離子的過程只發(fā)生在活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物質(zhì)出入細胞膜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A代表
 
分子; B 代表
 
D代表
 

(2)細胞膜從功能上來說,它是一層
 
膜.
(3)科學家發(fā)現(xiàn),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時,B的厚度變薄而面積增大,這說明B具有
 

(4)可能代表水運輸過程的是圖中編號
 
;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編號
 

(5)細胞膜上與細胞識別,信息傳遞有密切關系的化學物質(zhì)是
 

(6)在a-e的五種過程中,代表被動運輸?shù)氖?div id="go3bi4w" class='quizPutTag' contenteditable='true'> 

(7)過程e所需的能量由
 
 直接提供(寫出其結構簡式)
(8)科學家在進行細胞膜化學成分的分析時,需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從真核細胞分離出純的細胞膜較為困難,因為會有細胞內(nèi)其他膜的混雜.而哺乳動物(或人)的成熟的紅細胞沒有內(nèi)膜,沒有細胞核,將其特殊處理后,造成紅細胞破裂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再將溶出細胞外的物質(zhì)沖洗掉,剩下的結構就是較純凈的細胞膜,在生物學上稱為“血影”. 這是紅細胞發(fā)生溶血現(xiàn)象,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正常人體內(nèi)的下列細胞一直處于細胞周期中的是(  )
A、神經(jīng)元B、造血干細胞
C、癌細胞D、肌肉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基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基因和DNA是同一概念
B、基因是4種堿基對的隨機排列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D、基因控制的性狀都能在后代中表現(xiàn)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為人體內(nèi)基因?qū)π誀畹目刂七^程,分析可知(  )
A、基因1和基因2可出現(xiàn)在人體內(nèi)的同一個細胞中
B、圖中①過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過程需tRNA的催化
C、④⑤過程形成的結果存在差異的根本原因是血紅蛋白結構的不同
D、過程①②③體現(xiàn)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人體的全部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