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4203  114211  114217  114221  114227  114229  114233  114239  114241  114247  114253  114257  114259  114263  114269  114271  114277  114281  114283  114287  114289  114293  114295  114297  114298  114299  114301  114302  114303  114305  114307  114311  114313  114317  114319  114323  114329  114331  114337  114341  114343  114347  114353  114359  114361  114367  114371  114373  114379  114383  114389  114397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圖1表示某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的兩個相關的生理過程,其中a、b、c表示物質,甲和乙分別表示某種細胞器;圖2表示在適宜溫度、水分和一定的光強度下,丙、丁兩種植物葉片的CO2凈吸收速率與CO2濃度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產生a過程進行的場所是葉綠體類囊體的薄膜上,甲過程產生的a用于相鄰細胞的乙過程,至少經過6層膜.
(2)物質c若不進入乙,則可在缺氧條件下繼續(xù)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反應,若要檢驗植物細胞無氧呼吸的方式,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和重鉻酸鉀試劑,其反應后顏色分別為藍變綠再變黃和橙色變灰綠_,以證明分別產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3)對圖1中甲結構色素進行色素提取時,常用試劑是無水乙醇.色素的色素分離的方法是紙層析法_?,分離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擴散速度快,溶解度低的擴散速度慢,這樣不同的色素就可以分開;經多次取圖2中等量丙、丁葉片中的色素提取和分離,觀察到丙的葉片的濾紙條上以濾液細線為起點的第1、2條色素帶寬度與丁的葉片相當、而第3、4條色素帶寬度則明顯較。畡t相對于丁葉片而言,丙吸收的藍紫色的光較少.
(4)若適當增強光照,圖2中的a點將左移.(添“左移”、“右移”或“不動”)
(5)將該植物種植在密閉的大棚內,圖3是夏季晴天時測得的大棚內一晝夜空氣中CO2含量變化情況,DE段下降緩慢的原因是中午光照強,葉片氣孔部分關閉,CO2利用變慢,一晝夜內菠菜是否有生長現(xiàn)象?是.
(6)實驗證明,離體的葉綠體在適宜的條件下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細胞器內含有進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和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如圖所示生理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物質1上的三個相鄰堿基叫做反密碼子
B.該過程需要mRNA、tRNA、rRNA參與
C.多個結構1共同完成一條物質2的合成
D.結構1在物質1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酶是細胞代謝不可缺少的催化劑,ATP是一切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如圖是ATP中磷酸鍵逐級水解的過程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綠色植物葉肉細胞內,葉綠體合成的ATP比線粒體內合成的用途單一
B.酶a~c催化的反應(底物的量相同),產生⑤最少的是Ⅲ過程
C.ATP含有核糖,而酶也可能含有核糖
D.直接控制酶a合成的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ch1L基因是藍細菌(藍藻)DNA上控制葉綠素合成的基因,為研究該基因對葉綠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構建并獲得缺失ch1L基因的藍細菌細胞.技術路線如圖甲所示,請據(jù)圖分析回答問題.

(1)與酵母菌相比較,藍細菌在結構上最主要的特點是無核膜,在代謝上最主要的特點是能進行光合作用.
(2)①②過程中均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
(3)構建重組質粒B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的目的是改變ch1l基因的結構和便于篩選出導入重組質粒B的藍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是一種體外迅速擴增DNA片段的技術,該技術的原理是利用DNA的半保留復制,在試管中進行DNA的人工復制(如圖,圖中黑色長方形是引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將DNA擴增幾百萬倍甚至幾十億倍,使實驗室所需的遺傳物質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體.

(1)DNA的兩條鏈是反向平行的,當引物與DNA母鏈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結合后,DNA聚合酶就能從引物的3′(填“3′”或“5′”)端開始延伸DNA鏈.
(2)PCR利用了DNA的熱變性原理解決了打開DNA雙鏈的問題,但又導致了DNA聚合酶失活的新問題.到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從一種Taq細菌中分離到耐高溫的DNA聚合酶,它的發(fā)現(xiàn)和應用解決了上述問題.要將Taq細菌從其他普通的微生物中分離出來,可在高溫條件下培養(yǎng)進行初步篩選,若要進一步純化Taq細菌,可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方法.
(3)“PCR”與人體內的DNA復制相比有何特殊之處?(至少答出兩點)離體條件,無需解旋酶,需要高溫,耐高溫的DNA聚合酶(Taq酶)
(4)若進行3次循環(huán),共需加入引物2種14個.
(5)某樣品DNA分子中共含3 000個堿基對,堿基數(shù)量滿足:$\frac{A+T}{G+C}$=$\frac{1}{2}$,若經5次循環(huán),至少需要向試管中加入31000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不考慮引物所對應的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人類對遺傳的認知逐步深入,并將遺傳規(guī)律運用于遺傳病的指導:
(1)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純合的黃色圓粒(YYRR)與綠色皺粒(yyrr)的豌豆雜交得到F1,F(xiàn)1繼續(xù)自交得到F2,理論上F2表現(xiàn)型不同于親本類型的個體中純合子占$\frac{1}{3}$(用分數(shù)表示).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r基因的堿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個堿基對,但r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無酶活性)比R基因編碼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個氨基酸,推測r基因轉錄的mRNA提前出現(xiàn)終止密碼(子).
(2)格里菲思用于轉化實驗的肺炎雙球菌中,S型菌有S、S、S等多種類型,且各類型不能通過基因突變相互轉化.R型菌是由S型突變產生.利用加熱殺死的S與R型菌混合培養(yǎng),出現(xiàn)了S型菌,有人認為S型菌出現(xiàn)是由于R型菌突變產生,但該實驗中出現(xiàn)的S型菌全為SⅢ(類型),否定了這種說法.
(3)在沃森和克里克構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中,用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DNA分子的多樣性,此外,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DNA復制正確進行.
(4)系譜法是進行人類單基因遺傳病分析的傳統(tǒng)方法.通常系譜圖中必須給出的信息包括:性別、性狀表現(xiàn)(或患病情況)、親子關系、世代數(shù)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在系譜圖記錄無誤的情況下,應用系譜法對某些系譜圖進行分析時,有時得不到確切結論,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xiàn)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而且這些系譜圖記錄的家系中世代數(shù)少和后代個數(shù)少.因此,為了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需要得到多個(“一個”、“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并進行合并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植物是一種雌雄同株的二倍體(2n=20)植物,花的顏色與細胞中的色素有關,當細胞中含有甲物質時呈紫色,含有乙物質時呈紅色,無甲和乙時呈白色.與這些色素合成有關的部分酶和基因情況如下表所示(注: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完全顯性,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發(fā)生基因突變且在形成配子過程中不發(fā)生交叉互換),請回答下列問題:
色素
 酶
 控制酶合成的基因 A B D
 相應的等位基因 a b d
 基因所在的染色體 9號 10號 10號
(1)現(xiàn)有純合紅花植株,請在下圖框中畫出三對基因在染色體上可能的位置關系.(注:方框內只要畫出與上述基因相關的染色體,用豎線表示染色體,黑點表示基因的位點,并標上相應的基因).

(2)若要驗證基因分離定律,應選用基因型為AABBDd的植株與上述純合紅花植株雜交.
(3)若某一基因型為AaBbDd的植株自交,子代所開花的性狀及分離比為紫色:紅色:白色=6:3:7或紫色:白色=9:7.
(4)已知A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的中部.
①若該基因一條單鏈中$\frac{(G+T)}{(A+C)}$=$\frac{2}{3}$,則其互補鏈中$\frac{(G+T)}{(A+C)}$=$\frac{3}{2}$.
②若利用限制酶將A基因從一個DNA分子中剪切出來,則剪切之后形成的所有DNA片段較原DNA多出現(xiàn)4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由細胞膜、細胞器膜、核膜等組成的生物膜系統(tǒng)與細胞的很多生命活動過程都有密切關系,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細胞膜的功能與其化學組成密切相關,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種類與數(shù)目越多.
(2)若圖一示意的相應細胞為吞噬細胞,其吞噬處理病原體的過程體現(xiàn)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的結構特點.
(3)Na+-K+泵是存在于動物細胞膜上的一種載體,具有ATP酶活性.這種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濃度梯度將3分子的Na+泵出細胞外,將2分子的K+泵入細胞內.據(jù)圖二回答問題:
①圖二體現(xiàn)了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
②圖中X為磷酸(分子)(或Pi),Na+、K+通過Na+-K+泵的跨膜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4)將形狀、大小相同的蘿卜條A和蘿卜條B各5段,分別放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時間后,取出蘿卜條稱重,結果如圖三所示,由圖可知:

①蘿卜條A與蘿卜條B的細胞液濃度大小的關系為A的細胞液濃度大于B的細胞液濃度(或A>B).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適量的清水,一段時間后蘿卜條A的細胞液濃度的變化為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遺傳學的基本概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基因是DNA分子攜帶的遺傳信息
B.子一代未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就是隱性性狀
C.后代同時出現(xiàn)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就叫性狀分離
D.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遺傳時總是和性別相關聯(lián)的現(xiàn)象稱為伴性遺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艾滋病一直被認為是人類難以攻克的頑疾,美國《醫(yī)藥日報》2013年8月年6日刊文稱,巴西科學家已研制出世界首例區(qū)滋病疫苗,為人類預防艾滋病帶來了希望.下列關于區(qū)滋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艾滋病的病原體屬于RNA病毒,變異快,這是疫苗難以研制成功的原因之一
B.艾滋病破壞宿主細胞后,既影響體液免疫功能也影響細胞免疫功能
C.艾滋病可通過“母親”遺傳給胎兒
D.艾滋病毒和結核稈菌一樣,均可使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