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5794  125802  125808  125812  125818  125820  125824  125830  125832  125838  125844  125848  125850  125854  125860  125862  125868  125872  125874  125878  125880  125884  125886  125888  125889  125890  125892  125893  125894  125896  125898  125902  125904  125908  125910  125914  125920  125922  125928  125932  125934  125938  125944  125950  125952  125958  125962  125964  125970  125974  125980  125988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為人體受到某種應急刺激時機體進行調節(jié)的模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激素A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B.激素B通過體液運輸到腎上腺皮質
C.應激刺激使激素A增加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D.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易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葡萄糖和NaCl注射液可用于臨床治療,其中5%的葡萄糖注射液和0.9%的NaCl注射液均為等滲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9%的NaCl注射液可用于治療過量飲水導致的水中毒
B.25%的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治療低血糖,輸入過量可導致組織水腫
C.靜脈輸入的葡萄糖和NaCl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中
D.靜脈輸入的Na+可與HCO3、HPO42-一起參與緩沖物質的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圖1、圖2分別表示某種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圖3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目的變化,圖4表示有絲分裂中不同時期染色體和核DNA數量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1所示細胞中共有4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圖2所示細胞中共有0條姐妹染色單體
B.圖3中B→C段的就是圖1所示細胞;完成圖3中C→D段變化的細胞的分裂時期是后期
C.有絲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圖4中d所示的情況
D.圖4中b可對應圖3中的B→C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水是生命之源,下面是有關水與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丙酮酸徹底氧化分解生成CO2的過程不需要水的參與
B.水是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共同的代謝終產物
C.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既消耗水又產生水
D.ATP轉化成ADP的過程產生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為研究生長素(IAA)和乙烯對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影響,選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實驗:
實驗1:將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圖1所示實驗處理,一段時間后觀察幼苗生長情況.
實驗2:將生長兩周的番茄幼苗葉片分別進行A、B兩種處理(A處理:不同濃度的IAA溶液處理;B處理:在不同濃度的IAA溶液中分別加人適宜濃度的乙烯處理),3h后測定細胞膜的透性,結果如圖2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中,幼苗將直立(填“向光彎曲”“直立”或“不”)生長,對這一生長現象產生原因的解釋是①瓊脂塊中的IAA促進幼苗生長;②感受光刺激部位在尖端,去掉尖端的幼苗不能感受到單側光刺激.
(2)在實驗1中,若將5個含不同濃度IAA(均促進生長)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圖1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切面的-側,經暗處培養(yǎng)后,測定胚芽鞘彎曲角度,結果如圖3所示.解釋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最適濃度的IAA促進作用最強,胚芽鞘彎曲角度最大.低于或高于最適濃度,促進作用都減弱,胚芽鞘彎曲角度都減小.
(3)實驗2結果表明,在無外源乙烯和低濃度IAA時,IAA對細胞膜透性的影響不顯著.B組加乙烯處理后,隨IAA濃度的提高,番茄葉片細胞膜透性顯著增加,與A組高濃度處理變化趨勢具有平行關系,某同學對這一實驗做出的解釋是:當IAA濃度的增加到一定后,就會促進乙烯合成,乙烯含量增加,從而使細胞膜的透性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圖甲是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圖乙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能量流動簡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雜食性小鳥種群數量變化的種間因素是捕食和競爭.該食物網中草中的能量通過5條食物鏈傳給蛇.
(2)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的種群密度,在2hm2范圍內,第一次捕獲并標記60只野兔,第二次捕獲18只未標記的野兔和12只標記的野兔,則該野兔的種群密度是75只/hm2.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的種群密度的原因是野兔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
(3)乙圖中,A、B、C、D分別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在碳循環(huán)過程中,從大氣中攝取碳的是A(填字母),把碳釋放到大氣中的是A、B、C、D(填字母).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太陽能的利用率是0.88%(保留兩位小數),D的能量除圖中去向外,其去向還有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甲是α-銀環(huán)蛇毒引發(fā)機體免疫效應的部分示意圖,圖乙是α-銀環(huán)蛇毒影響細胞間興奮傳遞的部分示意圖.請分析回答問題:

(1)圖甲中物質A是淋巴因子,細胞③是B淋巴細胞.
(2)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性神經遞質.由圖乙可知,乙酰膽堿在突觸前神經細胞內合成后,貯存在突觸小泡內.當神經沖動(興奮)傳導到圖乙⑥處時,乙酰膽堿釋放,并與位于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結合,瞬間引起突觸后膜膜電位變化.
(3)人被銀環(huán)蛇咬傷后,銀環(huán)蛇毒素可作用于神經肌肉接頭處,阻斷神經興奮的傳遞,導致肌肉無法正常收縮,呼吸麻痹.從圖乙可知,影響興奮傳遞的原因是а-銀環(huán)蛇毒素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阻礙了乙酰膽堿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導致突觸后神經元不能興奮.輕微中毒人體可以通過機體免疫效應清除毒素,從圖甲中推測其原因是抗體(物質B)與毒素(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形成沉淀,進而被吞噬細胞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松原市高一下開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設計了圖示的滲透作用實驗裝置,實驗開始時長頸漏斗內外液面平齊,記作零界面.實驗開始后,長頸漏斗內部液面的變化趨勢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一種由于缺乏甲狀腺激素而引起的臨床綜合癥.其發(fā)病原因有:缺碘、甲狀腺病變、下丘腦病變、垂體病變.現有兩只患病小鼠,為確定其發(fā)病原因,科學家對正常小鼠和這兩只患病小鼠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促甲狀腺激素(TSH)和甲狀腺激素(TH)的量進行了測定,結果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激素TRH含量TSH含量TH含量
正常小鼠正常正常正常
患病A小鼠偏高偏高偏低
患病B小鼠?偏低偏低
(1)甲狀腺激素分泌多少,受到垂體和下丘腦的調節(jié),這屬于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jié).
(2)B小鼠患病的原因是垂體病變,則激素TRH的含量應偏高(填“偏高”“正!被颉捌汀保,原因是因B小鼠TH含量偏低,對下丘腦反饋抑制作用減弱,下丘腦分泌TRH增多.
(3)A小鼠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缺碘或甲狀腺病變.為確定A小鼠患病的具體原因,需進一步實驗,請寫出簡要的實驗思路:給A小鼠靜脈注射適量(或飼喂含碘的食物),一段時間后檢測小鼠血液中TH含量.
(4)A小鼠體溫比正常小鼠偏低(填“偏高”或“偏低”),理由是A小鼠TH含量比正常鼠偏低,TH能提高細胞代謝速率,增加產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草原上植被原來由針茅等構成,后來由于放牧、燒荒等原因逐漸變成了由野燕麥、毛雀麥等構成,并且動物和土壤生物的種類也發(fā)生了變化.回答下列問題:
(1)從演替的類型來看,因放牧、燒荒引起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判斷的理由是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士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演替過程中草原中植被類型的變化導致動物種類變化的原因是動物為植物提供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
(2)在群落演替過程中,有一個M只田鼠組成的小種群遷入該草原,由于環(huán)境適宜,該田鼠種群的數量每月以λ倍數增長,理論上t月后種群數量為M•λt.實際上,田鼠種群難以在較長時間內按此模型增長,是因為當種群密度增大時,種內斗爭加劇等原因,使種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増高,從而直接導致種群增長變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