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備用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a、b、c、d條件下,測得水稻種子萌發(fā)時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相對值如下表。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CO2釋放量 | O2吸收量 | |
a | 10 | 0 |
b | 8 | 3 |
c | 6 | 4 |
d | 7 | 7 |
A.a(chǎn)條件下,呼吸產(chǎn)物除CO2外還有酒精和乳酸
B.b條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無氧呼吸多
C.c條件下,無氧呼吸最弱
D.d條件下,產(chǎn)生的CO2全部來自線粒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備用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為植物葉肉細胞內的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過程①消耗CO2釋放O2,過程③消耗O2釋放CO2
B.過程②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過程③只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
C.過程①產(chǎn)生[H],過程②消耗[H],過程③產(chǎn)生[H]也消耗[H]
D.若過程②的速率大于過程③的速率,則該植物的干重必然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備用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a→d表示兩個連續(xù)的細胞周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動物細胞中心粒的復制發(fā)生在a、c段
B.b和c為一個細胞周期
C.遺傳物質平分發(fā)生在b、d段
D.a(chǎn)、c段細胞有適度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備用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A與圖B分別表示兩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各題:(注意:[ ]________,是要求選擇圖中序號及其相應結構名稱答題,示例:[6]核仁,答題序號與名稱不符,不得分。)
(1)表示植物細胞的是________圖,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是有能夠合成C6H12O6的細胞器[ ]________和以纖維素與_________為主要成分構成的[ ]________。
(2)活細胞中的[ ]________能夠被健那綠染液染成藍綠色。
(3)性激素合成的“車間”是[ ]________。
(4)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和細胞器[ ]________的形成有關,該細胞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5)細胞中的1、4、5、8、9、14等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緊密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稱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備用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是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動,結合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以測定的CO2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研究溫度對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
項目 | 5℃ | 10℃ | 20℃ | 25℃ | 30℃ | 35℃ |
光照條件下CO2吸收量/mg·h-1 | 1 | 1.8 | 3.2 | 3.7 | 3.5 | 3 |
黑暗條件下CO2吸收量/mg·h-1 | 0.5 | 0.75 | 1 | 2.3 | 3 | 3.5 |
①光照條件下植物吸收的CO2在________(細胞具體結構)參與反應,而黑暗條件下CO2是由________(細胞具體結構)釋放的。
②溫度在25~30℃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總量逐漸________(增加、減少)。
③假設呼吸作用晝夜不變,植物在25℃時,一晝夜中給植物光照15 h,則一晝夜積累的有機物的量為________。
(2)如果用下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光照強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且測量指標為裝置中O2含量的變化,則該裝置需要進行一處修改,具體修改措施是____________。為使測得O2的變化量更精確,還應再設置_______組裝置,該裝置的容器和小燒杯中應分別放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備用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圖中膜的基本骨架是[ ]________;與細胞識別有關的是[ ]________。
(2)E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若該圖表示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細胞膜,則E的生成場所是________。
(3)若用蛋白酶處理該結構,會因_____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的破壞而使其功能受損。
(4)將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放入清水或低濃度溶液中,水分子將以________(填圖中字母)方式進入細胞,發(fā)生該過程需要的外部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5)圖中a、d物質運輸方式對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備用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植物體細胞中有12條染色體,下圖甲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圖乙表示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周期性變化。請據(jù)圖回答:
(1)圖甲中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發(fā)生在圖乙中的________(用字母與箭頭表示)階段。
(2)圖甲中CD段對應圖乙的________階段,變化的原因是 。
(3)圖甲中BC段對應的細胞中有染色體________條,核DNA________個。
(4)請依據(jù)圖乙,用字母和箭頭表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________;染色體形態(tài)變化由c到d發(fā)生在________期,該時期活動明顯加強的細胞器主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艾滋病病毒HIV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可以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機物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HIV
B.病毒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個體層次
C.HIV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D.HIV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藍細菌(藍藻)與酵母菌的相同之處是( )
A.都有擬核 B.均能進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線粒體 D.均能進行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西藏日喀則區(qū)第一高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生物分類正確的是( )
①顫藻 ②曲霉菌 ③變形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SARS病毒 ⑦醋酸桿菌 ⑧煙草花葉病毒 ⑨肺炎雙球菌
A.有細胞器核糖體的生物有①⑥⑦⑧⑨
B.具有葉綠體的生物有①④⑤
C.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D.生物①⑦⑨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于擬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