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3173  143181  143187  143191  143197  143199  143203  143209  143211  143217  143223  143227  143229  143233  143239  143241  143247  143251  143253  143257  143259  143263  143265  143267  143268  143269  143271  143272  143273  143275  143277  143281  143283  143287  143289  143293  143299  143301  143307  143311  143313  143317  143323  143329  143331  143337  143341  143343  143349  143353  143359  143367  170175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膜對離子進行跨膜運輸?shù)妮d體蛋白有兩種,通過離子通道運輸?shù)臑楸粍舆\輸,通過離子泵運輸?shù)臑橹鲃舆\輸。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是逆著濃度梯度進行的

B. 根毛細胞通過離子泵吸收鉀離子速率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

C. 神經(jīng)細胞受到剌激時,鈉離子通過離子泵進入細胞內(nèi)

D. 離子通道與離子泵都是在細胞內(nèi)的核糖體上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種子的萌發(fā)和休眠的調(diào)控機理,目前尚無定論。最能被人們接受的是Kham和Waters提出的“植物激素三因子”假說,其模型如圖所示,其中GA、CK和ABA分別是赤霉素、細胞分裂素和脫落酸。據(jù)圖可知,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是

A. GA是種子萌發(fā)的必要激素

B. ABA對GA作用的發(fā)揮起到抑制作用

C. CK在種子萌發(fā)時起到促進ABA的作用

D. 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以上三種激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是GA與ABA、CK與A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以洋蔥為材料所進行的實驗,其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A. 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減數(shù)分裂時可以用改良的苯酚品紅染液染色

B. 觀察紫色洋蔥鱗片外表皮細胞質壁分離時看不到線粒體和細胞核

C. 紫色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被甲基綠-吡羅紅染色后細胞質呈綠色

D. 將洋蔥放在4℃的冰箱中培養(yǎng)3天,所有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均加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植物果穗的長短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種群中短果穗、長果穗植株各占一半。從該種群中隨機取出足夠多數(shù)量的短果穗、長果穗的植株分別進行自交,發(fā)現(xiàn)50%長果穗植株的子代中出現(xiàn)短果穗,而短果穗植株的子代中未出現(xiàn)長果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短果穗是由顯性基因A控制,長果穗由隱性基因a控制

B. 長果穗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短果穗植株,是基因重組的結果

C. 該種群隨機傳粉一代,傳粉前后A頻率與AA頻率均不發(fā)生變化

D. 該種群中,控制短果穗的基因頻率高于控制長果穗的基因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KO表示野兔種群在無天敵進入時的環(huán)境容納量),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野兔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直接取決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B. 依據(jù)野兔的種群密度可反映野兔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趨勢

C. 若野兔種群中雌雄比例稍大于1,該比例有利于種群增長

D. 某天敵C時間點遷入,在捕食壓力下,野兔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降在K1-K3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了防止干旱阻礙小麥的生長,可采用不同給水措施以調(diào)整小麥的光合效率,確保產(chǎn)量。各組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等環(huán)境條件與對照組相同且適宜;9:00時刻,一定光照強度下,葉肉細胞內(nèi)02移動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

(2)據(jù)圖分析可知,在對小麥的各種處理中,___________處理不會導致植株出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光合速率的含義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H2180澆灌,發(fā)現(xiàn)小麥葉肉細胞中出現(xiàn)了(CH2180),180轉移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進一步探究霧化處理對小麥葉片細胞呼吸是否有影響,請簡單設計一個合理的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肽核酸(PNA)是人工合成的,用多肽骨架取代糖磷酸主鏈的DNA類似物。PNA可以通過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識別并結合DNA或RNA,形成更穩(wěn)定的雙螺旋結構;卮鹣铝袉栴}:

(1)與雙鏈DNA相比較,PNA與mRNA形成的雙褳分子中特有的堿基互補配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ATP作為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若ATP分子中的2個高能磷酸鍵斷裂,其產(chǎn)生的物質可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的原料。

(2)科學家認為,在癌細胞中PNA可以通過與特定序列核苷酸結合,從而調(diào)節(jié)突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從基因水平上治療癌癥。導入體內(nèi)的PNA通常不會被降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抑癌基因中某個堿基對被替換,其表達產(chǎn)物的氨基酸數(shù)目是原蛋白的1.25倍,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根據(jù)所學知識,請回答下列有關動物生命活動調(diào)節(jié)的相關知識:

(1)考試過程中,某同學能準確理解文字信息并作答,此過程涉及的相關言語區(qū)有___________________,且存在“憋尿”現(xiàn)象,這說明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調(diào)節(jié);考試結束后依然興奮,不能立即恢復平靜,是因為體液調(diào)節(ji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2)某同學吃辣椒時,從舌頭接觸辣椒到產(chǎn)生辣覺的過程能否稱為一個反射活動?_________________,

感受器產(chǎn)生興奮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酰膽堿是一種不可“回收”的神經(jīng)遞質,在突觸位置能與之特異性結合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兩種)。

(4)某同學感染了甲3型流感病毒(即H3N2),出現(xiàn)發(fā)熱、全身乏力等癥狀,持續(xù)一周后自愈,簡述抗體在感冒治愈過程發(fā)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行感冒的發(fā)生是因為免疫系統(tǒng)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低下導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豚鼠的野生型體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其遺傳受兩對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當個體同時含有顯性基因D和R時,表現(xiàn)為黑色;當個體不含有D基因時,表現(xiàn)為白色;其它類型表現(xiàn)為灰色,F(xiàn)有兩個純合品系的親本雜交,其結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結果表明,等位基因R、r位于_____________(填“!被颉癤”)染色體上,親本白色雄性豚鼠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F2中r基因頻率為_____________。

(2)若豚鼠種群足夠大,從F2代開始,每代淘汰掉種群中灰色雄胃鼠,照這樣隨機交配若干代,豚鼠種群是否發(fā)生進化?_____________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R、r分別被熒光蛋白標記為黃色、藍色,實驗發(fā)現(xiàn)F1中灰色雄性豚鼠的一個次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沒有檢測到熒光標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小組利用上述實驗中豚鼠為實驗材料,嘗試選擇不同體色的豚鼠進行雜交,使雜交后代中白色豚鼠只有雄性個體中出現(xiàn)。你認為該小組能否成功?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膠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白細胞介素是一類淋巴因子。研究人員將人白細胞介素的基因導入到酵母細胞中,使其分泌出有活性的白細胞介素。

(1)為增加白細胞介素基因的數(shù)量,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技術,但前提是必須知道基因的已知序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重組載體導入酵母菌細胞之前,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酵母菌,白細胞介素基因進入酵母菌細胞內(nèi),并且在其細胞內(nèi)維持穩(wěn)定和表達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表達過程中,啟動子需與_____________________識別和結合,從而驅動轉錄過程。

(3)在體液免疫過程中,白細胞介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細胞分泌的,為了能成功表達出白細胞介素,不使用細菌,而使用酵母細胞作為受體細胞,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分泌型表達載體和白細胞介素基因所在的DNA分子上均有多個限制酶的酶切位點,圖示過程獲得有效表達的重組栽體使用了EcoRl和EcoR52兩種限制酶,比使用單一的限制酶,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