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7415  7423  7429  7433  7439  7441  7445  7451  7453  7459  7465  7469  7471  7475  7481  7483  7489  7493  7495  7499  7501  7505  7507  7509  7510  7511  7513  7514  7515  7517  7519  7523  7525  7529  7531  7535  7541  7543  7549  7553  7555  7559  7565  7571  7573  7579  7583  7585  7591  7595  7601  7609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兩個紅眼長翅的雌、雄果蠅相互交配,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表。假設控制眼色的基因為A、a,翅形的基因為B、b。則親本的基因型為
表現(xiàn)型紅眼長翅紅眼殘翅白眼長翅白眼殘翅
雌性3100
雄性3131


  1. A.
    BbXAXa   BbXAY
  2. B.
    BbAa      BbAA
  3. C.
    BbAa     BbAa
  4. D.
    BbXAXA   BbXA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胃液是由胃腺所分泌。下列有關胃液的敘述,哪些正確


  1. A.
    胃液可以消化醣類和脂肪
  2. B.
    胃蛋白酶只能在酸性環(huán)境下作用
  3. C.
    胃液包括有胃泌素、胃蛋白酶及鹽酸
  4. D.
    胃液的分泌受到神經(jīng)及激素的調(diào)控
  5. E.
    十二指腸黏膜會分泌腸抑胃泌素,經(jīng)由腸蠕動逆流入胃,而抑制胃液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大小相同的輪藻葉片分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已知葉片實驗前質(zhì)量,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測其質(zhì)量變化,立即再光照1 h(光照強度相同,保持相應溫度不變),再測其質(zhì)量變化。得到如下表結(jié)果:
組別1234
溫度/℃27282930
暗處理后質(zhì)量變化/mg-1-2-3-1
光照后與暗處理前質(zhì)量變化/mg+3+3+3+1
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1. A.
    光照1 h內(nèi),第4組輪藻合成有機物總量為3 mg
  2. B.
    光照1 h內(nèi),第1、2、3組輪藻釋放的O2量相等
  3. C.
    光照1 h內(nèi),四組輪藻光合作用強度均大于呼吸作用強度
  4. D.
    該輪藻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的最適溫度在28 ℃至30 ℃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下列有關生物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1. A.
    基因治療的靶細胞可以是體細胞也可以是生殖細胞
  2. B.
    在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時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3. C.
    克隆動物的性狀與供核動物不完全相同
  4. D.
    胚胎分割時要將滋養(yǎng)層細胞均等分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對有機物,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1. A.
    常溫下,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
  2. B.
    能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1 mol該有機物完全反應能消耗8 mol NaOH
  3. C.
    與稀H2SO4共熱,生成兩種有機物
  4. D.
    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4H20O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關系示意圖如圖所示,指出圖中那個箭頭表示是錯誤的


  1. A.
    ①血漿
  2. B.
    ②組織液
  3. C.
    ③水
  4. D.
    ④大分子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下圖是某蛋白質(zhì)分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等表示不同種類的氨基酸,圖中A鏈由21個氨基酸組成,B鏈由19個氨基酸組成,圖中“—S—S—”是在蛋白質(zhì)加工過程中由兩個“—SH”脫下2個H形成的。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1. A.
    該蛋白質(zhì)分子的形成要脫去38個水分子
  2. B.
    該蛋白質(zhì)分子中含有兩個羧基
  3. C.
    圖中“-”代表的化學鍵都是在脫水縮合過程中形成的
  4. D.
    形成該蛋白質(zhì)分子時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少了6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荔枝葉片發(fā)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的變化間下表。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葉片發(fā)育時期葉面積
(最大面積的%)
總?cè)~綠素含量
(mg/g.fw)
氣孔相對開放度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s)
新葉展開前19---2.8
新葉展開中871.1551.6
新葉展開完成1002.9812.7
新葉已成熟10011.11005.8


  1. A.
    甲的生長素合成能力明顯高于丁
  2. B.
    乙的凈光合速率較低,原因是葉綠素含量低,導致光能吸收不足
  3. C.
    丙與丁相比較,其葉綠體中基粒數(shù)量基本相同
  4. D.
    丁的葉肉細胞與表皮細胞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功能差異顯著,這種差異是由環(huán)境決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證明某種細菌對植物樹葉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種實驗方案。其共同之處是:將同一種樹的落葉分成甲、乙兩等份,實驗過程保持樹葉濕潤。其他實驗條件和步驟如下表所示。哪種實驗方案能達到目的                    
序號實驗處理
方案一無菌條件自然條件
方案二先滅菌,再放于適宜條件下自然條件
方案三先滅菌,再放于適宜條件下先滅菌,然后接種某種細菌,最后置于適宜條件下


  1. A.
    方案一
  2. B.
    方案二
  3. C.
    方案三
  4. D.
    三個方案都不能達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單選題

2009年4月爆發(fā)于墨西哥、美國的甲型H1N1流感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下列關于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學的看法,錯誤的是


  1. A.
    抗體只能作用于細胞外的抗原,而不能作用于細胞內(nèi)的抗原
  2. B.
    體液免疫對病原體通過血液循環(huán)的散播起阻止作用
  3. C.
    人體可通過效應B細胞和效應T細胞產(chǎn)生抗體抵抗病原體
  4. D.
    效應T細胞能與靶細胞密切接觸,最終導致靶細胞裂解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