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8076  8084  8090  8094  8100  8102  8106  8112  8114  8120  8126  8130  8132  8136  8142  8144  8150  8154  8156  8160  8162  8166  8168  8170  8171  8172  8174  8175  8176  8178  8180  8184  8186  8190  8192  8196  8202  8204  8210  8214  8216  8220  8226  8232  8234  8240  8244  8246  8252  8256  8262  8270  170175 

科目: 來源:月考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下圖是某種細胞亞顯微結構的模式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細胞內完成能量轉換的結構有[    ]________、[    ]________。
(2)在上圖中不具膜的細胞器是[    ]________,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    ]________。
(3)其中能將CO2和H2O合成糖類的細胞器是[    ]________。
(4)圖中②③⑤⑥⑦⑨⑩等結構共同構成了細胞的________系統(tǒng),其中結構②在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進行________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5)若這是根毛區(qū)細胞,正處于營養(yǎng)液中,則在正常情況下,與其吸收Mg2+、K+等離子有關的細胞器主要是[    ]________和[    ]________。因為前者提供________,后者提供________。
(6)如果將該細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將會出現(xiàn)細胞壁與[    ]________分離的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專項題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綠色植物體內某些代謝過程中物質的變化,Ⅰ、Ⅱ、Ⅲ分別表示不同的代謝過程。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Ⅲ中的水既是反應物也是生成物
B.Ⅱ中的C3和C5此時保持相對穩(wěn)定
C.Ⅰ中產(chǎn)生的O2可以參與同一細胞中Ⅲ的代謝過程
D.Ⅰ中產(chǎn)生的X將參與細胞從環(huán)境中吸收礦質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廣東省模擬題 題型:實驗題

請回答以下問題:
(1)番茄植株缺鎂會出現(xiàn)葉片發(fā)黃和植株矮小的癥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利用番茄綠葉提取色素時,為防止色素被破壞,需加入___________。
(3)科學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產(chǎn)量而又不會造成肥料浪費。實驗表明鋅肥的施用量與番茄的果實產(chǎn)量密切相關,上圖為實驗結果曲線圖,請完善探究實驗的相關問題:
實驗目的: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不同濃度的硫酸鋅溶液(本實驗SO42-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可忽略),用相同的杉木糠和土壤浸出液栽培的240株長勢相同的番茄幼苗。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240株番茄幼苗分成____________組并編號;
第二步: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將幼苗培養(yǎng)至花蕾期,_________;
第三步:繼續(xù)培養(yǎng)至果實成熟,____________。
第四步:繪制實驗結果曲線圖。
實驗分析與討論:
①.結果表明,施用鋅肥的最佳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
②.根據(jù)該實驗的結果分析科學施肥的理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03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在根吸收無機鹽離子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下列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     ]
A.蒸騰作用
B.根可利用的氧
C.離子進入根尖表皮細胞的擴散速率
D.根尖表皮細胞內外無機鹽離子的濃度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14 期中題 題型:填空題

將三株小麥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相同的培養(yǎng)液中,開始時測得單位時間吸水和吸收K+情況三者基本相同。隨后,對三株幼苗進行處理,過一段時間后,測得結果(如下表)。請仔細閱讀下表,并回答問題:
(1)B幼苗吸收K+量明顯減少,說明植物吸收K+需要__________,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此時,B幼苗根細胞吸收Mg2+量將__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或“不變”)。
(2)C幼苗吸收K+量沒有增加是因為根細胞膜上_________的數(shù)量有限,吸水量明顯減少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此時,C幼苗根尖成熟區(qū)細胞___________(填“發(fā)生”或“沒發(fā)生”)質壁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某種植物幼苗(大小、長勢相同)均分為甲、乙兩組后,在兩種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培養(yǎng)時鮮重的變化情況(其它條件相同且不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3h時,兩組幼苗均已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直接原因是蒸騰作用和根細胞失水
B.6h后,甲組幼苗因根系開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強,使鮮重逐漸提高
C.12h后,若繼續(xù)培養(yǎng),甲組幼苗的鮮重可能超過處理前,乙組幼苗將死亡
D.實驗表明,該植物幼苗對水分和礦質元素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專項題 題型:單選題

輪作是農業(yè)生產(chǎn)中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農民在同一塊田地里種植的作物種類會因年份有所不同,也就是有計劃地更換作物種類來種。下列各項關于輪作原理論述正確的是
[     ]
A.由于不同作物根系對礦質元素的選擇性吸收,輪作可以充分利用礦質元素
B.由于每年氣候變化較大,因而要根據(jù)氣候情況進行輪作
C.由于每年的降雨量不同,因而要根據(jù)雨量的大小進行輪作
D.由于每年的土質會有所變化,因而要根據(jù)土質變化情況選擇相應的農作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03 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液和無土栽培的營養(yǎng)液相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都必須含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②都必須含有少量有機物 ③都必須含有植物激素 ④溶液濃度都必須小于細胞液濃度

[     ]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0123 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關于水分的吸收與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下面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水分的吸收可以及時將礦質元素離子運走,因而可以促進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
B.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增加了細胞液的濃度,因而能夠促進水分的吸收
C.礦質元素離子的主要吸收部位與水分的主要吸收部位是相同的
D.水分的吸收與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模擬題 題型:單選題

設計實驗探究X是否屬于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無機鹽,某同學的構思大致如下:本實驗中采用甲組、乙組之間的空白對照;以及乙組中實驗前(無x)與實驗后(有X)之間的自身對照。兩次對照中屬于實驗組的依次是
[     ]
A.甲組、乙組實驗前
B.甲組、乙組實驗后
C.乙組、乙組實驗前
D.乙組、乙組實驗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