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曲線C1的參數(shù)方程為 (φ為參數(shù)),以原點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為ρ=2cosθ.
(Ⅰ)求曲線C1的極坐標方程與曲線C2的直角坐標方程;
(Ⅱ)若直線θ= (ρ∈R)與曲線C1交于P,Q兩點,求|PQ|的長度.

【答案】解:(Ⅰ)曲線C1的參數(shù)方程為 (φ為參數(shù)),利用平方關系消去φ可得: +(y+1)2=9,展開為:x2+y2﹣2 x+2y﹣5=0,可得極坐標方程: ρcosθ+2ρsinθ﹣5=0.
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為ρ=2cosθ,即ρ2=2ρcosθ,可得直角坐標方程:x2+y2=2x.
(Ⅱ)把直線θ= (ρ∈R)代入 ρcosθ+2ρsinθ﹣5=0,
整理可得:ρ2﹣2ρ﹣5=0,
∴ρ12=2,ρ1ρ2=﹣5,
∴|PQ|=|ρ1﹣ρ2|= = =2
【解析】(I)曲線C1的參數(shù)方程為 (φ為參數(shù)),利用平方關系消去φ可得普通方程,展開利用互化公式可得極坐標方程.曲線C2的極坐標方程為ρ=2cosθ,即ρ2=2ρcosθ,利用互化公式可得直角坐標方程.(II)把直線θ= (ρ∈R)代入 ρcosθ+2ρsinθ﹣5=0,整理可得:ρ2﹣2ρ﹣5=0,利用|PQ|=|ρ1﹣ρ2|= 即可得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四棱錐中,,,中點.

(1)證明:平面;

(2)若平面,是邊長為的正三角形,求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東西方向的公路北側的邊緣線,某公司準備在上的一點的正北方向的處建一倉庫,并在公路同側建造一個正方形無頂中轉站(其中邊上),現(xiàn)從倉庫和中轉站分別修兩條道路,,已知,且,設,

(1)求關于的函數(shù)解析式;

(2)如果中轉站四周圍墻(即正方形周長)造價為萬元,兩條道路造價為萬元,問:取何值時,該公司建中轉圍墻和兩條道路總造價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三棱錐中,分別為棱的中點.已知,.

求證:(1)直線PA平面DEF;

(2)平面BDE⊥平面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內容極為豐富的數(shù)學名著,書中提到了一種名為“芻甍”的五面體(如圖)面 為矩形,棱 .若此幾何體中, 都是邊長為 的等邊三角形,則此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命題 ,命題方程 表示焦點在 軸上的雙曲線.
(1)命題 為真命題,求實數(shù) 的取值范圍;
(2)若命題“ ”為真,命題“ ”為假,求實數(shù) 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函數(shù)f(x)=|3x﹣4|.
(Ⅰ)記函數(shù)g(x)=f(x)+|x+2|﹣4,在下列坐標系中作出函數(shù)g(x)的圖象,并根據(jù)圖象求出函數(shù)g(x)的最小值;
(Ⅱ)記不等式f(x)<5的解集為M,若p,q∈M,且|p+q+pq|<λ,求實數(shù)λ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拋物線C: ,點 在x軸的正半軸上,過點M的直線 與拋物線C相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

(1)若 ,且直線 的斜率為1,求以AB為直徑的圓的方程;
(2)是否存在定點M,使得不論直線 繞點M如何轉動, 恒為定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欲研究晝夜溫差大小與患感冒人數(shù)多少之間的關系,他們分別到氣象局與某醫(yī)院抄錄了1至6月每月10號的晝夜溫差情況與因患感冒而就診的人數(shù),得到如下的資料:
該興趣小組確定的研究方案是:現(xiàn)從這六組數(shù)據(jù)中選取2組,用剩下的4組數(shù)據(jù)求線性回歸方程,再用被選用的2組數(shù)據(jù)進行檢驗.
參考公式:


(1)求選取的2組數(shù)據(jù)恰好是相鄰兩個月的概率;
(2)若選取的是1月與6月的兩組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2至5月的數(shù)據(jù),求出 關于 的線性回歸方程 ;
(3)若有線性回歸方程得到的估計數(shù)據(jù)與所選出的檢驗數(shù)據(jù)的誤差均不超過2人,則認為得到的線性回歸方程是理想的,試問(2)中所得線性回歸方程是否是理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