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個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兩點A,B,AC,BD分別是在這個二面角的兩個面內垂直于AB的線段,若AB=4,AC=6,BD=8,則CD=( 。
A、2
41
B、2
3
C、2
17
D、10
考點:與二面角有關的立體幾何綜合題
專題:綜合題,空間位置關系與距離
分析:由已知可得
CD
=
CA
+
AB
+
BD
,利用數(shù)量積的性質即可得出.
解答: 解:∵CA⊥AB,BD⊥AB,∴
CA
AB
=
BD
AB
=0,
AC
BD
=60°,∴
CA
,
BD
=120°.
CD
=
CA
+
AB
+
BD

CD
2=
CA
2+
AB
2+
BD
2+2
CA
AB
+2
CA
BD
+2
AB
BD

=62+42+82+0+2×6×8×cos120°+0
=68.
∴|
CD
|=2
17

故選:C.
點評:熟練掌握向量的運算和數(shù)量積運算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棱長為4的正方體內切球的表面積為(  )
A、4πB、16π
C、8πD、12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集合M=(y|y=x2-2x+1},N={x|y=x+
2x
+2},則M與N的關系是( 。
A、M=NB、M≠N
C、M∈ND、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將集合A中的數(shù)按從小到大排成數(shù)列{an},則有a1=31+2×0=3,a2=32+2×0=9,a3=32+2×1=11,a4=33+2×0=27,…,依此類推,將數(shù)列依次排成如圖所示的三角形數(shù)陣,則第六行第三個數(shù)為( 。
A、247B、735
C、731D、7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雙曲線
x2
64
-
y2
36
=1上點P到右焦點的距離為14,則其到左焦點距離( 。
A、30B、30或2
C、6或22D、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數(shù)列{an}滿足a1=
5
2
,an+1=
5an-8
2an-3
(n∈N*),bn=
1
an-2

(Ⅰ)證明:數(shù)列{bn}為等差數(shù)列;
(Ⅱ)已知cn=bn(-
9
10
n,求數(shù)列{cn}的最大項為第幾項;
(Ⅲ)設Sn為{bn}的前n項和,dn=[
Sn
n+4
],其中[x]為不超過x的最大整數(shù),求數(shù)列{dn}的前n項和T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y2=2px(p>0)上點M(3,m)到焦點F的距離為4.
(Ⅰ)求拋物線方程;
(Ⅱ)點P為準線上任意一點,AB為拋物線上過焦點的任意一條弦,設直線PA,PB,PF的斜率為k1,k2,k3,問是否存在實數(shù)λ,使得k1+k2=λk3恒成立.若存在,請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橢圓C的焦點坐標分別為(
3
,0)(-
3
,0),長軸是短軸的兩倍. 
(1)求橢圓C的方程; 
(2)在y的正半軸上是否存在一點P(0,p),過定點P作任意一條直線與橢圓C交于兩點S,T,使得
OS
OT
為一個定值.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點P,PA⊥平面ABCD,E、F分別是AB、PC的中點,且PA=AD.
(1)求證:EF∥平面PAD;
(2)求證:面PEC⊥面P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