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成都二模)如圖,斜三棱柱ABC-A1B1C1中,側面ACC1A1⊥側面ABB1A1,AC=AB=
2
,∠CAA1=∠BAA1=135°.
(1)求∠BAC的大。
(2)若底面△ABC的重心為G,側棱AA1=4,求GC1與平面A1B1C1所成角的大。
分析:(1)作CO⊥AA1交AA1的延長線于點O,連接BO,則CO⊥平面ABB1A1,先證△OAC≌△BAO,則BO⊥AA1,根據(jù)公式cos∠CAB=cos∠OAC•cos∠OAB可求出∠CAB的大;
(2)以O為坐標原點,OB、OA、OC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求出向量
GC1
和平面A1B1C1的法向量
n
,然后根據(jù)cos<
n
GC1
>=
n
GC1
|
n
|•|
GC1
|
,從而求出GC1與平面A1B1C1所成角的大。
解答:解:作CO⊥AA1交AA1的延長線于點O,連接BO,則CO⊥平面ABB1A1
根據(jù)△OAC≌△BAO,所以BO⊥AA1,
(1)由cos∠CAB=cos∠OAC•cos∠OAB
知cos∠CAB=coa245°=
1
2

∴∠CAB=60°
(2)以O為坐標原點,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系O-xyz
則A(0,1,0),B(1,0,0),C(0,0,1)
∴G(
1
3
,
1
3
1
3
),B1(1,4,0),A1(0,5,0),C1(0,4,1)
GC1
=(-
1
3
11
3
,
2
3

設平面A1B1C1的法向量為
n
=(x,y,z)
n
A1B1
=x-y=0
n
A1C1
=-y+z=0
⇒x=y=z
取n=(1,1,1)
∵cos<
n
,
GC1
>=
n
GC1
|
n
|•|
GC1
|
=
-
1
3
+
11
3
+
2
3
3
14
=
2
42
21

∴GC1與平面A1B1C1所成角的大小為
π
2
-arccos
2
42
21
,即arcsin
2
42
21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用空間向量求直線與平面的夾角,同時考查了計算能力和論證推理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成都二模)已知P是橢圓
x2
4
+
y2
3
=1上的一點,F(xiàn)1、F2是該橢圓的兩個焦點,若△PF1F2的內(nèi)切圓半徑為
1
2
,則
PF1
PF2
的值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成都二模)已知全集U,集合A、B為U的兩個非空子集,若“x∈A”y與“x∈B”是一對互斥事件,則稱A與B為一組U(A,B),規(guī)定:U(A,B)≠U(B,A).當集合U={1,2,3,4,5}時,所有的U(A,B)的組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成都二模)已知函數(shù)f(x)=cos(x+θ),θ∈R,若
lim
x→0
f(π+x)-f(π)
x
=1,則函數(shù)f(x)的解析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成都二模)化簡
sin(60°+θ)+cos120°sinθ
cosθ
的結果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08•成都二模)過拋物線x2=2y上兩點A(-1,
1
2
)、B(2,2)分別作拋物線的切線,兩條切線交于點M.
(1)求證:∠BAM=∠BMA;
(2)記過點A、B且中心在坐標原點、對稱軸為坐標軸的雙曲線為C,F(xiàn)1、F2為C的兩個焦點,B1、B2為C的虛軸的兩個端點,過點B2作直線PQ分別交C的兩支于P、Q,當
PB1
QB1
∈(0,4]時,求直線PQ的斜率k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