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00420 100428 100434 100438 100444 100446 100450 100456 100458 100464 100470 100474 100476 100480 100486 100488 100494 100498 100500 100504 100506 100510 100512 100514 100515 100516 100518 100519 100520 100522 100524 100528 100530 100534 100536 100540 100546 100548 100554 100558 100560 100564 100570 100576 100578 100584 100588 100590 100596 100600 100606 100614 266669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不等式|x+3|+|x-1|≥a2-3a對任意實數(shù)x恒成立,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
,定義
,下列等式中
①
;②
;③
;④
2+
2=(m
2+q
2)(n
2+p
2)
一定成立的是
.(填上序號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函數(shù)
(I)求函數(shù)f(x)的最小正周期及在區(qū)間
上的值域;
(Ⅱ)在△ABC中,角A、B、C所對的邊分別是a、b、c,又
的面積等于3,求邊長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數(shù)列{a
n}的前n項和為S
n,滿足S
n+2n=2a
n.
(I)證明:數(shù)列{a
n+2}是等比數(shù)列,并求數(shù)列{a
n}的通項公式a
n;
(Ⅱ)若數(shù)列{b
n}滿足b
n=log
2(a
n+2),求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矩形ADEF與梯形ABCD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D⊥CD,AB∥CD,AB=AD=1,CD=2,DE=3,M為CE的中點.
(I)求證:BM∥平面ADEF;
(Ⅱ)求直線DB與平面BEC所成角的正弦值;
(Ⅲ)求平面BEC與平面DEC所成銳二面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暗箱中開始有3個紅球,2個白球.現(xiàn)每次從暗箱中取出1個球后,再將此球和它同色的另外5個球一起放回箱中.
(I)求第2次取出白球的概率;
(Ⅱ)若取出白球得2分,取出紅球得3分,設(shè)連續(xù)取球2次的得分值為X,求X的分布列和數(shù)學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函數(shù)f(x)=ax+lnx(a∈R).
(I)求f(x)的單調(diào)區(qū)間;
(Ⅱ)設(shè)g(x)=x2-2x+1,若對任意x1∈(0,+∞),總存在x2∈[0,1],使得f(x1)<g(x2),求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年山東省德州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設(shè)橢圓C:
的一個頂點與拋物線:
的焦點重合,F(xiàn)
1、F
2分別是橢圓的左、右焦點,離心率
,過橢圓右焦點F
2的直線l與橢圓C交于M、N兩點.
(I)求橢圓C的方程;
(Ⅱ)是否存在直線l,使得
,若存在,求出直線l的方程;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Ⅲ)若AB是橢圓C經(jīng)過原點O的弦,MN∥AB,求
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廣東省廣州市東風中學高三數(shù)學綜合訓練試卷1(理科)(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復數(shù)Z1=a+2i,Z2=-2+i,如果|Z1|<|Z2|,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 )
A.-1<a<1
B.a(chǎn)>1
C.a(chǎn)>0
D.a(chǎn)<-1或a>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0-2011學年廣東省廣州市東風中學高三數(shù)學綜合訓練試卷1(理科)(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shè)全集U={1,2,3,4,5,7},集合A={1,3,5,7},集合B={3,5},則( )
A.U=A∪B
B.U=(∁UA)∪B
C.U=(∁UA)∪(∁UB)
D.U=A∪(∁UB)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