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9-9-10所示,豎立在水平地面上的輕質彈簧勁度系數(shù)為k,彈簧上端連接一輕薄板P,質量為m的物塊B原先靜止在P的上表面,今用力豎直向下壓B,松開后,BP一起上下振動而不脫離.求B的最大振幅.

解析:當B達最高點所受回復力kA恰等于重力mg時,BP恰沒有脫離,此時振幅A為最大.kAmg,所以Amg/k.

答案:mg/k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7?肇慶二模)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探索航天器球形返回艙穿過大氣層時所受空氣阻力(風力)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模擬實驗研究.如圖為測定風力的實驗裝置圖,其中CD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長為L的光滑均勻電阻絲,電阻絲電阻較大;一質量和電阻都不計的細長細長裸金屬絲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懸掛球P,無風時細金屬絲豎直,恰與電阻絲在C點接觸,OC=H;有風時金屬絲將偏離豎直方向,與電阻絲相交于某一點(如圖中虛線所示).細金屬絲與電阻絲始終保持良好的導電接觸.
(1)已知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阻不計,理想電壓表兩接線柱分別與O點和C點相連,球P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由此可以推得風力大小F與電壓表示數(shù)的關系式為F=
mgL
EH
U
mgL
EH
U

(2)研究小組的同學猜想:風力大小F可能與風速大小v和球半徑r這兩個因素有關,于是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實驗一:使用同一球,改變風速,記錄了在不同風速下電壓表的示數(shù).
表一  球半徑r=0.50cm
風速(m/s) 10 15 20 30
電壓表示數(shù)(V) 2.40 3.60 4.81 7.19
由表一數(shù)據(jù)可知:在球半徑一定的情況下,風力大小與風速的關系是
風力大小與風速成正比
風力大小與風速成正比

實驗二:保持風速一定,換用同種材料、不同半徑的實心球,記錄了在球半徑不同情況下電壓表的示數(shù).
表二  風速v=10m/s
球半徑(cm) 0.25 0.50 0.75 1.00
電壓表示數(shù)(V) 9.60 2.40 1.07 0.60
由表二數(shù)據(jù)可知:在風速一定的情況下,風力大小與球半徑的關系是
成正比
成正比
.(球體積公式V=
4
3
πr3

(3)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可知風力的大小F與風速大小v、球半徑r的關系式為
F=kvr,式中k為常數(shù)
F=kvr,式中k為常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9-9-10所示,豎直懸掛的輕彈簧下端系著A、B兩個小球,質量分別為mA=100 g,mB=500 g.系統(tǒng)靜止時彈簧伸長x=15 cm,未超出彈性限度,若剪斷A、B間的細繩,則A在豎直方向上做簡諧運動,求:

 圖9-9-10

(1)A的振幅;

(2)A球的最大加速度;

(3)當A球上升至最高點時,彈簧的彈力多大?對天花板上O點是壓力還是拉力?(g取1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9-38-10所示,質量相同的兩個帶電粒子P、Q以相同速度沿垂直于電場方向射入兩平行板間的勻強電場中,P從兩板正中央射入,Q從下極板邊緣入射入,它們最后打在同一點(重力不計),則從開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過程中(      )

A.它們的運動時間tQ>tP

B.它們所帶電量之比qP:qQ=1:2

C.它們的動能增量之比

D.它們的電勢能減少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研究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shù)點,如圖29所示,其相鄰點間的距離分別為AB=3.62 cm,BC=4.38 cm,CD=5.20 cm,DE=5.99 cm,EF=6.80 cm,F(xiàn)G=7.62 cm,每兩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0.10 s.

圖2-9

(1)試根據(jù)紙帶上各個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計算出打下B、C、D、E、F五個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并將各個速度值填入下式(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vB=_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vE=________m/s,vF=________m/s.

(2)將B、C、D、E、F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標在圖2-10所示的坐標紙上,并畫出小車的瞬時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

圖2-10

(3)根據(jù)(2)中的v-t圖線,求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_______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