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3-7-26所示的直角三棱鏡中∠A=70°,入射光線垂直于AB面,求光線從棱鏡第一次折射入空氣時的折射角,并作出光路圖,已知折射率n=.

13-7-26

解析:由sinC=得,臨介角C=45°,作垂直AB的入射光線OO1,在AC界面上入射點為O1,由圖中幾何關系可知∠1=70°,由反射定律得∠2=70°,作出反射光線O1、O2,在BC上的入射點O2,由圖中的幾何關系知,∠3=50°>45°,光線還發(fā)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知∠4=50°,作出反射光線O2O3,在AC上的入射點為O3,由幾何關系可知∠5=30°<45°,不能發(fā)生全反射,光線由O3點折射出,根據(jù)折射定律n=,得sinr=nsini=×sin30°=×=,則∠6=45°.

答案:45°  光路圖如圖所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常州模擬)光電計時器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見儀器.當有物體從光電門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現(xiàn)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合外力、質量關系,其 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小車上固定著用于擋光的窄片K,測得其寬度為d,讓小車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窄片K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和t2

(1)該實驗中,在改變小車的質量M或沙桶的總質量m時,保持M>>m,這樣做的目的是
小車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或約等于)mg
小車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或約等于)mg
;
(2)為了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除了測量d、t1和t2之外,還需要測量
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
兩光電門之間的距離
,若上述測量量用x表示,則用這些物理量計算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
d2(
t
2
1
-
t
2
2
)
2x
t
2
1
t
2
2
d2(
t
2
1
-
t
2
2
)
2x
t
2
1
t
2
2
;
(3)某位同學經過測量、計算得到如下表數(shù)據(jù),請在圖乙中作出小車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系圖象.
組別 1 2 3 4 5 6 7
M/kg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F/N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a/m?s-2 0.13 0.17 0.26 0.34 0.43 0.51 0.59
(4)由圖象可以看出,該實驗存在著較大的誤差,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宇航員在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空間站內研究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下彈簧振子的周期T與振子質量m的關系.身邊的器材有:彈簧、完全相同的螺帽若干個、天平、秒表、刻度尺、溫度計等.
(1)某次時間測定中,秒表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t=
99.8
99.8
(s)
(2)某次實驗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螺帽的數(shù)量n(個) 1 2 3 4 5
30次全振動的時間t(s) 13.40 19.20 23.21 26.83 30.01
振動周期T(s) 0.45 0.64 0.77 0.89 1.00
為了得出T與m的關系,他先研究T與n的關系,并采用作圖的方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他以螺帽的個數(shù)n為橫坐標得出一條傾斜直線,那么他是以
T2
T2
為縱坐標的.
(3)由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示坐標系中作出該直線.

(4)根據(jù)作出的圖線,得出T與n的關系式為T=
T=
0.2n
T=
0.2n
(s).每個螺帽的質量用m0表示,若用一未知質量的物體做振子時,測得周期為1.26s,則該物體質量為
7.94
7.94
m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為檢測一個標值為5Ω的滑動變阻器,現(xiàn)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
A.待測滑動變阻器Rx,總電阻約5Ω
B.電流表A1,量程0.6A,內阻約0.6Ω
C.電流表A2,量程3A,內阻約0.12Ω
D.電壓表V1,量程15V,內阻約15kΩ
E.電壓表V2,量程3V,內阻約3kΩ
F.滑動變阻器R,總電阻約20Ω
G.直流電源E,電動勢3V,內阻不計
H.電鍵S、導線若干
①為了盡可能精確測定Rx的總電阻值,所選電流表為
 
(填“A1”或“A2”),所選電壓表為
 
(填“V1”或“V2”);
②請根據(jù)實驗原理圖甲,完成圖乙未完成的實物連線,使其成為測量電路;
③圖丙所示是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待測滑動變阻器所采用的電阻絲的直徑,則該電阻絲的直徑為
 
mm.
精英家教網
(2)光電計時器是一種研究物體運動情況的常見儀器.當有物體從光電門通過時,光電計時器就可以顯示物體的擋光時間.現(xiàn)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其質量、所受合外力的關系,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l、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兩個光電門(與之連接的兩個光電計時器沒有畫出).小車上固定著用于擋光的窄片K,測得其寬度為d,讓小車從木板的頂端滑下,光電門各自連接的計時器顯示窄片K的擋光時間分別為t1和t2
①該實驗中,在改變小車的質量M或沙桶的總質量m時,保持M>>m,這樣做的目的是
 

②為了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除了測量d、t1和t2之外,還需要測量
 
,若上述測量用x表示,則用這些物理量計算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
 
;
⑤某同學經過測量、計算得到如下表數(shù)據(jù),請在圖2中作出小車的加速度與所受合外力的關系圖象;
組別 1 2 3 4 5 6 7
M/kg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F/N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a/m.s 0.13 0.17 0.26 0.34 0.43 0.51 0.59
④由圖象可以看出,該實驗存在著較大的誤差,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11年7月30號凌晨4時26分開始進行第四次下潛實驗,并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成功安放了中國大洋協(xié)會的標志和一個木雕的中國龍,
如圖所示.下潛全程歷時8小時57分,于13時2分完成下潛任務后順利返回到“向陽紅09”母船.關于此次潛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
A、“5182米”是指位移B、“5182米”是指路程C、“4時26分”、“8小時57分”、“13時2分”是指時間D、“4時26分”、“13時2分”指時刻,“8小時57分”指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