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氘核、氚核、中子、氦核的質(zhì)量分別是m1、m2、m3和m4,如果氘核和氚核結(jié)合生成氦核,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反應方程為${\;}_{1}^{2}$H+${\;}_{1}^{3}$H→${\;}_{2}^{4}$He+${\;}_{0}^{1}$n
B.這是一個裂變反應
C.核反應過程中的質(zhì)量虧損△m=m3+m4-(m1+m2
D.核反應過程中釋放的核能△E=(m1+m2-m3-m4)c2

分析 解答本題需要掌握:核反應方程要遵循質(zhì)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守恒;明確裂變和聚變反應的區(qū)別;聚變反應后質(zhì)量減小,放出能量;正確利用質(zhì)能方程求釋放的能量.

解答 解:A、核反應過程中質(zhì)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守恒,故A正確;
B、這是一個聚變反應而不是一個裂變反應,故B錯誤;
C、該反應的中質(zhì)量虧損為:△m=m1+m2-m3-m4,故C錯誤;
D、根據(jù)質(zhì)能方程得△E=△mc2=(m1+m2-m3-m4)c2,故D正確.
故選:AD.

點評 根據(jù)質(zhì)量數(shù)和電荷數(shù)守恒正確書寫核反應方程,了解裂變和聚變的不同;愛因斯坦質(zhì)能方程為人類利用核能打開了大門,要正確理解質(zhì)能方程中各個物理量的含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質(zhì)量為m的均勻半圓形薄板,可以繞光滑水平軸A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AB是它的直徑,O是圓心.在B點作用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使薄板平衡,此時AB恰處于水平位置,若保持力F始終豎直向上,在F作用下使薄板繞A點沿逆時針方向緩慢轉(zhuǎn)動,直到AB接近豎直位置的過程中,力F對應的力矩為M,則M、F大小變化情況是( 。
A.M變小,F(xiàn)不變B.M、F均變大
C.M、F均先變大再變小D.M先變大再變小,F(xiàn)始終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長為L的水平極板間,有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如圖所示,磁感應強度為B,板間距離為L,板不帶電.現(xiàn)在質(zhì)量為m、電量為q的正電粒子(不計重力),從左邊極板間中點處垂直磁感線以速度v水平射入磁場,欲使粒子都打在極板上,不離開磁場區(qū)域,可采用的方法是控制速度的大小,求帶電粒子運動的速度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1所示的截面為同心圓環(huán)的直導電材料,電阻約為100歐姆,欲測量該樣品的內(nèi)徑,但內(nèi)徑太小無法直接測量.現(xiàn)提供以下實驗器材:
A、20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
B、螺旋測微器
C、電流表A1(量程為50mA,內(nèi)阻r1=100歐姆)
D、電流表A2(量程為100mA,內(nèi)阻r2約為40歐姆)
E、滑動變阻器R1(0-10歐姆,額定電流2A)
F、直流電源E(12V,內(nèi)阻約為100歐姆)
G、上述導電材料R2(長約為3cm,電阻約為100歐姆)
H、開關(guān)一只,導線若干

用上述器材設計一個盡可能精確測量該樣品內(nèi)徑d的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游標卡尺測得該樣品的長度如圖2所示,其求數(shù)L=3.015cm,用螺旋測微器測得該樣品的外徑D如圖3所示,則D=3.205mm.
②請在圖4中畫出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并標明所選擇器材的字母代號.
③用已知的物理和所測得的物理的符號表示樣品的內(nèi)徑d=$\sqrt{{D}^{2}-\frac{4ρL({I}_{D}-{I}_{C})}{π{I}_{C}{r}_{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匝數(shù) n1=140匝,副線圈總匝數(shù) n2=1400匝,原線圈電壓μ1=10V,線路電阻用R表示,R=4,用戶電阻R′=16Ω.開始時滑動觸頭P放在副線圈的中點,不計電表對電路的影響,求:
(1)滑動觸頭P放在副線圈的中點時,伏特表A2的示數(shù).
(2)滑動觸頭P放在副線圈的中點時,線路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再將滑動觸頭P移動到副線圈的最上端,線路電阻R上消耗的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用打點計時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在小車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動小車A使之作勻速運動,然后與原來靜止在前方的小車B相碰并粘合成一體,繼續(xù)作勻速運動.他設計的具體裝置如圖1所示.在小車A后連著紙帶,電火花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

①長木板下墊著小木片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②該同學使用的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每次實驗應使用2條紙帶;
③若該同學已得到打點紙帶如圖2所示,A為運動起始的第一點,則應選BC段來計算A的碰前速度,應選DE段來計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兩格填“AB”或“BC”或“CD”或“DE”);
④已測得小車A的質(zhì)量m1=0.40kg,小車B的質(zhì)量m2=0.20kg.由以上測量結(jié)果可得:碰前總動量=0.42kg•m/s,碰后總動量=0.417 kg•m/s.
⑤該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誤差范圍內(nèi)碰撞前后系統(tǒng)的總動量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兩個A、B小球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兩球質(zhì)量關(guān)系為mB=2mA,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A、B兩球的動量均為8kgm/s運動中兩球發(fā)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動量增量為-4kgm/s,則(  )
A.右方為A球,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大小之比為2:3
B.右方為A球,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大小之比為1:6
C.左方為A球,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大小之比為2:3
D.左方為A球,碰撞后A、B兩球的速度大小之比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用活塞密封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已知容器橫截面積為S,活塞重為G,大氣壓強為P0.若活塞固定,密封氣體溫度升高1℃,需吸收的熱量為Q1;若活塞不固定,且可無摩擦滑動,仍使密封氣體溫度緩慢升高1℃,需吸收的熱量為Q2
①Q(mào)1 和Q2哪個大些?
②求在活塞可自由滑動時,密封氣體緩慢溫度升高1℃,活塞上升的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質(zhì)量一定的汽車駛過圓弧形橋面頂點時未脫離橋面,關(guān)于汽車所處的運動狀態(tài)以及對橋面的壓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汽車處于超重狀態(tài),它對橋面的壓力大于汽車的重力
B.汽車處于超重狀態(tài),它對橋面的壓力小于汽車的重力
C.汽車處于失重狀態(tài),它對橋面的壓力大于汽車的重力
D.汽車處于失重狀態(tài),它對橋面的壓力小于汽車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