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d處固定有負點電荷Q,一個帶電質(zhì)點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射A此區(qū)域時的軌跡為圖中曲線abc,a、b、c、d恰好是一正方形的四個頂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由a到c,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小,在b點動能最小
B.a、b、c三點處電勢高低關(guān)系是φac>φb
C.質(zhì)點在a、b、c三點處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1:2:1
D.若將d處的點電荷改為+Q,該帶電質(zhì)點的軌跡仍可能為曲線abc

分析 電荷受到的合力指向軌跡的內(nèi)側(cè),根據(jù)軌跡彎曲方向判斷出粒子與固定在O點的電荷是異種電荷,它們之間存在引力,根據(jù)點電荷的電場線的特點,Q與ac距離相等,都小于b,故B點的電勢高于ac兩點的電勢.應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之間的關(guān)系.

解答 解:A、根據(jù)軌跡彎曲方向判斷出粒子之間存在引力,它與固定在O點的電荷是異種電荷,故質(zhì)點帶正電荷,質(zhì)點從a到b,電勢升高,電勢能就增加;從b到c電勢能減小,質(zhì)點在b點的電勢能最大,則動能最小.故A正確;
B、根據(jù)點電荷的電場線的特點,Q與ac距離相等,都小于b,故b點的電勢最高,a、c兩點的電勢相等,即φac<φb.故B錯誤;
C、質(zhì)點在a、b、c三點時的加速度大小要根據(jù)庫侖定律求出庫侖力.由圖可知,ra=rc=$\frac{\sqrt{2}}{2}$rb
代人庫侖定律:F=k$\frac{{q}_{1}{q}_{2}}{{r}^{2}}$,
可得:$\frac{{F}_{a}}{{F}_}$=$\frac{{r}_^{2}}{{r}_{a}^{2}}$=$\frac{2}{1}$
由牛頓第二定律:$\frac{{a}_{a}}{{a}_}$=$\frac{2}{1}$,所以質(zhì)點在a、b、c三點處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2:1:2;故C錯誤.
D、若將d處的點電荷改為+Q,質(zhì)點受到斥力,軌跡不可能沿曲線abc,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屬于電場中軌跡問題,考查分析推理能力.根據(jù)軌跡的彎曲方向,判斷出電荷受到的電場力指向軌跡內(nèi)側(cè).進而判斷出電荷是正電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絕緣光滑半徑為R=0.8m的半圓環(huán)豎直固定放置,位于場強E1=4V/m、方向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半圓環(huán)的下端與地面相切于最低點B,半圓環(huán)的右邊存在水平向右的場強為E2=0.2V/m的勻強電場,現(xiàn)有質(zhì)量m=1kg,帶電荷量q=+5C的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位于半圓環(huán)最高點A,小物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給小物塊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A=4$\sqrt{3}$m/s(g取10m/s2).求:
(1)小物體到達B點的速度大;
(2)小物體到達B點時對半圓環(huán)的壓力大。
(3)小物體在地面上滑行到最后處所用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guān)于點電荷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點電荷一定是帶電量很小的電荷
B.只有體積很小的電荷,才能看作點電荷
C.體積很大的電荷,一定不能看作點電荷
D.體積很大的電荷,一定條件下也可看作點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裝置如圖甲,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OB和OC為細繩,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圖圖乙,已知實驗過程中操作正確,
(1)本實驗采用的科學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2)實驗中,要求先后兩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D
A.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力F1和F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個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
B.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
C.橡皮條伸長到同一長度
D.橡皮條沿同一方向伸長到同一長度
(3)乙圖中F1、F2、F、F′四個力,其中F(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彈簧秤直接測得的,其中F′(填上述字母)的方向沿AO方向.
(4)丙圖是測量中某一彈簧秤的示數(shù),示數(shù)表明該力大小為1.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頂端裝有滑輪,兩物塊P、Q用輕繩連接并跨過滑輪(不計滑輪的質(zhì)量和摩擦),P懸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當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時,P、Q仍靜止不動.則(  )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變小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變大
C.輕繩上拉力一定不變D.輕繩上拉力一定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同學在實驗室想測量一只靈敏電流計G表內(nèi)的電阻rg,及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要求:測量盡量準確,能測多組數(shù)據(jù)且滑動變阻器調(diào)節(jié)方便,電表最大讀數(shù)不得小于量程的$\frac{1}{3}$,待測元件及提供的其他實驗材料有:
A.待測G表:量程500μA,內(nèi)阻在150-2500Ω之間
B.待測電源E:電動勢約3.0V,內(nèi)阻未知
C.電流表A:量程2A,內(nèi)阻約0.1Ω
D.電壓表V:量程300mV,內(nèi)阻約500Ω
E.定值電阻R0:R0=300
F.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0Ω,額定電流2A
H.電阻箱R2:0-9999Ω
J.開關(guān)S一個,導線若干
(1)該同學先利用伏安法測量G表內(nèi)阻0.
①圖甲是該同學設計的實驗電路圖,則虛線框中應該選用的元件是E;(填元件前面的序號字母)
②該同學讀出c表的示數(shù)為,電壓表y的示數(shù)為u,請寫出待測G表的內(nèi)阻的計算表達式R=$\frac{U}{I}$-R0;.
(2)該同學測出rv=200Ω后,然后把G表和電阻箱R2串聯(lián),將它改裝成一只量程為3V的電壓表,則電阻箱Rx應調(diào)到2800Ω.
(3)該同學利用電流表A和改裝后的電壓表,將各元件連接成圖乙所示的測量電路,接著測量電源的電動勢E
及內(nèi)阻n若利用測量的數(shù)據(jù),作出的G表示數(shù)k與通過滑動變阻器蜀的電流,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丙所示,則可得
到電源的電動勢E=1.5V.內(nèi)阻r=0.6n(計算結(jié)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關(guān)于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體間有摩擦力,兩物體間就一定有彈力
B.兩物體間有滑動摩擦力,兩物體就一定都是運動的
C.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來是因為手的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重力
D.兩物體間有相對運動,兩物體間就一定有滑動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此時質(zhì)點P正向y軸正方向運動,經(jīng)0.1s第一次到達波峰位置,由此可知該波沿x軸正方向(選填“正方向”或“負方向”)傳播,t=0.7s時,質(zhì)點P的位移為-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車廂頂部用豎直細線懸掛一小球,小球下方與一光滑斜面接觸( 。
A.如小車做勻速運動,小球受到的力有重力、繩對它的拉力和斜面對它的彈力
B.如小車做勻速運動,小球受到斜面的彈力一定為零
C.如小車做勻加速運動,小球受到斜面的彈力一定為零
D.如小車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越大,繩的拉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