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同學根據(jù)不同的實驗條件,進行了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
(1)甲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用小錘擊打彈性金屬片,金屬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彈出,同時B球被松開自由下落,觀察到兩球同時落地,改變小錘打擊的力度,即改變A球被彈出時的速度,兩球仍然同時落地,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采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兩個相同的弧形軌道M、N,分別用于發(fā)射小鐵球P、Q,其中N的末端可看作與光滑的水平板相切,兩軌道上端分別裝有電磁鐵C、D;調(diào)節(jié)電磁鐵C、D的高度使AC=BD,從而保證小鐵球P、Q在軌道出口處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現(xiàn)將小鐵球P、Q分別吸在電磁鐵C、D上,然后切斷電源,使兩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時分別從軌道M、N的末端射出。實驗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是______________.僅僅改變弧形軌道M的高度,重復上述實驗,仍能觀察到相同的現(xiàn)象,這說明_______________。
.(1)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 (2)球P將在水平軌道上擊中球Q; 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試題分析: (1)在打擊金屬片時,金屬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彈出,做平拋運動,同時B球被松開,做自由落體運動,兩小球同時落地,說明A球與B球在豎直方向的運動規(guī)律相同,即:說明平拋運動豎直方向是自由落體運動.
(2)兩小鐵球P、Q能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時分別從軌道下端水平射出,小球P做平拋運動,小球Q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看到:P球落地時剛好和Q球相遇;當同時改變兩小球滾下的高度時,仍能相碰,這說明:初速度相同時,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的運動規(guī)律與勻速運動規(guī)律相同,即:說明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做"利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實驗:

(1)測單擺周期時,應該從擺球經(jīng)過_________(填“最低點”或“最高點”)時開始計時;
(2)如果實驗測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A.測擺線長時擺線拉得過緊
B.擺線上端未牢固系于懸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長度增加
C.開始計時時,秒表過遲按下
D.實驗中誤將49次全振動數(shù)為50次
(3)某同學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實驗中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的周期T,算出T2的值,再以L為橫軸、T2為縱軸建立直角坐標系,將所得數(shù)據(jù)描點連線如圖,并求得該直線的斜率為k。則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用k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種“用一把尺子測定動摩擦因數(shù)”的實驗方案;如圖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B是質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點)。
第一次實驗,如圖(a)所示,將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對齊并固定,讓滑塊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最高點距離桌面的高度h、M距離地面的高度H、M與P間的水平距離x1;

第二次實驗,如圖(b)所示,將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并固定,讓滑塊B再次從滑槽最高點由靜止滑下,最終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測出滑槽末端與桌面右端M的距離L、M與P′ 間的水平距離x2。
(1)在第二次實驗中,滑塊在滑槽末端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用實驗中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
(2)(多選)通過上述測量和進一步的計算,可求出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下列能引起實驗誤差的是(     )
A.h的測量B.H的測量C.L的測量D.x2的測量
(3)若實驗中測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則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對某導電元件(圓柱狀)進行研究,圖甲是說明書中給出的伏安特性曲線。

(1) 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擋試測元件在常溫下的電阻,把選擇開關調(diào)到“×10”歐姆檔,測量操作步驟正確,發(fā)現(xiàn)表頭指針偏轉的角度過大,應換為      歐姆檔。
(2) 可由UI圖線得到各狀態(tài)下元件的電阻值R,為了進一步研究該材料電阻率,需要測量元件的長度和截面直徑。如圖乙所示,用螺旋測微器測得的直徑讀數(shù)為        mm。
(3) 實驗室中提供以下器材:
A. 電壓表V(量程為0—3V,內(nèi)阻約5kΩ)
B. 電流表A(量程為0—0.6 A,內(nèi)阻約0.1Ω)
C. 滑動變阻器R1(0—10Ω,額定電流1.5A)
D. 滑動變阻器R2(0—1000Ω,額定電流0.5A)
E. 直流電源E(電動勢3V,內(nèi)阻為1Ω)
F. 開關S一個、導線若干
設計一個電路,驗證該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是否和說明書中所給的一致,則滑動變阻器應選擇        (填序號);試在圖丙方框中畫出實驗電路圖。

(4)把該導電元件直接連在此直流電源上,該導電元件消耗的電功率為      W。(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中,為減小實驗誤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應選擇實心小木球做實驗
B.斜槽軌道必須光滑
C.斜槽軌道末端必須保持水平
D.用天平稱出小球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明研究小車在水平長木板上運動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選用的實驗器材是:長木板、總質量為m的小車、光電門、數(shù)字毫秒計、弧形斜面、擋光片、游標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裝如圖甲所示。

(1)主要的實驗過程:
①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片寬度d,讀數(shù)如圖乙所示,則d=    mm。
②讓小車從斜面上某一位置釋放,讀出小車通過光電門時數(shù)字毫秒計示數(shù)t。
③用刻度尺量出小車停止運動時遮光板與光電門間的距離L。
④求出小車與木板間摩擦力f=   (用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2)實驗中,小車釋放的高度應該適當   (選填“高”或“低”)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圖中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盤和重物的總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總質量為M。實驗中用盤和重物總重力的大小作為細線對小車拉力的大小。

①實驗中,為了使細線對小車的拉力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先調(diào)節(jié)長木板一端定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接下來還需要進行的一項操作是     (填寫所選選項的序號)。
A.將長木板水平放置,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調(diào)節(jié)m的大小,使小車在盤和重物的牽引下運動,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B.將長木板的右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龋屝≤囘B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盤和重物,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C.將長木板的右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撤去紙帶以及盤和重物,輕推小車,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運動。
②實驗中要進行質量m和M的選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組是     。
A.M=2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 =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 ="20" g、40g、60g、80g、100g、120g
③圖中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1、x2、x3、x4、x5、x6。已知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關于小車的加速度a的計算方法,產(chǎn)生誤差較小的算法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利用下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外力做功與小球動能變化的定量關系。小球在重力作用下從開始自由下落至光電門, 某同學實驗如下:
A.用天平測定小球的質量為0.10kg;
B.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的直徑如上圖乙所示
C.用直尺測出電磁鐵下端到光電門的距離為81.6cm;(光電門處可看成一幾何點)
D.電磁鐵先通電,讓小球吸在電磁鐵下端
E.讓電磁鐵斷電,小球自由下落。
F.在小球經(jīng)過光電門時間內(nèi),計時裝置記下小球經(jīng)過光電門所用時間為3.00×10-3s。
回答下列問題:(g取10m/s2,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①小球的直徑為     cm,
②小球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平均速度     m/s,其對應的動能為       J
③在本實驗中小球重力做功應該取下落的高度為    cm, 其對應的重力做功為       J
④試根據(jù)以上的數(shù)據(jù)得出本實驗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實驗中
(1)某同學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試驗,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測量小車的質量.


(2)該同學在研究小車運動時實打出了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在紙帶上,連續(xù)5個點為一個計數(shù)點,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見下表,并畫出對應的圖線(其中橫坐標數(shù)值表示第幾個0.1s,縱坐標對應的該0.1s內(nèi)物體的位移)如圖丙所示.則小車的速度隨時間   (選填“是”或“不是”)均勻變化;整個過程中小車的平均加速度為   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時間t/0.1s
1
2
3
4
5
6
相鄰計數(shù)點的距離xn/cm
1.45
2.45
3.46
4.44
5.45
6.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