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明有一個磁浮玩具,其原理是利用電磁鐵產(chǎn)生磁性,讓具有磁性的玩偶穩(wěn)定地飄浮起來,其構造如圖所示.若圖中電源的電壓固定,可變電阻為一可以隨意改變電阻大小的裝置,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電路中的電源可以用低頻交流電源
B.電路中的a端點須連接直流電源的負極
C.若增加環(huán)繞軟鐵的線圈匝數(shù),可增加玩偶飄浮的最大高度
D.若將可變電阻的電阻值調(diào)大,可增加玩偶飄浮的最大高度

分析 根據(jù)磁鐵的磁性來確定線圈上端,因通電而產(chǎn)生的磁場的磁極,依據(jù)右手螺旋定則,及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即可求解,而當線圈的磁場強弱與線圈匝數(shù),及電流的大小有關.

解答 解:A、由題意可知,玩偶穩(wěn)定地飄浮起來,且下端為N極,則線圈的上端為N極,根據(jù)右手螺旋定則可得,電源通的是直流電,且a端為電源的正極,而b端為電源的負極,故A錯誤,B也錯誤;
C、若增加環(huán)繞軟鐵的線圈匝數(shù),從而增加線圈的磁場,導致玩偶飄浮的最大高度增加,故C正確;
D、若將可變電阻的電阻值調(diào)大,則線圈中的電流減小,導致玩偶飄浮的最大高度減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考查玩偶的工作原理,理解右手螺旋定則的內(nèi)容,注意影響玩偶飄浮的最大高度的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6.關于勻強電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如果某空間中,有兩處電場強度相同,那么這個空間中的電場一定是勻強電場
B.在勻強電場中,任意兩點的電場強度一定相同
C.如果某空間中的電場線是直線,那么這個空間中的電場一定是勻強電場
D.勻強電場的電場線一定是一簇等間距的平行直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直桿長為2L,中心有一轉軸O,兩端分別固定質量為2m、m的小球a和b.當桿從水平位置轉到豎直位置時,小球a和b構成的系統(tǒng)重力勢能如何變化,變化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關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瞬時速率等于瞬時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對運動的物體而言,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不可能為零
D.對運動的物體而言,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率不可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在靜電場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閉合的電場線是不存在的
B.負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一定沿電場線運動
C.正電荷由靜止釋放,只受電場力作用時將沿電場線運動
D.同一電荷在電場線較密的區(qū)域受的電場力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要測一段阻值大約為5Ω的均勻金屬絲的電阻率.除米尺、螺旋測微器、電源E(電動勢3V,內(nèi)阻約0.5Ω)、最大阻值為20Ω的滑動變阻器R、開關一只、導線若干外,電流表和電壓表各兩只供選擇:A1(量程lA,內(nèi)阻約1Ω),A2(量程0.6A,內(nèi)阻約2Ω),V1(量程3.0V,內(nèi)阻約1000Ω),V2(量程15V,內(nèi)阻約3000Ω).

①用螺旋測微器測金屬絲的直徑d,如圖1所示,則d=0.850mm.
②為了使測量有盡可能高的精度,電流表應選A2,電壓表應選V1
③實驗電路實物連線已經(jīng)連了一部分,如圖2所示,但尚未完整,請將該電路完整地連接好.(Rx表示待測金屬絲)
④若用米尺測得金屬絲的長度為L,用螺旋測微器測得金屬絲直徑為d,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I,電壓表讀數(shù)為U,則該金屬絲的電阻率:ρ=$\frac{π6u12jy2^{2}U}{4I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質量為m的物體在距地面h高處以$\frac{g}{2}$的加速度由靜止豎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frac{mgh}{3}$B.物體的機械能減少$\frac{mgh}{3}$
C.物體的動能增加$\frac{mgh}{3}$D.重力做功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為測定重力加速度,用一小石子做自由落體運動,測出以下數(shù)值就可以測出重力加速度的是(  )
A.下落高度和時間B.著地速度和下落時間
C.下落高度和落地速度D.質量和下落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某人用一水平力F先后兩次拉同一物體,第一次使物體沿光滑水平面前進S,第二次使物體沿粗糙水平面也前進S,若兩次人做的功分別為W1、W2,功率分別為P1、P2,則它們的大小關系為( 。
A.W1=W2P1=P2B.W1=W2P1>P2C.W1>W(wǎng)2  P1>P2D.W1>W(wǎng)2  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