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平靜的湖面上停著一艘船,船上的一個人在水面激起一列持續(xù)的水波,水波頻率一定,另一個人站在岸邊測量出水波經(jīng)過50s到達岸邊,并估測出兩相鄰波峰間的距離約為0.5m,這個人還測出5s內(nèi)到達岸邊的波數(shù)為20個.試計算船離岸約有多遠?

分析 根據(jù)時間與到達岸邊的波數(shù)的關(guān)系求出周期,相鄰波峰間的距離等于波長,確定出波長,再求出波速,最后由x=vt求出船到岸邊的距離.

解答 解:由題,5s內(nèi)到達岸邊的波數(shù)為20個,周期:T=$\frac{{t}_{0}}{n}$=$\frac{5}{20}=0.25$s.
相鄰波峰間的距離是0.5m,則波長為λ=0.5m,波速為:$v=\frac{λ}{T}=\frac{0.5}{0.25}=2$m/s
船到岸邊的距離:x=vt=2×50=100m
答:船到岸邊的距離約100m.

點評 該題考查波長、波速與周期之間的關(guān)系,理解波長和周期的含義,確定出波長和周期,即可輕松求出波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A、B兩點固定兩個等量正點電荷,在A、B連線的中點C處放一點電荷(不計重力).若給該點電荷一個初速度v0,v0方向與AB連垂直,則該點電荷可能的運動情況為( 。
A.往復(fù)直線運動
B.勻變速直線運動
C.加速度不斷增大,速度不斷增大的直線運動
D.加速度先后減小后增大,速度不斷增大的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關(guān)于電場,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以點電荷為圓心,r 為半徑的球面上,各點的場強都相同
B.正電荷周圍的電場強度一定比負電荷周圍的電場強度大
C.在電場中某點放入試探電荷q,該點的場強為E=$\frac{F}{q}$,取走q后,該點場強不為零
D.電荷所受電場力很大,該點電場強度一定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實驗小組利用拉力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探究“動能定理”.如圖1,他們將拉力傳感器固定在小車上,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將其通過一個定滑輪與鉤碼相連,用拉力傳感器記錄小車受到拉力的大。谒阶烂嫔舷嗑50.0cm的A、B兩點各安裝一個速度傳感器,記錄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大。≤囍锌梢苑胖庙来a.

(1)實驗主要步驟如下:
①測量小車和拉力傳感器的總質(zhì)量M′;把細線的一端固定在拉力傳感器上,另一端通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正確連接所需電路;
②將小車停在C點,釋放小車,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記錄細線拉力及小車通過A、B時的速度.
③在小車中增加砝碼,或減少鉤碼,重復(fù)②的操作.
(2)表是他們測得的一組數(shù)據(jù),其中M是M′與小車中砝碼質(zhì)量之和,|v22-v12|是兩個速度傳感器記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據(jù)此計算出動能變化量△E,F(xiàn)是拉力傳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間所做的功.表格中的△E3=0.600J,W3=0.610J.(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表,我們在圖中的方格紙上作出△E-W圖線如圖2所示,它說明了拉力(合力)所做的功近似等于物體動能的改變量
次數(shù)M/kg|v22-v12|/(m/s)2△E/JF/NW/J
10.5000.7600.1900.4000.200
20.5001.650.4130.8400.420
30.5002.40△E31.220W3
41.0002.401.202.4201.21
51.0002.841.422.8601.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用50N的力拉一個質(zhì)量為10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前進,如圖所示若物體前進了10m,拉力F做的功W1=400J,重力G做的功W2=0J.如果物體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μ=0.1,物體克服阻力做功W3=70J.(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一平直絕緣斜面足夠長,與水平面的夾角為θ;空間存在著磁感應(yīng)強度大小為B,寬度為L的勻強磁場區(qū)域,磁場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一個質(zhì)量為m、電阻為R、邊長為a的正方形金屬線框沿斜面以速度 v 向上滑動進入磁場,線框向上滑動離開磁場時的速度剛好是剛進入磁場時速度的$\frac{1}{4}$,離開磁場后線框能沿斜面繼續(xù)滑行一段距離,然后沿斜面滑下并勻速進入磁場.已知正方形線框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求:
(1)線框沿斜面下滑過程中勻速進入磁場時的速度v2
(2)線框在沿斜面上滑階段通過磁場過程中產(chǎn)生的焦耳熱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有甲、乙、丙三個同學(xué)根據(jù)不同的實驗條件,進行了“探究平拋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
(1)甲同學(xué)采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用小錘打擊彈性金屬片,金屬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彈出,同時B球被松開,自由下落,觀察到兩球同時落地,改變小錘打擊的力度,即改變A球被彈出時的速度,兩球仍然同時落地,這說明平拋運動的豎直分運動是自由落體運動.
(2)乙同學(xué)采用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兩個相同的弧形軌道M、N,分別用于發(fā)射小鐵球 P、Q,其中N的末端與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兩軌道上端分別裝有電磁鐵C、D;調(diào)節(jié)電磁鐵C、D的高度,使AC=BD,從而保證小鐵球P、Q在軌道出口處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現(xiàn)將小鐵球P、Q分別吸在電磁鐵C、D上,然后切斷電源,使兩小鐵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時分別從軌道M、N的下端射出.實驗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應(yīng)是PQ兩球?qū)⑾嗯觯畠H僅改變弧形軌道M距與軌道N相切的水平板的高度,重復(fù)上述實驗,仍能觀察到相同的現(xiàn)象,這說明平拋運動的水平分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3)丙同學(xué)采用頻閃照相法.圖丙為小球做平拋運動時所拍攝的閃光照片的一部分,圖中小方格的邊長為5cm,已知閃光頻率是10Hz,那么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1.5m/s,小球在位置B時的瞬時速度大小為2.5m/s.(g=10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讓重錘拖動紙帶自由下落,通過打點計時器打下一系列的點,對紙帶上的點跡進行測量、分析和計算處理,即可驗證重錘下落過程機械能是否守恒.
(1)下面列舉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實驗器材;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學(xué)生電源輸出電壓為6V的“直流輸出”擋;
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zhì)量;
D.先釋放紙帶,然后立刻接通電源,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紙帶上某些點間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jié)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與增加的動能的關(guān)系.
其中沒有必要進行的步驟是C,操作不當?shù)牟襟E是BD.
(2)如圖2所示是某次實驗打出的一條紙帶,選取紙帶上連續(xù)的五個點A、B、C、D、E,測出各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0=62.99cm,x1=7.19cm,x2=7.58cm,x3=7.97cm,x4=8.36cm所用電源的頻率f=50Hz,重鍾的質(zhì)量m=1.00kg,查得當?shù)刂亓铀俣萭=9.80m/s2
①重錘由O點運動到D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8.40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8.33J (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實驗結(jié)論: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重錘下落過程機械能守恒.
②重錘從O點運動到D點的過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約為0.05N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在水平面上有一彈簧,其左端與墻壁相連,O點為彈簧原長位置,O點左側(cè)水平面光滑.水平段OP長L=1m,P點右側(cè)一與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皮帶輪與水平面在p點平滑連接,皮帶輪逆時針轉(zhuǎn)動,速度為3m/s.一質(zhì)量為1kg可視為質(zhì)點的物塊A壓縮彈簧(與彈簧不連接),彈性勢能Ep=9J,物塊與OP段動摩擦因數(shù)μ1=0.1;另一與A完全相同的物塊B停在P點,B與皮帶輪的摩擦因數(shù)μ2=$\frac{\sqrt{3}}{3}$,皮帶輪足夠長.A與B的碰撞為彈性碰撞且碰撞時間不計,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現(xiàn)釋放A,求:
(1)物塊A與B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
(2)A、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B運動的時間;
(3)A、B碰撞的次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